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北斗RDSS的差分数据播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导航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北斗RDSS的差分数据播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因此,保障导航过程的精确性,就成为了导航系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0003]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推广应用,人们对于在各种应用场景、复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减少卫星测量误差是提高定位精度的有效措施之一,而接收机通过接收差分数据可以有效降低、甚至消除各种卫星测量误差,从而最终提高定位精度。差分数据的播发可以借助电台、基站、甚至伪卫星等固定设施或移动设施。但是,上述固定或移动的设施都需要增加额外的架设成本,特别是在偏远或有复杂地理环境的地区。
[0004]北斗三号提供了区域短报文(RDSS)和全球短报文系统,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双向数据通信,支持随时随地的差分数据的播发和接收,而不需要额外的硬件开销,因此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北斗三号RDSS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RDSS的差分数据播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 接收下发的差分数据请求;S2. 根据步骤S1接收到的请求,生成RDSS差分数据;S3. 对不同卫星频点及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压缩;S4. 进行组帧,并计算当前观测量时刻的差分数据包长度;S5. 根据步骤S4的组帧结果、信号频度和数据发送要求,选定差分数据的发送方式;S6. 根据步骤S5选定发送方式,完成本时刻差分数据的播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RDSS的差分数据播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的进行组帧,具体为以同步头信息、通信数据类型信息、数据总长度信息、数据信息和校验信息进行组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北斗RDSS的差分数据播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行组帧,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进行组帧:采用如下结构作为组帧的帧结构:一帧通信帧包括同步头Sync字段、数据通信类型Type字段、数据总长度Len字段、数据Data字段和校验CRC24Q字段;同步头Sync字段作为通信帧的同步头;数据通信类型Type字段;数据总长度Len字段用于表示通信帧中数据字段的长度;数据Data字段用于放置需要发送的数据内容;校验CRC24Q字段用于进行通信帧的校验;数据通信类型Type字段,用于根据不同的取值对应不同的通信数据类型;通信数据类型包括MSG1、MSG2、MSG3、MSG4和MSG5;MSG1的通信内容包括基站ID和基站的ECEF坐标;MSG2的通信内容包括基站卫星的伪距、载波相位和载噪比;MSG3的通信内容包括基站卫星的伪距、载波相位;MSG4的通信内容包括基站卫星的伪距和载噪比;MSG5的通信内容包括基站卫星的载噪比;MSG1数据包括:参考站ID、X坐标、Y坐标、Z坐标和Rsv保留字段;MSG2数据、MSG3数据和MSG4数据均包括GPS周计数、GPS周内秒、GPS毫秒计数、同步标志、系统ID、卫星个数、Rsv保留字段、卫星号、信号个数、卫星概略距离的整毫秒数、卫星概略距离的毫秒余数、信号ID和信号精确伪距;MSG2数据还包括信号精确相位和信号载噪比;MSG3数据还包括信号精确相位;MSG4数据还包括信号载噪比;MSG5数据包括:GPS周计数、GPS周内秒、GPS毫秒计数、同步标志、系统ID、卫星个数、Rsv保留字段、卫星号、信号个数、信号ID和信号载噪比;同步标志字段为参考字段,比例因子为1;用于根据不同的取值对应当前时刻是否为最后一条;卫星概略距离的整毫秒数的比例因子为1ms,有效范围0ms~254ms;卫星概略距离的毫秒余数的比例因子为2
‑
10
ms,有效范围0ms~(1~2
‑
10
)ms;信号精确伪距的比例因子为2
‑
24
ms,有效范围
‑
(2
‑
10
~2
‑
24
) ms~(2
‑
10
~2
‑
24
)ms;信号精确相位的比例因子为2
‑
29
ms,有效范围
‑
(2
‑8~2
‑
29
)ms~(2
‑8~2
‑
29
)ms;信号载噪比的比例因子为1,有效范围0~63;系统ID用于根据不同的取值,对应于不同的导航系统;信号ID用于根据不同的取值,对应于某一导航系统中的不同的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北斗RDSS的差分数据播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
的计算当前观测量时刻的差分数据包长度,具体为根据组成的通信帧中通信数据的类型,具体计算对应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玲,李道坚,蒋云翔,王文艺,刘东昀,凌德智,刘勇,陈宇,易新钢,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金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