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楼板及具有装配楼板的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58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楼板,包括预制件主体、拼接槽口及连接部;所述预制件主体包括若干板预制件,所述若干板预制件包括若干中间板预制件和边板预制件;所述中间板预制件设置在所述边板预制件之间;所述拼接槽口,设置在所述中间板预制件的两侧和/或所述边板预制件的一侧;所述连接部,包括板底筋和板上部钢筋,用于将所述板预制件主体固定在结构梁和/或剪力墙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装配楼板的建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施工速度更快且可防止拼接缝产生裂缝。更快且可防止拼接缝产生裂缝。更快且可防止拼接缝产生裂缝。

An assembled floor and a building structure with an assembled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楼板及具有装配楼板的建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楼板及具有装配楼板的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正在逐渐兴起。装配式建筑中,楼板目前主要采用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混凝土叠合楼板是指将楼板沿厚度方向分成两部分,底部是预制底板,上部后浇混凝土叠合层。
[0003]混凝土叠合楼板按具体受力状态可分为单向受力和双向受力叠合板;如果按预制底板分类,根据受力钢筋种类不同可分为预制混凝土底板和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又可分为预应力混凝土平板和预应力混凝土带肋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等。
[0004]但是不管混凝土叠合楼板如何分类,其预制底板拼接时只有两种方式:1)预制底板间有后浇混凝土带。这种方式做法为:预制底板拼接位置出筋且相互间拉开一定间距,先连接预制底板钢筋再后浇混凝土。2)预制底板间“密拼”。即预制底板间没有后浇带,相互咬合或紧贴“密拼”。
[0005]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一定缺点:
[0006]1)预制底板间做后浇混凝土带。这种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件主体、拼接槽口及连接部;所述预制件主体包括若干板预制件,所述若干板预制件包括若干中间板预制件和边板预制件;所述中间板预制件设置在所述边板预制件之间;所述拼接槽口,设置在所述中间板预制件的两侧和/或所述边板预制件的一侧;所述连接部,包括板底筋和板上部钢筋,用于将所述板预制件主体固定在结构梁和/或剪力墙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槽口呈“L”形,两块所述板预制件相面对设置的所述槽口形成凹型槽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楼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预应力筋的预应力筋穿筋通道;所述中间板预制件和所述边板预制件的内部均设置有至少一条预应力穿筋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筋通道的方向与所述板预制件相互拼接时的拼接缝方向的夹角为60
°
~120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筋通道为穿筋凹槽或穿筋孔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楼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锚固预应力筋的预应力筋支座;所述预应力筋支座固定在所述边板预制件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板底筋及板上部钢筋,各自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板预制件主体内,各自的另一端与所述结构梁和/或剪力墙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