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管感应装置和爆管控制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700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爆管感应装置和爆管控制器。该爆管感应装置包括控制器体、控制器座、转轴、检测臂、一对顶杆和一对预固定机构,检测臂的顶部与转轴转动连接,顶杆均滑动贯穿控制器座,且底端分别与检测臂构成传动机构,使检测臂的摆动将带动一个顶杆向上滑动,带动另一个顶杆向下滑动,预固定机构用于分别对各个顶杆施加预固定力。通过合理设定预固定力的大小,即可实现在输水管道正常输水时,保持检测臂不动,在输水管道下游发生爆管时,检测臂克服预固定力带动顶杆向上或向下滑动,从而实现对输水管道的爆管进行动作响应,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安装后不易被破坏,且检测臂可以双向摆动,对任一方向的水流进行监测。测。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爆管感应装置和爆管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爆管感应装置和爆管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爆管控制器一般安装在输水干管上,管线正常状态时,爆管控制器是处于常开状态,当爆管控制器的阀后(下游)发生爆管事故时,爆管控制器能自动关闭,切断爆管管路,防止爆管损失的扩大,爆管控制器是新型节能环保型阀门产品。现有的爆管控制器,大都需要设置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将爆管前、后的水流流速变化转化为机械控制信号,占用设备空间较大,在管道上安装固定后,容易被外力所损坏,且只能对一个方向上的水流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爆管感应装置和爆管控制器,结构简单,安装使用可靠性强,且能够监测管道内双向的水流。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爆管感应装置,包括控制器体,所述控制器体呈管状,底端与输水管道连通;控制器座,所述控制器座盖设于所述控制器体的顶端;转轴,所述转轴设于所述控制器体内,且沿垂直于所述输水管道内的水流方向布置;检测臂,所述检测臂的顶部与所述转轴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爆管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体(1),所述控制器体(1)呈管状,底端与输水管道(92)连通;控制器座(2),所述控制器座(2)盖设于所述控制器体(1)的顶端;转轴(31),所述转轴(31)设于所述控制器体(1)内,且沿垂直于所述输水管道(92)内的水流方向布置;检测臂(4),所述检测臂(4)的顶部与所述转轴(31)转动连接,所述检测臂(4)的底部伸入所述输水管道(92)内,用于承受所述输水管道(92)内的水流冲击力;一对顶杆(5),所述顶杆(5)均滑动贯穿所述控制器座(2),且底端分别与所述检测臂(4)构成传动机构,使所述检测臂(4)的摆动将带动一个所述顶杆(5)向上滑动,带动另一个所述顶杆(5)向下滑动,所述顶杆(5)的顶端均伸出到所述控制器座(2)的外侧;一对预固定机构(6),所述预固定机构(6)用于分别对各个所述顶杆(5)施加预固定力,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的传递,作用在所述检测臂(4)上,使所述检测臂(4)在所述输水管道(92)正常输水时,保持不动,在所述输水管道(92)下游发生爆管时,向水流方向摆动,带动一个所述顶杆(5)向上滑动,带动另一个所述顶杆(5)向下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管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固定机构(6)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顶杆(5)顶端的第一螺母(61)、设于所述第一螺母(61)底部的弹簧压板(62),以及设于所述弹簧压板(62)和所述控制器座(2)顶面之间的所述顶杆(5)外侧的第一弹簧(6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管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体(1)呈两端具有法兰的管状,且底端通过一接管(91)与所述输水管道(92)连通,在所述控制器体(1)的底端,沿所述检测臂(4)的摆动平面上对称设置有一对摆动限位孔道(11),所述摆动限位孔道(11)内设有摆动限位螺栓(12),所述摆动限位螺栓(12)从所述控制器体(1)的外部螺旋旋入所述摆动限位孔道(11)并密封,且末端伸入到所述控制器体(1)的中空腔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爆管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座(2)包括盘状的盖板(21),所述盖板(21)盖设于所述控制器体(1)的顶端并密封,所述盖板(21)的中部向两侧延伸形成柱状的座体(22),在所述座体(22)内关于其轴线对称开有两个轴向的通孔(23),且两个所述通孔(23)沿所述输水管道(92)的水流方向间隔布置,所述通孔(23)用于与所述顶杆(5)滑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爆管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盖板(21)顶部的所述座体(22)向两侧延伸形成一对长方体状的滑动限位部(24),所述滑动限位部(24)内均设有弹性卡凸(7),所述弹性卡凸(7)的凸起件伸入所述通孔(23)内,所述顶杆(5)的中部自上向下间隔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51)和第二滑动凹槽(52),所述第一限位凹槽(51)与所述第二滑动凹槽(52)顶端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二滑动凹槽(5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碧华詹小华李习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