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元件和电源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77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感元件和电源产品,其中,该电感元件包括磁芯结构和环绕于所述磁芯结构上的线圈以及电路板,所述线圈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安装过孔,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安装过孔套设于所述磁芯结构并固定于所述线圈的端部,且所述电路板上固定有多个引脚,多个所述引脚的其中之二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以与所述线圈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降低电感元件的体积,并实现电感元件的快速安装。速安装。速安装。

Inductive components and power supply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感元件和电源产品


[0001]本技术涉及电感
,特别涉及一种电感元件和电源产品。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尤其相关电源产品中,电感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现有技术中,电感的常见结构一般是线圈环绕于磁芯,并由塑封外壳包裹固定,电感元件引脚伸出塑封外壳,以与外部电路固定连接。此种方案需要独立的塑封外壳,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且塑封外壳需要额外固定件固定,线圈与引脚连接、固定不便需要独立的绝缘膜绝缘,不利于装配,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电感元件,旨在降低电感元件的体积,并实现电感元件的快速安装。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电感元件,包括:
[0005]磁芯结构和环绕于所述磁芯结构上的线圈,所述线圈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以及
[0006]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安装过孔,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安装过孔套设于所述磁芯结构并固定于所述线圈的端部,且所述电路板上固定有多个引脚,多个所述引脚的其中之二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以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0007]可选地,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的所述引脚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的所述引脚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端插接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端插接所述第二连接孔。
[0008]可选地,所述磁芯结构包括第一磁芯座和第二磁芯座,所述第一磁芯座包括第一中柱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二磁芯座包括第二中柱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一中柱与所述第二中柱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围绕所述第一中柱和所述第二中柱。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两个第一边柱,两个所述第一边柱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柱对称设置并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同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连接板和两个第二边柱,两个所述第二边柱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柱对称设置并均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同一侧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边柱和所述第一中柱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边柱和所述第二中柱均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设置。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边柱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边缘,所述第二边柱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边缘。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中柱、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一边柱三者为一体结构;
[0013]所述第二中柱、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边柱三者为一体结构。
[0014]可选地,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线圈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线圈之间设有第一绝缘件。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引脚相同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插接部,以方便所述电感元件的安装。
[0016]可选地,所述磁芯结构与所述线圈的内环之间设有第二绝缘件。
[0017]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源产品,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感元件。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线圈环绕至磁芯结构上,线圈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电路板上设有安装过孔,电路板通过安装过孔套设于磁芯结构并固定于线圈的端部,且电路板上固定有多个引脚,多个引脚的其中之二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以与线圈电连接。即采用引脚代替OT端子,从而避免了OT端子的额外固定,且引脚与外部电路板安装时,可以直接插接于外部电路板,在实现电感元件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的同时,固定了电感元件,实现了电感元件的快速安装。且电路板在起到承载引脚的同时,可以对磁芯结构与线圈起到绝缘的作用,从而避免了额外使用塑封外壳的方案,从而减少了整个电感元件的体积。且在生产过程中,塑封外壳需要采用模具开模制作,成本较高,而采用电路板进行绝缘固定时,无需进行开模,即可实现大批量生产,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感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电感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电感元件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中电感元件的爆炸图;
[0024]图5为图2中电感元件中的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号说明:
[0026][0027][0028]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1]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2]现有技术中,结合参考图1和图2,电感的常见结构方案一般是采用线包110环绕于磁芯120,而后由塑封外壳130包裹固定的方式,其中,线包110固定于塑封外壳130内腔,线
包110相对两端的引线140伸出塑封外壳130,且端部接有OT端子150,以与外部电路电连接。此种方案需要独立的塑封外壳130,故而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塑封外壳130与OT端子150安装时均需要额外固定结构160固定,安装不便。且在生产过程中,塑封外壳130需要采用模具开模制作,成本较高。
[0033]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感元件200,不仅能够降低电感元件200的体积,实现电感元件200的快速安装,而且节约电感元件200的制造成本。
[0034]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结构和环绕于所述磁芯结构上的线圈,所述线圈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安装过孔,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安装过孔套设于所述磁芯结构并固定于所述线圈的端部,且所述电路板上固定有多个引脚,多个所述引脚的其中之二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以与所述线圈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的所述引脚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的所述引脚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端插接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端插接所述第二连接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结构包括第一磁芯座和第二磁芯座,所述第一磁芯座包括第一中柱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二磁芯座包括第二中柱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一中柱与所述第二中柱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围绕所述第一中柱和所述第二中柱。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两个第一边柱,两个所述第一边柱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柱对称设置并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张震张剑秦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阳光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