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棒同步对中机构,属于碳棒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用于输送碳棒的输送带,还包括对中支架、抬升组件、对中推动组件和粉尘收集组件,抬升组件设有至少两个,抬升组件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无动力对中滚轮,无动力对中滚轮两侧的直径大于中间的直径,且无动力对中滚轮轴向截面的上下两侧均呈“V”型,对中推动组件设有两个,对中推动组件用于对碳棒进行对中作业,输送带与对中支架呈垂直设置,所有抬升组件等间距设置在对中支架的顶部,两个对中推动组件呈对称设置在对中支架顶部的两侧,粉尘收集组件设置在所有抬升组件的正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输送带上的碳棒进行自动对中作业,确保了碳棒后续加工的质量。确保了碳棒后续加工的质量。确保了碳棒后续加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棒同步对中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棒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碳棒同步对中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电极,又称碳棒,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作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根据其质量指标高低,可分为普通功率、高功率和超高功。碳棒在加工过程中,碳棒是由专门的输送带对碳棒进行输送,由于碳棒在输送带上是始终处于自转状态,这样造成碳棒易发生偏移,即无法保证碳棒到达下一个工位时还始终处于对中的状态,这样影响了碳棒的进一步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碳棒同步对中机构,以解决由于碳棒在输送带上是始终处于自转状态,这样造成碳棒易发生偏移,即无法保证碳棒到达下一个工位时还始终处于对中的状态,这样影响了碳棒的进一步加工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包括用于输送碳棒的输送带,还包括对中支架、抬升组件、对中推动组件和粉尘收集组件,所述抬升组件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抬升组件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无动力对中滚轮,所述无动力对中滚轮两侧的直径大于中间的直径,且无动力对中滚轮轴向截面的上下两侧均呈“V”型,所述对中推动组件设有两个,所述对中推动组件用于对碳棒进行对中作业,所述粉尘收集组件用于收集从碳棒上散落的粉尘,所述输送带与对中支架呈垂直设置,所有抬升组件等间距设置在对中支架的顶部,两个对中推动组件呈对称设置在对中支架顶部的两侧,所述粉尘收集组件设置在所有抬升组件的正下方;输送带在输送碳棒时,当碳棒位于所有抬升组件的正上方时,所有抬升组件同时工作抬升对应的无动力对中滚轮,无动力能够对中滚轮碳棒进行承接并对碳棒进行纠偏引导,两个对中推动组件同时工作,待两个对中推动组件均无法推动碳棒时,碳棒就实现了对中作业,通过粉尘收集机构能够将碳棒上掉落的粉尘进行收集,避免粉尘乱散落造成污染。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抬升组件包括安装板、两个油缸和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安装座,所述安装板呈水平设置在对中支架的顶部,两个油缸呈竖直对称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顶板呈水平设置在两个油缸的输出端上,所述无动力对中滚轮转动设置在两个安装座上;通过两个油缸抬升顶板上移,顶板带动转动设置两个安装座上的无动力对中滚轮同步上移。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推动组件包括气缸、两个滑轨、移动板和L型支架,所述移动板的头端设有同步连接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有若干个与滑轨配合的同步滑块,所述L型支架的头部设有对中推板,所述对中推板上开设有窗口,所述L型支架的头端内部安装有呈水平设置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若干个缓冲弹簧,所有缓冲弹簧的端部安装有推移块,所述推移块的端部设有与窗口匹配的抵压块,所述气
缸呈水平设置在对中支架的顶部,两个滑轨对称设置在气缸的两侧,所述移动板通过同步滑块滑动设置在两个滑轨上,所述同步连接板与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抬升组件在抬升碳棒后,两个气缸同时驱动对应的移动板以及L型支架向碳棒对应的端部进行推移,待其中一个抵压块的端部能够抵压到碳棒端部上后,该抵压块能够推移碳棒在所有无动力对中滚轮在移动。针对竖截面面积较大的碳棒,抵压块先抵触到碳棒端部,随后缓冲弹簧被压缩,抵压块向窗口内移动,直到抵压块与对中推板共平面后,对中推板和抵压块共同对竖截面面积较大的碳棒进行推移。。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推移块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与导向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滑块;导向滑槽与导向滑块配合让抵压块保持稳定的水平状态进行伸缩。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推板和抵压块上均设有缓冲橡胶层;缓冲橡胶层能够产生形变,使得抵压块底部抵触到碳棒时不会对碳棒产生抵压损坏。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粉尘收集组件包括导料料斗、收集料桶和抖动部件,所述导料料斗的底部设有排料管,所述抖动部件用于对导料料斗进行微抖动,所述导料料斗设置在对中支架上,且导料料斗位于所有抬升组件的正下方,所述收集料桶位于排料管的正下方,所述抖动部件设置在对中支架上,且抖动部件与导料料斗传动连接;碳棒产生的粉尘会自然向下掉落并进入到导料料斗内,之后排料管排出到收集料桶内进行收集。