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冷凝器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油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609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具冷凝器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油气回收系统,包括有双桶式中空纤维管式膜吸附设备、油气输送管路、排气输送管路及冷凝器,且该双桶式中空纤维管式膜吸附设备分设有第一中空纤维管式膜桶及第二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该第一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设有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该第二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设有第三区域及第四区域,以通过将油气由该油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来输送至该双桶式中空纤维管式膜吸附设备进行油气吸附,经一段运转切换时间后,再将吸附后油气进行真空变压脱附成浓缩油气,并将浓缩油气通过脱附排出管路输送至该冷凝器内进行浓缩油气的冷凝处理,使油气具有冷凝处理及回收处理的效能。处理及回收处理的效能。处理及回收处理的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冷凝器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油气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冷凝器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油气回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经过吸附后成为净化气体时,其效率可达97%甚至99%以上,还具有油气能冷凝处理及回收处理的效能,而适用于加油站、地下储油槽或是类似的区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加油站在为汽机车进行加油过程中会挥发出油气,而目前的做法是在该加油机下方埋设有加油机内油气回收管线,且该加油机内油气回收管线的另一端则与该地下油槽连接,并通过真空辅助式油气回收设备来将加油过程中挥发出油气通过该加油机内油气回收管线来收集到下油下油槽内,以达到油气收集目的。
[0003]而上述将油气输送到地下油槽内,而地下油槽的油品在储放时还是会挥发出油气,且当储放一段时间后,该地下油槽内的油气会逐渐产生压力,因此,该地下油槽都设有压力阀与呼吸管,当油气所产生的压力大于压力阀所设定的值时,该压力阀会打开并通过呼吸管来排放至空气中,让地下油槽内油气所产生的压力回到安全值,避免产生危险。
[0004]但是,地下油槽通过呼吸管所排出的油气很容易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除了污染周围空气外,还有当呼吸管所排出的油气的浓度过浓时,会有安全上的隐患及危险。
[0005]因此,有鉴于上述缺失,提出一种油气能冷凝处理及回收处理的效能的具冷凝器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油气回收系统,令使用者可轻易操作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冷凝器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油气回收系统,且包括有一双桶式中空纤维管式膜吸附设备、一油气输送管路、一排气输送管路及一冷凝器,且该双桶式中空纤维管式膜吸附设备分设有一第一中空纤维管式膜桶及一第二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该第一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设有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该第二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设有一第三区域及一第四区域,以通过将油气由该油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来输送至该双桶式中空纤维管式膜吸附设备进行油气吸附,油气经过吸附后成为净化气体时,其效率可达97%甚至99%以上,经一段运转切换时间后,再将吸附后油气进行真空变压脱附成浓缩油气,并将浓缩油气通过该脱附排出管路输送至该冷凝器内进行浓缩油气的冷凝处理,使油气具有冷凝处理及回收处理的效能,进而增加整体的实用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冷凝器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油气回收系统,通过该冷凝器内设有一冷媒盘管,该冷媒盘管延伸穿入该冷凝器内,而该冷媒盘管内具有液体,其中该冷媒盘管的液体为冰水、氟氯烷类冷媒、氢氟碳化合物冷媒的其中一或是二种混合的组合,以能利用该冷媒盘管进行吸收热能,让浓缩油气能凝结成含有油气的冷凝液,使具有凝结成冷凝液的效能,进而增加整体的使用性。其中,该第一区域内及该第二区域内分别以多根管状的中空纤维管式膜吸附材填充而成,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设有一第一真空泵抽取口,该第一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设有一第一管路及一第二管路,该第三区域内及该第四区域内分别以多根
管状的中空纤维管式膜吸附材填充而成,该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之间设有一第二真空泵抽取口,该第二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设有一第三管路及一第四管路,该第一管路与该第三管路之间设有一进气连通管路,该第二管路与该第四管路之间设有一排气连通管路,该第一真空泵抽取口与该第二真空泵抽取口之间设有一出气连通管路;该油气输送管路的一端连接至油气产生处,该油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该进气连通管路连接;该排气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该排气连通管路连接;该冷凝器设有一脱附排出管路及一冷凝排气管路,该脱附排出管路的一端与该出气连通管路连接,该脱附排出管路的另一端与该冷凝器连接,其中该脱附排出管路上设有一真空泵,该冷凝排气管路的一端与该冷凝器连接。
