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渗灌毛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48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渗灌毛管,包括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一端固设有生物防堵壳,所述生物防堵壳上开有若干生物防堵孔,空心管内填充有多孔毛细内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防止作物根茎堵塞毛管,提高作物渗灌速度的有益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渗灌毛管


[0001]本技术涉及节水灌溉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渗灌毛管。

技术介绍

[0002]渗灌是目前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渗灌具有节水节能、减轻病虫害、抑制杂草、增产增收、改善土壤结构等优点,也存在易堵塞的缺点。渗灌技术研究最主要问题依旧是渗灌管堵塞问题,渗灌管堵塞不仅直接影响灌水均匀度,而且最终决定灌溉系统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生物防堵孔的地下渗灌毛管,用以防止作物根茎进入毛管内形成作物根系堵塞毛管,影响毛管的正常使用。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地下渗灌毛管,包括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一端固设有生物防堵壳,所述生物防堵壳上开有若干生物防堵孔,空心管内填充有多孔毛细内芯。
[0005]本技术使用时,空心管与敷设在地下的水管连接,在渗灌进行时,通过水管内的水压,能够使水进入空心管内,经过多孔毛细内芯,通过生物防堵壳上所设的若干生物防堵孔对作物进行渗灌。技术在进行渗灌时地下水管内的水分不是通过水压直接进入空心管内对作物进行渗灌,而是通过多孔毛细内芯对水分的毛细管作用,使得水分经过空心管进入生物防堵壳,再通过生物防堵孔对作物进行渗灌。在渗灌结束时,通过多孔毛细内芯的多孔结构,能够在渗灌结束时,避免土壤因负压作用进入毛管内造成毛管堵塞的情况。
[0006]作为优选,生物防堵壳为弧形,生物防堵壳的弧顶远离空心管一端设置。本优选方案通过将生物防堵壳形状设置为弧形,弧顶一端远离空心管设置,能够使生物防堵壳与土壤形成更大面积的接触,提高水分对土壤的渗灌面积。
[0007]作为优选,生物防堵孔的直径在1~100μm之间。通过将生物防堵孔的直径设置在1~100μm之间,能够避免作物根茎因向水性进入毛管,在毛管内形成植物根系堵塞毛管。
[0008]作为优选,空心管一端内壁上设有锥形扩口,所述锥形扩口大径端一侧与生物防堵壳相接,所述锥形扩口小径端远离生物防堵壳一侧设置。本优选方案通过对空心管内壁一端进行改进,使得空心管一端内壁逐渐减小形成锥形扩口,通过锥形扩口能够提高多孔毛细内芯的毛细管作用,加快多孔毛细内芯对水分的输送速度。
[0009]作为优选,所述多孔毛细内芯为脱脂棉花。所述脱脂棉花因表面不含油脂,具有较良好的亲水性,与空心管相配合能够提高毛细管作用输送水分的速度。同时,棉花具有不规则的多孔结构,能够避免土壤因负压作用进入毛管内造成毛管堵塞的情况。
[0010]作为优选,所述空心管与弧形外壳为一体式结构。空心管与生物防堵壳固定连接,能够避免了空心管与弧形外壳在土壤中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脱落。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为充分提高渗灌效率,解决生物堵塞问题,研发了一种
具有弧形外壳以及微米级孔的渗灌毛管,该装置利用弧形外壳使得微米级孔能够与土壤进行更大面积的接触,增大水分渗灌面积,再通过微米级孔保证了毛管出水但不会使作物根系进入,解决了生物堵塞的问题。通过脱脂棉花与改进后的空心管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够提高脱脂棉花对水分的输送速度,还能避免土壤在负压作用下进入毛管造成毛管堵塞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所示:
[0014]1、生物防堵壳,2、生物防堵孔,3、多孔毛细内芯,4、空心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6]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渗灌毛管,空心管4一端固设有生物防堵壳1,生物防堵壳1上开有若干生物防堵孔2,空心管4内填充有多孔毛细内芯3。
[0017]生物防堵壳1为弧形,生物防堵壳1的弧顶远离空心管3设置。
[0018]生物防堵孔1的直径设置1~100μm之间,能够防止植物根茎进入。
[0019]空心管4一端内壁上设有锥形扩口,所述锥形扩口大径端一侧与生物防堵壳相接,所述锥形扩口小径端远离生物防堵壳一侧设置,能够使得多孔毛细内芯3的毛细管作用变得更好。
[0020]多孔毛细内芯3为脱脂棉花,能够加快水分的传输速度。
[0021]空心管4与生物防堵壳1为一体式结构,能够方便毛管进行铸造,防止因结构因外力作用脱落渗水导致的作物烂根。
[0022]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地下渗灌毛管的空心管4部分与敷设在地下的水管连接,生物防堵壳1设置在空心管4的正上方位置,地下水管中的水分能够进入空心管4但是无法通过脱脂棉花或海绵束到达生物防堵壳1经过生物防堵孔2进行渗灌时,脱脂棉花能够与空心管中设置的锥形扩口相配合通过加快脱脂棉花的毛细管作用将水分运送到生物防堵壳2中,再经由生物防堵孔对作物进行渗灌。
[0023]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渗灌毛管,包括空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一端固设有生物防堵壳,所述生物防堵壳上开有若干生物防堵孔,空心管内填充有多孔毛细内芯,所述生物防堵壳为弧形,生物防堵壳的弧顶远离空心管一端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渗灌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防堵孔的直径在1~100μ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奇乔新贺贾广硕王春堂胡秀华董小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