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碳微电解与太阳能辅助曝气结合的组合填料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592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碳微电解与太阳能辅助曝气结合的组合填料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体、浮床床体、填料以及太阳能自动化曝气系统;所述浮床床体设置在所述浮床框体的内部,所述浮床床体上设置有浮床植物,所述填料设置在所述浮床床体和所述浮床框体之间;所述太阳能自动化曝气系统包括光敏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微孔曝气支管、微型气泵以及输气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填料的创新组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对复杂水体内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通过设置太阳能自动化曝气系统,既有效利用了清洁能源,又合理解决了夜间水中溶解氧不足的问题。通过设置光敏控制器,在设置光照强度阈值的条件下实现对蓄电池放电曝气、充电蓄能的合理控制。充电蓄能的合理控制。充电蓄能的合理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碳微电解与太阳能辅助曝气结合的组合填料生态浮床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浮床
,尤其涉及一种铁碳微电解与太阳能辅助曝气结合的组合填料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浮床技术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目的是利用植物与微生物的吸收代谢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同时利用根际泌氧改善水体环境。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生态浮床具有可移动、占地小、寿命长、运行管理简单以及改善城市景观等特点,因此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但是,传统的生态浮床过于依赖单一的植物与微生物作用,很容易出现水中溶解氧不足而导致的水体环境恶循环,其中夜间尤甚。同时,目前生态浮床的填料仍注重于为生长植物提供一定的位点,不注重填料本身的功能性,对难降解有机化合物处理效果低,整体处理效率低,局限了生态浮床的处理能力。
[0004]本
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铁碳微电解与太阳能辅助曝气结合的组合填料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体、浮床床体、填料以及太阳能自动化曝气系统;
[0007]所述浮床床体设置在所述浮床框体的内部,所述浮床床体上设置有浮床植物,所述填料设置在所述浮床床体和所述浮床框体之间;
[0008]所述太阳能自动化曝气系统包括光敏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微孔曝气支管、微型气泵以及输气干管,在所述浮床框体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若干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通过空心立柱支撑在所述浮床框体的四周,所述光敏控制器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若干个所述空心立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所述蓄电池以及所述微型气泵,若干个所述微型气泵与一个延伸至所述浮床框体内底部的所述输气干管连通,所述微孔曝气支管设置在所述浮床框体的底部并与所述输气干管相连通。
[0009]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均匀分布在所述浮床框体的四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倾斜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空心立柱的底部设置有浮筒。
[0011]优选的,所述填料由沸石、铁氧化物块、架构形铁碳化合物块组成。
[0012]优选的,所述填料与所述浮床框体之间设置有纱网。
[0013]优选的,所述输气干管设置在所述浮床框体和所述纱网之间的间隙内。
[0014]优选的,所述浮床床体为泡沫板。
[0015]优选的,所述浮床框体的底部及侧面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孔洞。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0018]1、填料的创新组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对复杂水体内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沸石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离子交换能力强和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在氨氮的吸附去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铁氧化物块的添加又可作为催化剂大大加快水体中难降解有机质的分解;架构形铁碳化合物块不仅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还可发挥电化学的作用,高效去除水中COD、大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0019]2、通过设置太阳能自动化曝气系统,既有效利用了清洁能源,又合理解决了夜间水中溶解氧不足的问题;利用光敏控制器,在设置光照强度阈值的条件下实现对太阳能蓄电池放电曝气的合理控制。
