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眠灯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根据至少一个所述人体的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分别生成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确定每一个所述人体分别对应的照明设备;将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分别传输给对应的所述照明设备,其中,所述灯光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照明设备的运行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助眠灯智能化程度低、助眠效果差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眠灯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尤其涉及一种助眠灯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有研究指出,由于焦虑、健康问题、环境因素等导致的睡眠障碍在人群中显现出低龄化趋势。其中,46.6%的人认为焦虑和烦躁的情绪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睡眠烦恼,不同人群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助眠。在众多方式中,采用智能助眠产品成为众多年轻人的选择。特别地,以光学为主要原理的助眠灯产品,利用了不同波长光有助于调节人们的昼夜节律或睡眠/唤醒周期,实现助眠目的。
[0003]但是,但是传统的助眠灯,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较差。大多数常亮型助眠灯需要用户提前设置工作时长,可能进一步加剧睡眠焦虑;或者需要用户在入睡前手动关闭电源,对用户平稳的入睡过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同时,现有的助眠灯只针对一个人体个体,当卧室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时,同一个助眠灯的灯光有助于一个人睡眠时,可能不利于另一个人入睡,降低助眠效果。由此可见,现有的助眠灯智能化程度不高,助眠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眠灯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助眠灯智能化程度低、助眠效果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眠灯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根据至少一个所述人体的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分别生成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确定每一个所述人体分别对应的照明设备;将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分别传输给对应的所述照明设备,其中,所述灯光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照明设备的运行参数。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助眠灯控制方法,所述根据至少一个所述人体的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分别生成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包括:将至少一个所述人体的所述生命体征信息,与至少一个身份标识分别对应的历史体征信息进行匹配,其中,每一个身份标识对应一个灯光调整策略,所述灯光调整策略基于对应的所述历史体征信息生成;根据匹配结果,分别确定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身份标识;通过所述身份标识,分别确定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调整策略;根据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和所述灯光调整策略,分别生成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助眠灯控制方法,所述获取至少一个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包括:获取毫米波雷达传输的毫米波信号,其中,所述毫米波雷达用于对目标空间进行探测;根据所述毫米波信号,确定所述目标空间内存在至少一个所述人体,并确定每一个所述人体的人体位置信息;根据每一个所述人体的人体位置信息,生成探测每一个所述人体的探测指令,并将所述探测指令传输给所述毫米波雷达,其中,所述探测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毫米波雷达根据人体位置信息发射对每一个所述人体的探测波束;获取毫米波雷达传输的
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反馈波束信号,其中,所述反馈波束信号由所述探测波束被所述人体反射后生成;解析所述反馈波束信号,获取至少一个所述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助眠灯控制方法,助眠灯控制方法,所述确定每一个所述人体分别对应的照明设备,包括:获取每一个所述照明设备的照明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照明位置信息和所述人体位置信息,获取每一个所述人体与每一个所述照明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对于每一个所述人体: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将距离所述人体最近的所述照明设备,作为所述人体对应的所述照明设备。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助眠灯控制方法,助眠灯控制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和所述灯光调整策略,分别生成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之后,还包括:对于每一个所述个体:将所述生命体征信息,更新至所述历史体征信息;通过更新的所述历史体征信息,更新所述灯光调整策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助眠灯控制方法,所述灯光控制指令包括亮度调整指令、颜色调整指令、光效调整指令、休眠指令和唤醒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休眠指令,用于所述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进入稳态值时,控制所述照明设备熄灭并休眠;所述唤醒指令,用于所述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剧烈变化时,控制所述照明设备重新点亮。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眠灯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照明设备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根据至少一个所述人体的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分别生成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获取每一个所述人体分别对应的照明设备;将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分别传输给对应的所述照明设备,其中,所述灯光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照明设备的运行参数;所述照明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灯光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灯光控制指令调整运行参数。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助眠灯控制系统,还包括毫米波雷达;所述毫米波雷达,用于向目标空间发射雷达信号,并接收目标空间中物体返回的毫米波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毫米波雷达传输的毫米波信号,其中,所述毫米波雷达用于对目标空间进行探测;根据所述毫米波信号,确定所述目标空间内存在至少一个所述人体,并确定每一个所述人体的人体位置信息;根据每一个所述人体的人体位置信息,生成探测每一个所述人体的探测指令,并将所述探测指令传输给所述毫米波雷达;所述毫米波雷达,还用于接收所述探测指令,基于所述探测指令,根据人体位置信息发射对每一个所述人体的探测波束,以及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空间中每一个所述人体反射探测波束后生成的反馈波束信号;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毫米波雷达传输的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反馈波束信号;解析所述反馈波束信号,获取至少一个所述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助眠灯控制方法。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助眠灯控制方法。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助眠灯控制方法。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助眠灯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通过至少一个人体的
生命体征信息,生成针对每一个人体的灯光控制指令;然后确定每一个人体对应的照明设备。由此便确定了人体和照明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每一个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传输给对应的照明设备后,即可实现针对每一个人体调控不同照明设备的运行参数。该过程中,控制照明设备运行参数的灯光控制指令,是根据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生成的,相对于简单的设定,更加符合人体实时的睡眠规律,实现灯光调节的智能化。且每个人体对应一个照明设备,每个照明设备根据对应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调节参数,实现存在多个人体的情形下,有针对性地调节每一个照明设备,进一步提高助眠灯的智能化,提升助眠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眠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至少一个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根据至少一个所述人体的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分别生成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确定每一个所述人体分别对应的照明设备;将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分别传输给对应的所述照明设备,其中,所述灯光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照明设备的运行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眠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一个所述人体的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分别生成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包括:将至少一个所述人体的所述生命体征信息,与至少一个身份标识分别对应的历史体征信息进行匹配,其中,每一个身份标识对应一个灯光调整策略,所述灯光调整策略基于对应的所述历史体征信息生成;根据匹配结果,分别确定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身份标识;通过所述身份标识,分别确定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调整策略;根据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和所述灯光调整策略,分别生成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眠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至少一个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包括:获取毫米波雷达传输的毫米波信号,其中,所述毫米波雷达用于对目标空间进行探测;根据所述毫米波信号,确定所述目标空间内存在至少一个所述人体,并确定每一个所述人体的人体位置信息;根据每一个所述人体的人体位置信息,生成探测每一个所述人体的探测指令,并将所述探测指令传输给所述毫米波雷达,其中,所述探测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毫米波雷达根据人体位置信息发射对每一个所述人体的探测波束;获取毫米波雷达传输的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反馈波束信号,其中,所述反馈波束信号由所述探测波束被所述人体反射后生成;解析所述反馈波束信号,获取至少一个所述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眠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一个所述人体分别对应的照明设备,包括:获取每一个所述照明设备的照明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照明位置信息和所述人体位置信息,获取每一个所述人体与每一个所述照明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对于每一个所述人体: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将距离所述人体最近的所述照明设备,作为所述人体对应的所述照明设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眠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和所述灯光调整策略,分别生成每一个所述人体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良,郑雅文,党凡,刘云浩,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