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磁干扰屏蔽性能的聚烯烃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501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7:26
一种聚烯烃组合物(C)包含:a)55.0至90.0重量%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在2.0至120.0g/10min范围内的聚丙烯(PP);b)2.0至10.0重量%的碳纳米管(CNT);c)5.0至40.0重量%的无机填料(F);d)0.3至1.0重量%的分散剂(D);e)0.1至5.0重量%的除无机填料(F)和分散剂(D)之外的至少一种添加剂(A)。至少一种添加剂(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电磁干扰屏蔽性能的聚烯烃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聚丙烯、碳纳米管和无机填料、分散剂和添加剂的聚烯烃组合物,包括所述组合物的制品。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在聚丙烯组合物的领域中,碳纳米管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于诸如挤出和热压缩的工艺中以制备具有电磁干扰(EMI)屏蔽性能的制品。也就是说,难以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制备此类制品,因为已知碳纳米管向模具中心聚集,导致碳纳米管在制品中的分散性差。据认为,由于碳纳米管的纳米尺寸,该问题特别影响碳纳米管。这种低分散直接影响制品的表面电阻率性能,导致制品具有相当差的EMI屏蔽性能。其他填料,诸如炭黑,可用于制备具有所期望的EMI屏蔽性能的汽车制品。然而,这些填料的所需含量非常高,这通常会导致机械性能(刚度,如由弯曲模量给出的,和冲击强度)的降低。在汽车行业中,这些机械性能对汽车制品的功能至关重要。
[0003]因此,汽车行业需要开发将有利的EMI屏蔽性能(即低表面电阻率)与高度平衡的刚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相结合的组合物。包含所述组合物的制品对于特别是容纳电气设备的汽车制品(诸如仪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聚烯烃组合物(C),包含a)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的55.0至90.0重量%的聚丙烯(PP),优选地为共聚物,所述聚丙烯(PP)具有在2.0至120.0g/10min范围内,优选地在2.0至60.0g/10min范围内的根据ISO 1133在230℃和2.16kg下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b)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的2.0至10.0重量%的碳纳米管(CNT);c)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的5.0至40.0重量%的无机填料(F);d)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的0.3至1.0重量%的分散剂(D);e)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的0.1至5.0重量%的除所述无机填料(F)和所述分散剂(D)之外的至少一种添加剂(A)。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C),其中所述聚丙烯(PP)是多相丙烯共聚物。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C),其中所述聚丙烯(PP)具有以下性能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具有以下性能中的全部:i)在6.0至18.0重量%范围内,优选地在7.0至15.0重量%范围内,最优选地在8.0至12.0重量%范围内的乙烯(C2)含量;ii)在20.0至32.0重量%范围内,优选地在22.0至29.0重量%范围内,最优选地在23.0至26.0重量%范围内的二甲苯冷可溶物(XCS)含量;iii)在30.0至45.0重量%范围内,优选地在33.0至42.0重量%范围内,最优选地在36.0至40.0重量%范围内的二甲苯冷可溶物级分的乙烯含量(C2(XCS));iv)在2.0至4.0dl/g范围内,优选地在2.5至3.7dl/g范围内,最优选地在3.0至3.4dl/g范围内的二甲苯冷可溶物级分的特性粘度(IV(XCS))。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C),其中所述碳纳米管具有在1.8至2.1g/cm3范围内的密度,和/或在2.0至25.0nm范围内的直径,和/或在0.1至10.0μm范围内的长度。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C),其中所述无机填料(F)具有在0.8至40μm范围内的平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信高守超
申请(专利权)人:博禄塑料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