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28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铁塔的横隔面为由四根圈材依次连接而成的方形,其四个角点与主材连接,相邻两个横隔面之间通过第一斜材、第二斜材和第三斜材交叉连接而成,第一斜材的一端与横隔面角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材的中部连接,该第一斜材为四根,第二斜材为四根,且依次连接而成为方形,第三斜材的两端分别和与其相邻的两根第二斜材的中部连接,该第三斜材为两根,且平行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复杂形式的横隔面,降低了塔身的重量,为塔身上端的横担结构提供了稳固的支撑塔架,以达到因为400截面的导线的重量要高于240截面的导线的问题,而需要对增加铁塔顺线路的刚度要求,以保证电网线路的安全运行。运行。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杆塔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

技术介绍

[0002]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电力行业得到了稳步的发展,110kV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也在日益增加。在110kV输电线路工程中,杆塔作为电力传输载体的支撑结构,对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0003]随着国家及地方煤改电项目的推进,以往使用的240截面导线已不能满足西部高海拔地区的供电需求,为加大输电量,选用400截面的导线作为替代势在必行,目前所使用的110kV输电线路杆塔都基于240截面导线的电气荷载所设计和应用的,所以提供一种可满足400截面导线的电气荷载、且可适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新型杆塔成为时下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基于240截面导线的110kV输电线路杆塔不适应于基于400截面导线的缺陷,提供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包括圈材1、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第三斜材4、主材和横担,所述圈材1与主材连接,并构成多个横隔面,所述横担位于杆塔上部,且包含有塔头宽度的一段,所述铁塔的横隔面为由四根圈材1依次连接而成的方形,其四个角点与主材连接;相邻横隔面之间通过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和第三斜材4交叉连接而成;所述第一斜材2的一端与横隔面角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材3的中部连接,该第一斜材2为四根;所述第二斜材3为四根,且依次连接而成为方形;所述第三斜材4的两端分别和与其相邻的两根第二斜材3的中部连接,该第三斜材4为两根,且平行布置。
[0005]进一步的,所述横隔面参数的设置选择为不大于5倍平均宽和4个主材分段的参数;所述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和第三斜材4的规格为L56
×
4,两端采用螺栓单肢连接;所述塔头宽度不小于800mm; I~III型耐张塔内外侧横担均按收口规划,IV型、终端耐张塔转角内外侧横担平口布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横担具有上弦杆与下弦杆,该上弦杆与下弦杆的夹角α不小于18
°
;该杆塔的塔身位置处的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和第三斜材4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30
°
~50
°
之间;该杆塔的塔脚位置处的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和第三斜材4与主材的夹角δ不小于20
°
,与水平面的夹角γ大于30
°

[0007]进一步的,直线塔采用酒杯型布置型式,耐张塔采用干字型布置型式,相邻导线、导线与地线间水平偏移值为0.5m,地线对导线保护角不大于15;其中金具配置为:直线塔导线悬垂串设三个挂点,双联串间距为400mm,挂点均配EB型挂板;地线悬垂串为单挂点,配UB

10型挂板;在耐张塔中,导线耐张串为单挂点,挂点配U

16型挂环;地线耐张串为单挂点,配U

10型挂环;导线内外角侧横担各设跳线串挂点三个,其中一个在中间,另外两个靠
近两侧横担主材,跳线金具UB

7挂板,跳线角钢间距48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杆塔的所有塔型均应设置不等高腿,不设置公用腿,接腿极差为1.0m。
[0009]进一步的,所述杆塔的所有塔型塔身坡度取0.005为模数。
[0010]进一步的,所述圈材1、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和第三斜材4采用的材料为Q355钢。
[0011]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铁塔的横隔面由四根圈材1依次连接而成方形,其四个角点与主材连接,具有了更好的刚性,为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和第三斜材4组成的交叉斜材结构提供了稳定的支撑面,并且简化了复杂形式的横隔面,降低了塔身的重量,从而为塔身上端的横担结构提供了稳固的支撑塔架,以达到因为400截面的导线的重量要高于240截面的导线的问题,而需要对增加铁塔顺线路的刚度要求,以保证电网线路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110kV输电线路杆塔示意图;
[0014]图2:横隔面布置示意图;
[0015]图3:塔身布置示意图;
[0016]图4:横担布置示意图;
[0017]图5:塔身交叉材布置示意图;
[0018]图6:塔腿斜材布置示意图;
[0019]图中:1、圈材;2、第一斜材;3、第二斜材;4、第三斜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目前所使用的110kV输电线路杆塔都基于240截面导线的电气荷载所设计和应用的,相较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基于400截面的导线的110kV输电线路杆塔,存在塔头宽度窄的问题,还存在着因对塔头宽度加宽而带来的中相导线挂点处塔材布置、塔头上下曲臂高度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结构优化,以达到塔头结构受力合理的目的。
[0022]在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ZBC1为例,请参阅附图1和附图2: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包括圈材1、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第三斜材4、主材和横担,所述圈材1与主材连接,所述横担位于杆塔上部;所述铁塔的横隔面为由四根圈材1依次连接而成的方形,其四个角点与主材连接;所述相邻两个横隔面之间通过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和第三斜材4交叉连接而成;所述第一斜材2的一端与横隔面角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
材3的中部连接,该第一斜材2为四根;所述第二斜材3为四根,且依次连接而成为方形;所述第三斜材4的两端分别和与其相邻的两根第二斜材3的中部连接,该第三斜材4为两根,且平行布置。由于400截面的导线的重量要高于240截面的导线,为了增加铁塔顺线路的刚度,所有铁塔采用方形断面,其材料采用Q355钢,两端采用螺栓双肢连接;由此,本专利技术对塔头的布置形式进行了优化,扩大了塔头宽度以适应400截面导线的电气荷载需求,同时改变了中相导线挂点处的塔材布置、改变了塔头上下曲臂的高度,使塔头结构受力更为合理。
[0023]在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附图3:为了确保铁塔的抗扭刚度,所述横隔面参数的设置选择为不大于5倍平均宽和4个主材分段的参数;所述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和第三斜材4的规格为L56
×
4,其材料为Q355钢,两端采用螺栓单肢连接;所述塔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包括圈材(1)、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第三斜材(4)、主材和横担,所述圈材(1)与主材连接,并构成多个横隔面,所述横担位于杆塔上部,且包含有塔头宽度的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面为由四根圈材(1)依次连接而成的方形,其四个角点与主材连接;相邻横隔面之间通过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和第三斜材(4)交叉连接而成;所述第一斜材(2)的一端与横隔面角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材(3)的中部连接,该第一斜材(2)为四根;所述第二斜材(3)为四根,且依次连接而成为方形;所述第三斜材(4)的两端分别和与其相邻的两根第二斜材(3)的中部连接,该第三斜材(4)为两根,且平行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面参数的设置选择为不大于5倍平均宽和4个主材分段的参数;所述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和第三斜材(4)的规格为L56
×
4,两端采用螺栓单肢连接;所述塔头宽度不小于800mm; I~III型耐张塔内外侧横担均按收口规划,IV型、终端耐张塔转角内外侧横担平口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海拔地区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具有上弦杆与下弦杆,该上弦杆与下弦杆的夹角α不小于18
°
;该杆塔的塔身位置处的第一斜材(2)、第二斜材(3)和第三斜材(4)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30
°
~50
°
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唐占元卢志超安之焕高健韦克强许辉冯娜魏宏邦贾乃仓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