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638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芯。该雾化芯用于雾化雾化液,所述雾化芯包括具有圆柱状表面的压电基底、形成于所述压电基底表面的雾化区域以及贴合于所述压电基底表面的叉指换能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利用声表面波的机械振动使得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属于冷雾化的一种,可改善目前雾化过程中的雾化一致性差和香气还原度低等问题。的雾化一致性差和香气还原度低等问题。的雾化一致性差和香气还原度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芯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芯。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电子雾化装置,传统电热式雾化装置具有导热速率快、雾化效率高的优势,不过存在出雾一致性差、香气还原度不强等问题。对于医疗雾化装置,目前的超声雾化装置同样存在出雾一致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芯。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芯,该雾化芯用于雾化雾化液,所述雾化芯包括具有圆柱状表面的压电基底、形成于所述压电基底表面的雾化区域以及贴合于所述压电基底表面的叉指换能器。
[0005]优选地,所述压电基底上设有介质层,以形成所述雾化区域,所述介质层用于传输雾化液。
[0006]优选地,所述介质层包括采用具有压电性能的材料通过磁控溅射、物理气相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覆盖在所述压电基底表面上形成的多孔介质层;或者,
[0007]所述介质层包括由棉质纤维、聚酯纤维、玻璃纤维或多孔陶瓷材料覆盖在所述压电基底表面上形成的多孔介质层。
[0008]优选地,所述介质层的厚度为1μm至8000μm。
[0009]优选地,所述介质层的厚度为100μm至2000μm。
[0010]优选地,所述压电基底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雾化芯还包括用于预热所述雾化区域中的雾化液的预热件,所述预热件埋置于所述压电基底内,且位于所述压电基底的轴线上。
[0011]优选地,所述预热件包括电阻丝或厚膜发热层。
[0012]优选地,所述叉指换能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叉指换能器分别分布于所述雾化区域的两侧。
[0013]优选地,所述叉指换能器呈C型结构或弧形结构,围绕于所述压电基底的周向上。
[0014]优选地,所述叉指换能器为延迟线型叉指换能器,或者为聚焦型叉指换能器。
[0015]优选地,所述雾化芯还包括贴合于所述压电基底表面的指条部,所述指条部设置于所述叉指换能器远离所述雾化区域的一侧。
[0016]优选地,所述雾化芯还包括用于与外部信号源连接的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所述叉指换能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连接;所述第一引线、所述第二引线中的一者作为输入端,另一者作为输出端。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的轨迹相同且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所述
压电基底的轴线。
[0018]优选地,所述压电基底的材料包括Y切X 128
°
方向的铌酸锂压电单晶;或者,
[0019]所述压电基底的材料包括以非压电材料玻璃/陶瓷作为支撑衬底,
[0020]并覆盖在所衬底表面的ZnO压电薄膜;或者,
[0021]所述压电基底的材料包括压电陶瓷。
[0022]优选地,所述压电基底的机电耦合系数K2值不小于0.5%。
[0023]优选地,所述压电基底的机电耦合系数K2值不小于2%。
[0024]优选地,所述压电基底的传播损耗不大于0.2dB/λ。
[0025]优选地,所述压电基底的表面平整度不大于50μm。
[002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液装置、座体组件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所述储液装置套设在所述座体组件上;所述储液装置设有储液腔以及与外界连通的气流管道,所述座体组件设有容置空间,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0027]所述雾化芯的所述雾化区域分别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形成部分导液通道、与所述气流管道连通形成部分气流通道;所述导液通道与所述气流通道相互隔离。
[002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装置以及与所述电源装置连接的上述所述雾化器。
[0029]实施本技术的雾化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声表面波的机械振动使得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属于冷雾化的一种,可改善目前雾化过程中的雾化一致性差和香气还原度低等问题。
[0030]该雾化器,其通过设置本技术的雾化芯,其具有雾化一致性好和香气还原度高的优点。
[0031]该电子雾化装置,其通过设置本技术的雾化芯,其具有雾化一致性好和香气还原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33]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雾化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图1所示雾化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4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7]图5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8]图6是图5所示雾化器的剖面图;
[0039]图7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剖面图;
[0040]图8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另一剖面图。
[0041]附图中,100.雾化器,101.雾化组件,1.雾化芯,11.压电基底,12.雾化区域,121.介质层,13.叉指换能器,131.第一指条,132.汇流条,14.指条部,141.第二指条,151.第一引线,152.第二引线,16.预热件,2.下座体,21.基座,221.第一支撑壁,222.第二支撑壁,23.雾化腔,24.进气口,25.进气孔,26.容置槽,27.卡合部,28.引线槽,29.支撑块,290.连接壁,3.密封套,31.第一套接部,32.第二套接部,33.连接部,331.导液口,4.上座体,41.主
体部,411.第一台阶,412.通气槽,413.液体通道,414.下液口,415.第二引导壁,42.套接部,421.第一遮挡壁,422.第二遮挡壁,423.让位槽,424.过气窗口,4241.上部,4242.下部,425.第一引导壁,5.套体,51.顶壁,52.侧壁,53.出气通道,54.进液孔,6.储液装置,61.壳体,611.储液壳部,6111.出气口,612.套接壳部,62.气流管道,63.储液腔,631.出液口,64.第二台阶,65.卡槽,7.磁吸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3]图1及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雾化芯,该雾化芯1可应用于雾化液的雾化中,其中,雾化液可包括烟液、药液等液态介质。
[0044]雾化芯1可包括压电基底11、雾化区域12以及叉指换能器13,雾化区域12可形成于压电基底11的表面,叉指换能器13可贴合于压电基底11的表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芯,用于雾化雾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1)包括具有圆柱状表面的压电基底(11)、形成于所述压电基底(11)表面的雾化区域(12)以及贴合于所述压电基底(11)表面的叉指换能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基底(11)上设有介质层(121),以形成所述雾化区域(12),所述介质层(121)用于传输雾化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121)包括采用具有压电性能的材料通过磁控溅射、物理气相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覆盖在所述压电基底(11)表面上形成的多孔介质层;或者,所述介质层(121)包括由棉质纤维、聚酯纤维、玻璃纤维或多孔陶瓷材料覆盖在所述压电基底(11)表面上形成的多孔介质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121)的厚度为1μm至8000μ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121)的厚度为100μm至2000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基底(1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雾化芯(1)还包括用于预热所述雾化区域(12)中的雾化液的预热件(16),所述预热件(16)埋置于所述压电基底(11)内,且位于所述压电基底(11)的轴线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件(16)包括电阻丝或厚膜发热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换能器(13)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叉指换能器(13)分别分布于所述雾化区域(12)的两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换能器(13)呈C型结构或弧形结构,围绕于所述压电基底(11)的周向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换能器(13)为延迟线型叉指换能器,或者为聚焦型叉指换能器。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1)还包括贴合于所述压电基底(11)表面的指条部(14),所述指条部(14)设置于所述叉指换能器(13)远离所述雾化区域(12)的一侧。1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永斌张蛟杜文莉肖俊杰邓金兴刘宇航周宏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