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曲轴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12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曲轴衬套,衬套本体由材料为钢件的衬套主体和与衬套主体固定式装配连接的铜套一和铜套二组装构成为整件,衬套本体内中间位置形成储油仓,储油仓与贯穿衬套主体圆周壁的注油孔连通;铜套一和铜套二的材料均为铜件,固定套三装入衬套主体的通孔二一端内紧密配合,台阶三位于衬套主体外端,铜套二的材料为铜件,固定套四装入衬套主体的通孔二另一端内紧密配合,台阶四同步进入沉孔二内;衬套主体与铜套一和铜套二紧密连接后,中心线一致的接孔三与接孔四构成曲轴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衬套主体用钢件替代,内部压入相同孔径的铜套,转动磨合的功能和作用相同,但成本显著下降。但成本显著下降。但成本显著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曲轴衬套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装备类
,尤其是一种装配式曲轴衬套。

技术介绍

[0002]如图3中所示,曲轴铜套一1001为全铜材料制造的整体部件,内部设与曲轴套装式连接的连接孔一1003,左端设台阶一1002,利于与曲轴的端面接触面缩小,降低工作时的滑动摩擦,降低磨损,避免轴向间隙短时间内发生的隐患;
[0003]但是,曲轴铜套一1001是整体的铜件材料一体加工,实际应用中,工作的有效接触面仅仅是曲轴铜套一1001的连接孔一1003内壁和曲轴转动部位的磨合,利用铜材料的耐磨性来提升使用寿命,实际应用中,曲轴铜套一1001除了连接孔一1003内壁与曲轴转动部位接触以外的其它部位,采用的均为价格较高的铜材料均为浪费,也大大提高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曲轴衬套,衬套本体由材料为钢件的衬套主体和与衬套主体固定式装配连接的铜套一和铜套二组装构成为整件,衬套本体内中间位置形成储油仓,储油仓与贯穿衬套主体圆周壁的注油孔连通;铜套一和铜套二的材料均为铜件,固定套三装入衬套主体的通孔二一端内紧密配合,台阶三位于衬套主体外端,铜套二的材料为铜件,固定套四装入衬套主体的通孔二另一端内紧密配合,台阶四同步进入沉孔二内;衬套主体与铜套一和铜套二紧密连接后,中心线一致的接孔三与接孔四构成曲轴连接孔,本技术衬套主体用钢件替代,内部压入相同孔径的铜套,转动磨合的功能和作用相同,但成本显著下降。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曲轴衬套,包含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由衬套主体和与衬套主体固定式装配连接的铜套一和铜套二组装构成为整件,衬套本体内中间位置形成储油仓,所述储油仓与贯穿衬套主体圆周壁的注油孔连通;
[0006]所述衬套主体的材料为钢件,衬套主体内设通孔二,所述通孔二的一端设沉孔二;
[0007]所述铜套一和铜套二的材料均为铜件,铜套一内设连接孔三,且固定套三的一端设台阶三,所述台阶三的直径大于固定套三的直径,固定套三装入衬套主体的通孔二一端内紧密配合,台阶三位于衬套主体外端,且台阶三的内侧面与衬套主体的装配侧面贴合;
[0008]所述铜套二的材料为铜件,铜套二内设连接孔四,且固定套四的一端设台阶四,所述台阶四的直径大于固定套四的直径,固定套四装入衬套主体的通孔二另一端内紧密配合,台阶四同步进入沉孔二内;
[0009]衬套主体与铜套一和铜套二紧密连接后,中心线一致的接孔三与接孔四构成曲轴连接孔。
[0010]进一步设置,所述注油孔的进口设弧形的扩孔,所述扩孔低于衬套主体的外圆周面。
[0011]进一步设置,所述储油仓由铜套一和铜套二的内端面间的空间构成。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衬套主体用钢件替代,内部压入相同孔径的铜套,转动磨合的功能和作用相同,但成本显著下降。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分解图;
[0015]图3为曲轴铜套一的示意图。
[0016]图中:衬套本体1、衬套主体2、通孔二201、沉孔二202、注油孔203、扩孔204、铜套一3、固定套三301、台阶三302、连接孔三303、铜套二4、台阶四401、固定套四402、连接孔四403、储油仓5、曲轴连接孔6、曲轴铜套一1001、台阶一1002、连接孔一100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实施例和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8]如图1~图2所示,一种装配式曲轴衬套,衬套本体1由衬套主体2和与衬套主体2固定式装配连接的铜套一3和铜套二4组装构成为整件,衬套主体2的材料为钢件,衬套本体1内中间位置形成储油仓5,储油仓5由铜套一3和铜套二4的内端面间的空间构成,储油仓5与贯穿衬套主体2圆周壁的注油孔203连通,当润滑油从注油孔203注入时,能在储油仓5内定量的储存,给与衬套本体1于曲轴转动连接部位提供持久的润滑;
[0019]铜套一3和铜套二4的材料均为铜件,固定套三301装入衬套主体2的通孔二201一端内紧密配合,台阶三302位于衬套主体2外端,铜套二4的材料为铜件,固定套四402装入衬套主体2的通孔二201另一端内紧密配合,台阶四401同步进入沉孔二202内;衬套主体2与铜套一3和铜套二4紧密连接后,中心线一致的接孔三303与接孔四403构成曲轴连接孔6。
[0020]本技术衬套主体2用钢件替代,内部压入相同孔径的铜套,转动磨合的功能和作用相同,但成本显著下降。
[0021]铜套一3和铜套二4与衬套主体2的通孔连接,采用冷压方式紧配连接,过盈公差设定为0.02

0.03mm;也能采用热套方式,把衬套主体2在300度的环境中加热,把常温的铜套一3和铜套二4与衬套主体2的热胀直径放大的通孔连接,衬套主体2冷却后收缩把铜套一3和铜套二4固定。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也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案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案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范畴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曲轴衬套,其特征在于:包含衬套本体(1),所述衬套本体(1)由衬套主体(2)和与衬套主体(2)固定式装配连接的铜套一(3)和铜套二(4)组装构成为整件,衬套本体(1)内中间位置形成储油仓(5),所述储油仓(5)与贯穿衬套主体(2)圆周壁的注油孔(203)连通;所述衬套主体(2)的材料为钢件,衬套主体(2)内设通孔二(201),所述通孔二(201)的一端设沉孔二(202);所述铜套一(3)和铜套二(4)的材料均为铜件,铜套一(3)内设连接孔三(303),且固定套三(301)的一端设台阶三(302),所述台阶三(302的直径大于固定套三(301)的直径,固定套三(301)装入衬套主体(2)的通孔二(201)一端内紧密配合,台阶三(302)位于衬套主体(2)外端,且台阶三(302)的内侧面与衬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裕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