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冷却及进出风的磁悬浮风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24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冷却及进出风的磁悬浮风机组,它包括柜体,在所述柜体内设有磁悬浮风机,在所述磁悬浮风机下方的柜体内设有散热器、冷却液箱和循环泵,所述散热器和冷却液箱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冷却液箱和循环泵通过管道相连,在所述磁悬浮风机一侧的柜体内设有变频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主机采用液冷+风冷方式,对变频器采用液冷方式,可回流利用,可以减少电机转子承受的轴向力,提高轴系稳定性。提高轴系稳定性。提高轴系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冷却及进出风的磁悬浮风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磁悬浮风机组,具体涉及一种优化冷却及风出风的磁悬浮风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磁悬浮风机通常设置有主机室和控制室,而在主机室和控制室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进行散热,会影响到主机以及放置在控制室内的各个元器件。另外,对主机进行散热时,部分磁悬浮风机主机采用液冷的方式进行降温,但是液冷结构较复杂,成本偏高;也有采用风冷的方式进行降温,但是主机散热时产生的热量常常会弥散在主机室内,造成主机室内温度偏高,且通常情况下主机的散热出口设置在控制室的顶部或一侧,因而在对主机进行散热时会使主机散出的热气流弥散在控制室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对主机采用液冷+风冷方式,对变频器采用液冷方式,可回流利用,可以减少电机转子承受的轴向力,提高轴系稳定性的磁悬浮风机组。
[0004]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改进冷却及进出风的磁悬浮风机组,它包括柜体,在所述柜体内设有磁悬浮风机,在所述磁悬浮风机下方的柜体内设有散热器、冷却液箱和循环泵,所述散热器和冷却液箱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冷却液箱和循环泵通过管道相连,在所述磁悬浮风机一侧的柜体内设有变频器,所述磁悬浮风机包括壳体和蜗壳,所述蜗壳设在壳体一端,在所述壳体另一端连通设有冷却风管,在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机转子,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冷却通道Ⅰ,在所述电机转子一端设有主叶轮、另一端设有辅助叶轮,所述主叶轮设在蜗壳侧的电机转子上,所述辅助叶轮设在冷却风管侧的电机转子上,所述循环泵分别通过管道与壳体的冷却通道Ⅰ和变频器的冷却通道Ⅱ相连,所述蜗壳与出风管道相连,在所述出风管道侧壁上设有防喘阀,所述防喘阀通过防喘回流管与柜体的进风区相连。
[0005]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风管的入口与柜体的进风区相连。
[0006]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道和防喘回流管设在柜体顶部外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设在进风区的进风口处。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柜体底部设有支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采用并联管道与壳体的冷却通道Ⅰ和变频器的冷却通道Ⅱ相连。
[0010]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技术整体结构设置合理,优化了风机进出风方式,除了在风机进风口设置主叶轮外,在背部设置辅助叶轮,利用风机本身的风压进行吸风,从进风区抽风冷却风机内部,不用额外设置风扇,另外辅助叶轮可以减少电机转子承受到的轴向力,有利于稳定轴系,循环泵采用并联管道与壳体的冷
却通道Ⅰ和变频器的冷却通道Ⅱ相连,同时对风机壳体及变频器进行冷却,优化冷却方式,对主机采用液冷+风冷方式,对变频器采用液冷方式,整体冷却效果好,散热器设在进风区的进风口处,风机主要进风经过散热器后进入蜗壳,在出风管道侧壁上设有防喘阀,防喘阀通过防喘回流管与柜体的进风区相连,出口压力高时,防喘阀启动将部分出风送到进风区,稳定风机出口压力,回流利用, 本装置运行平稳可靠,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侧面内部结构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内部结构图;
[0013]图3是图1中A

A向的剖视图;
[0014]图4是图2中B

B向的剖视图;
[0015]图5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改进冷却及进出风的磁悬浮风机组,它包括柜体1,在所述柜体1内设有磁悬浮风机2,在所述磁悬浮风机2下方的柜体1内设有散热器3、冷却液箱4和循环泵5,所述散热器3和冷却液箱4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冷却液箱4和循环泵5通过管道相连,在所述磁悬浮风机2一侧的柜体1内设有变频器6,所述磁悬浮风机2包括壳体7和蜗壳8,所述蜗壳8设在壳体7一端,在所述壳体7另一端连通设有冷却风管9,在所述壳体7内设有电机转子10,在所述壳体7上设有冷却通道Ⅰ,在所述电机转子10一端设有主叶轮11、另一端设有辅助叶轮12,所述主叶轮11设在蜗壳侧的电机转子10上,所述辅助叶轮12设在冷却风管侧的电机转子10上,所述循环泵5采用并联管道与壳体7的冷却通道Ⅰ和变频器6的冷却通道Ⅱ相连,所述蜗壳8与出风管道13相连,在所述出风管道13侧壁上设有防喘阀14,所述防喘阀14通过防喘回流管15与柜体1的进风区16相连,所述出风管道13和防喘回流管15设在柜体1顶部外侧,所述冷却风管9的入口17与柜体1的进风区16相连,所述散热器3设在进风区16的进风口处,在所述柜体1底部设有支脚18。
[0018]本技术整体结构设置合理,优化了风机进出风方式,除了在风机进风口设置主叶轮外,在背部设置辅助叶轮,利用风机本身的风压进行吸风,从进风区抽风冷却风机内部,不用额外设置风扇,另外辅助叶轮可以减少电机转子承受到的轴向力,有利于稳定轴系,循环泵采用并联管道与壳体的冷却通道Ⅰ和变频器的冷却通道Ⅱ相连,同时对风机壳体及变频器进行冷却,优化冷却方式,对主机采用液冷+风冷方式,对变频器采用液冷方式,整体冷却效果好,散热器设在进风区的进风口处,风机主要进风经过散热器后进入蜗壳,在出风管道侧壁上设有防喘阀,防喘阀通过防喘回流管与柜体的进风区相连,出口压力高时,防喘阀启动将部分出风送到进风区,稳定风机出口压力,回流利用, 本装置运行平稳可靠,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
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冷却及进出风的磁悬浮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柜体(1),在所述柜体(1)内设有磁悬浮风机(2),在所述磁悬浮风机(2)下方的柜体(1)内设有散热器(3)、冷却液箱(4)和循环泵(5),所述散热器(3)和冷却液箱(4)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冷却液箱(4)和循环泵(5)通过管道相连,在所述磁悬浮风机(2)一侧的柜体(1)内设有变频器(6),所述磁悬浮风机(2)包括壳体(7)和蜗壳(8),所述蜗壳(8)设在壳体(7)一端,在所述壳体(7)另一端连通设有冷却风管(9),在所述壳体(7)内设有电机转子(10),在所述壳体(7)上设有冷却通道Ⅰ,在所述电机转子(10)一端设有主叶轮(11)、另一端设有辅助叶轮(12),所述主叶轮(11)设在蜗壳侧的电机转子(10)上,所述辅助叶轮(12)设在冷却风管侧的电机转子(10)上,所述循环泵(5)分别通过管道与壳体(7)的冷却通道Ⅰ和变频器(6)的冷却通道Ⅱ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敏涛陈军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讯智捷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