[0020]3、通过设置光敏控制器,在设置光照强度阈值的条件下实现对蓄电池放电曝气、充电蓄能的合理控制,避免发生因夜间水体溶解氧不足而导致的水质恶化,为夜间植物、微生物的正常工作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光敏控制器、2太阳能电池板、3蓄电池、4浮筒、5填料、6微孔曝气支管、7微型气泵、8输气干管、9浮床植物、10浮床床体、11纱网、 12浮床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所示,一种铁碳微电解与太阳能辅助曝气结合的组合填料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体11、浮床床体10、填料5以及太阳能自动化曝气系统;
[0026]浮床床体10设置在浮床框体11的内部,浮床床体10上设置有浮床植物9,浮床植物9种植在浮床床体10所开的种植孔内,种植孔为圆形,其孔径应根据所种植物的不同来具体操作;浮床植物9选择兼具美观与净化效果的挺水植物,如美人蕉、再力花、小香蒲和芦苇等。植物的栽种密度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空间等因素,栽种密度为4~8株每立方米;填料5设置在浮床床体10和浮床框体11之间;
[0027]太阳能自动化曝气系统包括光敏控制器1、太阳能电池板2、蓄电池3、微孔曝气支管6、微型气泵7以及输气干管8,在浮床框体11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太阳能电池板2,若干个太阳能电池板2分别通过空心立柱支撑在浮床框体 11的四周,光敏控制器1设置在其中一个太阳能电池板2的顶部,若干个空心立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蓄电池3以及微型气泵7,为平衡浮力与重力,在空心立柱下设聚苯乙烯材质的空心浮筒4,若干个微型气泵7与一个延伸至浮床框体11内底部的输气干管8连通,微孔曝气支管6设置在浮床框体11的底部并与输气干管8相连通;光敏控制器1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2的最顶端,与蓄电池3、微型气泵7和太阳能电池板2构成一个可自动化控制的系统;在光照强度超过设定阈值50lux时,蓄电池3接受太阳能电池板2的充电,在光照强度小于设定阈值50lux时,蓄电池3对微型气泵7进行稳定
供电;光照强度设定阈值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进行设定;太阳能电池板2在光照充足时吸收电能储存在蓄电池3内,在光照强度低于光敏控制器1所设阈值时,启动微型气泵7,利用蓄电池3所储电能均匀供电曝气,气体由微型气泵7出气口经输气干管8输送到微孔曝气支管6上实现均匀曝气。
[0028]具体的,太阳能电池板2是由空心立柱支持的、向内拱起角度40
°
的、均匀分布在浮床框体12四周的,这使得太阳能电池板2在更好得利用太阳能的同时,也能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水面产生波浪时,更不易翻覆。
[0029]具体的,填料5由沸石、铁氧化物块、架构形铁碳化合物块组成;沸石的粒径为1~2cm,利用沸石的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离子交换能力强和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在实际中应用于氨氮的吸附去除;铁氧化物块的粒径为 5~10mm,在实际中应用于作为催化剂加快水体中难降解有机质的分解;架构式铁碳化合物粒径为14~18mm,在此结构下铁碳一体,不易钝化,电阻低,电子传递效率高,电化学反应更彻底,对污染物的去除更高效。
[0030]具体的,填料5与浮床框体12之间设置有纱网11。
[0031]具体的,输气干管8设置在浮床框体12和纱网11之间的间隙内,在浮床框体12与纱网11之间预留有5cm宽度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碳微电解与太阳能辅助曝气结合的组合填料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框体(12)、浮床床体(10)、填料(5)以及太阳能自动化曝气系统;所述浮床床体(10)设置在所述浮床框体(12)的内部,所述浮床床体(10)上设置有浮床植物(9),所述填料(5)设置在所述浮床床体(10)和所述浮床框体(12)之间;所述太阳能自动化曝气系统包括光敏控制器(1)、太阳能电池板(2)、蓄电池(3)、微孔曝气支管(6)、微型气泵(7)以及输气干管(8),在所述浮床框体(12)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若干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分别通过空心立柱支撑在所述浮床框体(12)的四周,所述光敏控制器(1)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的顶部,若干个所述空心立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所述蓄电池(3)以及所述微型气泵(7),若干个所述微型气泵(7)与一个延伸至所述浮床框体(12)内底部的所述输气干管(8)连通,所述微孔曝气支管(6)设置在所述浮床框体(12)的底部并与所述输气干管(8)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碳微电解与太阳能辅助曝气结合的组合填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绍凤薛竣王矛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