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521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防护装置包括胶合板、若干拉杆和若干工字钢,各工字钢均固设于胶合板的底面,各工字钢均具有第一翼板、腹板和第二翼板,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相对设置且通过腹板连接,胶合板通过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承托,拉杆穿设于腹板和胶合板,拉杆与腹板之间通过拉杆的第一端部固定,拉杆的第二端部固定于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支架朝向路面的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胶合板能减轻结构自重且加工方便;此外,通过各工字钢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承托胶合板,以及通过各拉杆将各工字钢的腹板与胶合板紧固,以形成防护体系,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充分利用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现场材料,以减少施工准备时间。工准备时间。工准备时间。

A protective devic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cross road cast-in-place box girder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现浇箱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应用于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安全设施。然而,目前传统应用于跨路浇箱梁施工的防护安全设施主要是采用整体化式防护棚,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114059825A)公开的一种有限净空下跨大流量道路防护棚的构造,此种防护结构包括混凝土扩大基础、钢管桩、型钢垫梁、分配梁及密目网等部件,需提前准备好相应材料,通过焊接、固定等搭设方式形成整体式防护棚以满足施工安全及通车能力。由于此种防护结构的部件较多,导致该跨路施工防护棚存在施工准备周期长、材料耗费多、搭设过程繁琐等问题,即采用常规跨路施工防护棚在人员设备、材料及经济投入方面都会相对较多。同时,此种防护棚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多次反复封闭道路才能完成施工,对现有通行道路的占用时间较长而影响通车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用于跨路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其通过附着在跨路现浇箱梁支架上进行兜底防护,大大地减少了前期材料准备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搭设时间,减少人员、设备材料的投入,经济效益明显;同时,安装过程费时较短。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跨路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其能够大大地减少了前期材料准备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搭设时间,减少人员、设备材料的投入,经济效益明显;同时,采用封闭半幅行车道进行该兜底防护的安装有效减弱了对现有通行道路的占用时间,社会效益明显。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包括胶合板、若干拉杆和若干工字钢,各所述工字钢均固设于所述胶合板的底面,各所述工字钢均具有第一翼板、腹板和第二翼板,所述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腹板连接,所述胶合板通过所述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承托,所述拉杆穿设于所述腹板和胶合板,所述拉杆与腹板之间通过所述拉杆的第一端部固定,所述拉杆的第二端部固定于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支架朝向路面的端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位于腹板的下端的端部套设有将拉杆与腹板锁紧的第一紧固件。
[0008]进一步地,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支架上具有下弦杆,所述拉杆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下弦杆并通过第二紧固件紧固在所述下弦杆上。
[0009]进一步地,相邻的两工字钢相互紧挨。
[0010]进一步地,相邻的两工字钢间隔均匀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胶合板与各工字钢之间固设有若干螺纹钢筋,各所述螺纹钢筋与各所述工字钢垂直设置。
[0012]进一步地,相邻的螺纹钢筋相互紧挨。
[0013]进一步地,相邻的螺纹钢筋间隔均匀设置。
[0014]进一步地,各腹板的相对两端部均设置有将腹板与胶合板拉紧的所述拉杆。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6]一种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S1:按照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支架的设计形式加工成不同尺寸的胶合板;
[0018]S2:将各螺纹钢筋沿着与各工字钢的垂直方向按顺序依次焊接在各所述第一翼板和各所述第二翼板朝向所述胶合板的平面上;
[0019]S3:在各所述腹板两端部的中心位置均钻第一通孔,且各所述第一通孔面向所述胶合板,所述胶合板上对应各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钻第二通孔;
[0020]S4:将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适配的所述拉杆自所述腹板的底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过第一固定螺母套设在所述拉杆位于所述腹板的下端的端部并锁紧,以形成兜底防护装置;
[0021]S5:将所述兜底防护装置使用可升降式作业台车进行升降作业施工,将所述拉杆从所述第二通孔穿出的一端穿过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支架上朝向路面的下弦杆,通过第二固定螺母套设在所述拉杆从所述下弦杆穿出的端部并锁紧,以形成用于防护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附着式兜底防护装置;
[0022]S6:在施工S5步骤时,采用封闭半幅行车道进行S4步骤形成的防护装置的安装,待在封闭的半幅行车道安装完毕S4步骤形成的兜底防护之后,解除该封闭的半幅行车道,在该行车道的另一半幅行车道采取封闭,继续施工S4步骤形成的防护装置的安装。
[0023]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1、本专利技术的防护装置采用胶合板能减轻结构自重且加工方便;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防护装置通过各工字钢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承托胶合板,以及通过各拉杆将各工字钢的腹板与胶合板紧固,以形成防护体系,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充分利用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现场材料,以减少施工准备时间;相比于传统的整体式防护棚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且易操作,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搭设时间,减少人员、设备材料的投入,经济效益明显;同时安装过程费时较短。
[0025]2、本专利技术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采用封闭半幅行车道进行本专利技术的防护装置的安装,也即,本专利技术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在行车道的左右半幅各封闭一次就能将本专利技术的防护装置安装完毕,而传统整体式防护棚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多次封闭车道,占用现有行车道路的时间较长。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减弱了对现有通行道路的占用时间,社会效益明显。
[0026]3、由于本专利技术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防护装置,因此本专利技术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还能够减少了前期材料准备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搭设时间,减少人员、设备材料的投入,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护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涉及工字钢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护装置应用在跨路现浇箱梁施工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0、胶合板;20、工字钢;201、腹板;202、第一翼板;203、第二翼板;30、拉杆;31、第一紧固件;32、第二紧固件;40、螺纹钢筋;50、支架;501、下弦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优先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合板、若干拉杆和若干工字钢,各所述工字钢均固定于所述胶合板的底面,各所述工字钢均具有第一翼板、腹板和第二翼板,所述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腹板连接,所述胶合板通过所述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承托,所述拉杆穿设于所述腹板和胶合板,所述拉杆与腹板之间通过所述拉杆的第一端部固定,所述拉杆的第二端部固定于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支架朝向路面的端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位于腹板的下端的端部套设有将拉杆与腹板锁紧的第一紧固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支架上具有下弦杆,所述拉杆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下弦杆并通过第二紧固件紧固在所述下弦杆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工字钢相互紧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工字钢间隔均匀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板与各工字钢之间固设有若干螺纹钢筋,各所述螺纹钢筋与各所述工字钢垂直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螺纹钢筋相互紧挨。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跨路现浇箱梁施工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螺纹钢筋间隔均匀设置。9.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国城梁超贤严春明吴琦周玉坤朱云辉叶浩杨琳
申请(专利权)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