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抖动部件包括两个第一转动座、两个第二转动座、转轴、两个复位弹簧、伺服电机和联轴器,所述转轴上设有若干个抖动凸轮,所述导料料斗两侧侧壁的中部均设有转动柱,所述导料料斗的一端端部设有抵触板,所述导料料斗另一端的两侧均设有水平板,所述对中支架的侧壁上设有L型板,两个第一转动座和两个第二转动座呈矩形分布在对中支架上,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一转动座上,所有抖动凸轮均与抵触板的底部抵触,两个转动柱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二转动座上,两个复位弹簧分别连接在两个水平板的底部,且复位弹簧的底部与对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呈水平设置在L型板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两个复位弹簧通过自身的弹力对让导料料斗的另一端施加朝上的力,从而使得导料料斗另一端的抵触板始终朝下移动,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能够驱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上的凸轮能够抵压的抵触板发生上下的小幅度波动,即让导料料斗发生抖动,落入到导料料斗内的粉尘不会滞留在导料料斗的内壁上,导料料斗内的粉尘能够排尽。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支架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高度调节支撑脚;通过调节高度调节支撑脚让对中支架处于不歪斜的平衡状态。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碳棒同步对中机构,采用抬升组件驱动无动力对中滚轮上移,无动力对中滚轮在承接输送带上的碳棒同步上移时能够被无动力对中滚轮进行纠偏引导,通过两个对中推动组件推动碳棒在无动力对中滚轮上进行自动对中作业,提高了碳棒的加工质量。
[0013]其二,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碳棒同步对中机构,设置了粉尘收集机构,能够将碳棒在对中作业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减少了污染。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碳棒同步对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碳棒同步对中机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碳棒同步对中机构的侧视图;图4为抬升组件和无动力对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对中推动组件的局部示意图一;图6为对中推动组件的局部示意图二;图7为对中推动组件的局部示意图三;图8为粉尘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对中支架;11、L型板;12、高度调节支撑脚;2、抬升组件;21、安装板;22、油缸;23、顶板;24、安装座;3、对中推动组件;31、气缸;32、滑轨;33、移动板;331、同步连接板;332、同步滑块;34、L型支架;341、对中推板;342、窗口;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棒同步对中机构,包括用于输送碳棒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中支架(1)、抬升组件(2)、对中推动组件(3)和粉尘收集组件(4),所述抬升组件(2)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抬升组件(2)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无动力对中滚轮(5),所述无动力对中滚轮(5)两侧的直径大于中间的直径,且无动力对中滚轮(5)轴向截面的上下两侧均呈“V”型,所述对中推动组件(3)设有两个,所述对中推动组件(3)用于对碳棒进行对中作业,所述粉尘收集组件(4)用于收集从碳棒上散落的粉尘,所述输送带与对中支架(1)呈垂直设置,所有抬升组件(2)等间距设置在对中支架(1)的顶部,两个对中推动组件(3)呈对称设置在对中支架(1)顶部的两侧,所述粉尘收集组件(4)设置在所有抬升组件(2)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棒同步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组件(2)包括安装板(21)、两个油缸(22)和顶板(23),所述顶板(23)的顶部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安装座(24),所述安装板(21)呈水平设置在对中支架(1)的顶部,两个油缸(22)呈竖直对称设置在安装板(21)上,所述顶板(23)呈水平设置在两个油缸(22)的输出端上,所述无动力对中滚轮(5)转动设置在两个安装座(2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棒同步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推动组件(3)包括气缸(31)、两个滑轨(32)、移动板(33)和L型支架(34),所述移动板(33)的头端设有同步连接板(331),所述移动板(33)的底部设有若干个与滑轨(32)配合的同步滑块(332),所述L型支架(34)的头部设有对中推板(341),所述对中推板(341)上开设有窗口(342),所述L型支架(34)的头端内部安装有呈水平设置的安装壳(35),所述安装壳(35)内设有容纳槽(351),所述容纳槽(351)内设有若干个缓冲弹簧(36),所有缓冲弹簧(36)的端部安装有推移块(37),所述推移块(37)的端部设有与窗口(342)匹配的抵压块(38),所述气缸(31)呈水平设置在对中支架(1)的顶部,两个滑轨(32)对称设置在气缸(31)的两侧,所述移动板(33)通过同步滑块(332)滑动设置在两个滑轨(32)上,所述同步连接板(331)与气缸(3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作,任雷,张宝进,田忠源,姜超,张光瑞,高玉奎,翟超,刘存,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