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28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铁塔的横隔面为由四根圈材依次连接而成的方形,其四个角点与主材连接,相邻两个横隔面之间通过第一斜材、第二斜材和第三斜材交叉连接而成,第一斜材的一端与横隔面角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材的中部连接,该第一斜材为四根,第二斜材为四根,且依次连接而成为方形,第三斜材的两端分别和与其相邻的两根第二斜材的中部连接,该第三斜材为两根,且平行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复杂形式的横隔面,降低了塔身的重量,为塔身上端的横担结构提供了稳固的支撑塔架,以达到因为400截面的导线的重量要高于240截面的导线的问题,而需要对增加铁塔顺线路的刚度要求,以保证电网线路的安全运行。运行。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杆塔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

技术介绍

[0002]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电力行业得到了稳步的发展,110kV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也在日益增加。在110kV输电线路工程中,杆塔作为电力传输载体的支撑结构,对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0003]随着国家及地方煤改电项目的推进,以往使用的240截面导线已不能满足西部高海拔地区的供电需求,为加大输电量,选用400截面的导线作为替代势在必行,目前所使用的110kV输电线路杆塔都基于240截面导线的电气荷载所设计和应用的,所以提供一种可满足400截面导线的电气荷载、且可适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新型杆塔成为时下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基于240截面导线的110kV输电线路杆塔不适应于基于400截面导线的缺陷,提供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包括圈材1、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第三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包括圈材(1)、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第三斜材(4)、主材和横担,所述圈材(1)与主材连接,并构成多个横隔面,所述横担位于杆塔上部,且包含有塔头宽度的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面为由四根圈材(1)依次连接而成的方形,其四个角点与主材连接;相邻横隔面之间通过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和第三斜材(4)交叉连接而成;所述第一斜材(2)的一端与横隔面角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材(3)的中部连接,该第一斜材(2)为四根;所述第二斜材(3)为四根,且依次连接而成为方形;所述第三斜材(4)的两端分别和与其相邻的两根第二斜材(3)的中部连接,该第三斜材(4)为两根,且平行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面参数的设置选择为不大于5倍平均宽和4个主材分段的参数;所述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和第三斜材(4)的规格为L56
×
4,两端采用螺栓单肢连接;所述塔头宽度不小于800mm; I~III型耐张塔内外侧横担均按收口规划,IV型、终端耐张塔转角内外侧横担平口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具有上弦杆与下弦杆,该上弦杆与下弦杆的夹角α不小于18
°
;该杆塔的塔身位置处的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和第三斜材(4)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30
°
~50
°
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唐占元卢志超安之焕高健韦克强许辉冯娜魏宏邦贾乃仓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