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化学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526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化学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其包括:外安装框架,其内部设有多个放置槽,各所述放置槽中均可拆卸的安装有电池组;定位架固座,横向设置在各所述放置槽的上下方,所述定位架固座能够对电池组上下端进行夹持固定;送风排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安装框架的一侧,所述送风排热组件能够将外部环境低温气流送入外安装框架中,并将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工作热流对外排送;缓冲棉,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所述缓冲棉能够直接接触在电池组工作不发热端;以及接触降温组件,与各所述定位架固座相对应设置,所述接触降温组件能够紧密贴靠在电池组表面,并在电池组长期高热工作中对其进行降温处理。热工作中对其进行降温处理。热工作中对其进行降温处理。

A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new energy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化学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储能设备
,具体是一种新能源电化学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技术得到普遍发展,其中新能源储能技术主要是针对电能的储存,储存的能量可以用做应急能源,主要包括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目前以锂电池和铅蓄电池为主,在耗电和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现有的电化学储能设备散热装置无法针对各电池组进行有效降温,使得设备连续放电或充电时易导致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尤其,多数设备仅通过环境排风手段进行降温,而电池组在持续放热中环境降温明显不足,导致电池组表面仍处于高热情况,安全性较低。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化学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化学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其包括:
[0005]外安装框架,其内部设有多个放置槽,各所述放置槽中均可拆卸的安装有电池组;
[0006]定位架固座,横向设置在各所述放置槽的上下方,所述定位架固座能够对电池组上下端进行夹持固定;
[0007]送风排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安装框架的一侧,所述送风排热组件能够将外部环境低温气流送入外安装框架中,并将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工作热流对外排送;
[0008]缓冲棉,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所述缓冲棉能够直接接触在电池组工作不发热端;以及
[0009]接触降温组件,与各所述定位架固座相对应设置,所述接触降温组件能够紧密贴靠在电池组表面,并在电池组长期高热工作中对其进行降温处理。
[0010]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架固座包括:
[0011]双向螺杆,可相对转动的横向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所述双向螺杆上通过螺纹啮合作用可相对滑动的对称设置有连接件;
[0012]支杆架,铰接在各所述连接件上;
[0013]顶升板,横向连接在所述支杆架的另一端;以及
[0014]支撑弹簧,为排列设置的多组,各所述支撑弹簧均连接在所述顶升板上,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接触降温组件相连接。
[001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送风排热组件包括:
[0016]外机体;
[0017]排风扇叶,可相对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外机体内;
[0018]滤网筒,竖直设置在所述外机体内位于进风口处,所述滤网筒能够对引入的环境气流进行灰尘过滤;
[0019]排送管,为排列设置的多个,各所述排送管均连通在所述外机体上,并对应分布排架在各放置槽处;
[0020]内流管,横向架设在所述外安装框架的上下两侧,并位于各所述放置槽处,所述内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排送管相连通,且所述内流管上开设有多个气孔;以及
[0021]负压管,横向架设在所述外安装框架的中部,并位于上下设置的电池组之间。
[0022]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负压管上排列设置有多个集流座,且所述负压管内可相对滑动的同轴设置有内管件,所述内管件的一端与外设气流泵相连通,所述内管件上对称连接有伸缩导杆,所述伸缩导杆的一端与所述外安装框架相连接;
[0023]且,所述内管件上设有多个与集流座相对应的通口。
[0024]进一步,作为优选,各所述通口与对应的所述集流座间距各不相等,使得当其中一个通口与集流座对应连通时,其余各所述通口均不连通。
[002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接触降温组件包括:
[0026]导热板;
[0027]环流内管,为排列设置的多个,所述环流内管横向埋设在所述导热板内,所述环流内管中设有冷却液;
[0028]微型液泵,连通在所述环流内管的一端;
[0029]导热管,横向连接在所述微型液泵的输出端,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环流内管相连通;以及
[0030]散热片,排列套设在所述导热管上。
[0031]进一步,作为优选,还包括:
[0032]第一流管、第二流管,分别与间隔设置的各所述环流内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流管与第二流管的一端能够与所述微型液泵相连通,并形成循环流道,且所述第一流管与第二流管上还通过分流管与外设供液罐相连接,以形成单向排道;
[0033]汇流管,连接在各所述环流内管的另一端,所述汇流管通过三通阀与所述第一流管、第二流管以及外设排管相连接。
[0034]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环流内管包括:
[0035]驻流管;
[0036]侧流管,横向排设在驻流管的上下两侧;
[0037]排送座,同轴设置在驻流管的一侧,所述排送座内可相对滑动的设置有内滑管,所述内滑管的一端密封滑动设置在所述驻流管上;
[0038]连接弹簧,对称连接在所述驻流管与内滑管之间;
[0039]内封件,同轴架设在所述排送座中,且所述侧流管的一端均连接在排送座的两侧位置;以及
[0040]内环件,同轴固定在所述排送座内,所述内滑管上套设有阻流件,所述阻流件能够与内环件相密封接触。
[0041]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驻流管外还套设有混流座,各所述侧流管均贯穿连通在混流座上。
[00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3]1、本专利技术中,既能够通过送风排热组件在电池组进行持续工作下进行环境热风排送,同时也能够通过接触降温组件直接对电池组表面工作热量进行吸收排送,散热效果好,能有效应对持续性高功率工作散热;
[0044]2、本专利技术中,负压管上设有多个集流座,在热风排送中能有效针对外安装框架的高热点,使得位于高热点处的热风流速高于其余点位,提高环境散热效率
[0045]3、本专利技术中,接触降温组件一方面能够在电池组进行低功率工作时通过循环流道进行排热降温,另一方面可通过环流内管外的外设供液罐所形成的单向排道在电池组进行高功率持续工作时进行高效排热降温,节约散热成本。
附图说明
[004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定位架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送风排热组件的一个存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负压管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接触降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流管、第二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环流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中:1外安装框架、2定位架固座、21双向螺杆、22支杆架、23顶升板、24支撑弹簧、3送风排热组件、31外机体、32滤网筒、33排风扇叶、34排送管、35内流管、4缓冲棉、5接触降温组件、51微型液泵、52导热管、53散热片、54第一流管、55第二流管、56汇流管、6负压管、61集流座、62内管件、63伸缩导杆、64通口、7环流内管、71驻流管、72侧流管、73排送座、74内滑管、75连接弹簧、76阻流件、77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化学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安装框架(1),其内部设有多个放置槽,各所述放置槽中均可拆卸的安装有电池组;定位架固座(2),横向设置在各所述放置槽的上下方,所述定位架固座(2)能够对电池组上下端进行夹持固定;送风排热组件(3),设置在所述外安装框架(1)的一侧,所述送风排热组件(3)能够将外部环境低温气流送入外安装框架(1)中,并将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工作热流对外排送;缓冲棉(4),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所述缓冲棉(4)能够直接接触在电池组工作不发热端;以及接触降温组件(5),与各所述定位架固座(2)相对应设置,所述接触降温组件(5)能够紧密贴靠在电池组表面,并在电池组长期高热工作中对其进行降温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化学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固座(2)包括:双向螺杆(21),可相对转动的横向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所述双向螺杆(21)上通过螺纹啮合作用可相对滑动的对称设置有连接件;支杆架(22),铰接在各所述连接件上;顶升板(23),横向连接在所述支杆架(22)的另一端;以及支撑弹簧(24),为排列设置的多组,各所述支撑弹簧(24)均连接在所述顶升板(23)上,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接触降温组件(5)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化学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排热组件(3)包括:外机体(31);排风扇叶(33),可相对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外机体(31)内;滤网筒(32),竖直设置在所述外机体(31)内位于进风口处,所述滤网筒(32)能够对引入的环境气流进行灰尘过滤;排送管(34),为排列设置的多个,各所述排送管(34)均连通在所述外机体(31)上,并对应分布排架在各放置槽处;内流管(35),横向架设在所述外安装框架(1)的上下两侧,并位于各所述放置槽处,所述内流管(35)的一端与所述排送管(34)相连通,且所述内流管(35)上开设有多个气孔;以及负压管(6),横向架设在所述外安装框架(1)的中部,并位于上下设置的电池组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化学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6)上排列设置有多个集流座(61),且所述负压管(6)内可相对滑动的同轴设置有内管件(62),所述内管件(62)的一端与外设气流泵相连通,所述内管件上对称连接有伸缩导杆(63),所述伸缩导杆(63)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蓉刘昱常营娜孙玉珍赵志远任芳芳姚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