[0007]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冷凝器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油气油气回收系统,通过该冷凝排气管路的另一端与该油气输送管路连接,以将该冷凝排气管路内的净化气体再回送到该油气输送管路内,让通过该冷凝器内进行浓缩油气冷凝处理后所产生的净化气体可以通过该油气输送管路再输送至该双桶式中空纤维管式膜吸附设备内再一次的进行吸附,使具有再次净化的效能,进而增加整体的操作性。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该冷凝排气管路的另一端还与一烟囱连接。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该冷凝排气管路的另一端还输送至大气。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该排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还与一烟囱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该排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还输送至大气。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该进气连通管路还设有一第一进气阀门及一第三进气阀门。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该出气连通管路还设有一第一出气阀门及一第二出气阀门。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该排气连通管路还设有一第二排气阀门及一第四排气阀门。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该第一管路还与一第一延伸管路连接,该第一延伸管路还设有一第一延伸阀门及一第一延伸限流阀门。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该第二管路还与一第二延伸管路连接,该第二延伸管路还设有一第二延伸阀门及一第二延伸限流阀门。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该第三管路还与一第三延伸管路连接,该第三延伸管路还设有一第三延伸阀门及一第三延伸限流阀门。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该第四管路还与一第四延伸管路连接,该第四延伸管路还设有一第四延伸阀门及一第四延伸限流阀门。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该冷凝器还与一冷凝液管连接,该冷凝液管的一端与该冷凝器连接,该冷凝液管的另一端与一回收设备连接。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该冷凝液管还设有一冷凝液管控制阀门。
[0021]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特点和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第一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设为吸附模式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第二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设为吸附模式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第一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设为吸附模式的冷凝排气再回收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第二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设为吸附模式的冷凝排气再回收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号说明:
[0027]10、第一中空纤维管式膜桶
ꢀꢀꢀꢀꢀꢀꢀ
20、第二中空纤维管式膜桶
[0028]101、第一区域
ꢀꢀꢀꢀꢀꢀꢀꢀꢀꢀꢀꢀꢀꢀꢀꢀꢀꢀ
201、第三区域
[0029]102、第二区域
ꢀꢀꢀꢀꢀꢀꢀꢀꢀꢀꢀꢀꢀꢀꢀꢀꢀꢀ
202、第四区域
[0030]103、中空纤维管式膜吸附材
ꢀꢀꢀꢀꢀꢀ
2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冷凝器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双桶式中空纤维管式膜吸附设备,该双桶式中空纤维管式膜吸附设备分设有一第一中空纤维管式膜桶及一第二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该第一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设有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内及该第二区域内分别以多根管状的中空纤维管式膜吸附材填充而成,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设有一第一真空泵抽取口,该第一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设有一第一管路及一第二管路,该第二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设有一第三区域及一第四区域,该第三区域内及该第四区域内分别以多根管状的中空纤维管式膜吸附材填充而成,该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之间设有一第二真空泵抽取口,该第二中空纤维管式膜桶设有一第三管路及一第四管路,该第一管路与该第三管路之间设有一进气连通管路,该第二管路与该第四管路之间设有一排气连通管路,该第一真空泵抽取口与该第二真空泵抽取口之间设有一出气连通管路;一油气输送管路,该油气输送管路的一端连接至油气产生处,该油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该进气连通管路连接;一排气输送管路,该排气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该排气连通管路连接;以及一冷凝器,该冷凝器设有一脱附排出管路及一冷凝排气管路,该脱附排出管路的一端与该出气连通管路连接,该脱附排出管路的另一端与该冷凝器连接,其中该脱附排出管路上设有一真空泵,该冷凝排气管路的一端与该冷凝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冷凝器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凝排气管路的另一端还与一烟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冷凝器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凝排气管路的另一端还输送至大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冷凝器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凝排气管路的另一端还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石治扶亚民彭启政
申请(专利权)人:华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