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挂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施工挂篮。
技术介绍
[0002]挂篮施工由于不需要架设支架,是大跨度连续梁工程、连续钢构桥跨越交通线工程和河流施工中的主要用具。
[0003]现有挂篮吊挂系统包括多条吊带,各吊带上端吊挂在前横梁上,下端分别连接顶模组件或底模组件。浇筑施工时,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通过底模的吊带和顶模的吊带作用于前横梁,然后作用于挂篮架体上。
[0004]由于底模需承受底板及侧板混凝土,其重量远大于顶模所承受的混凝土的重量,因此底模吊带的变形会大于顶模吊带,因此,使得顶模与底模之间的相对距离增加,从而改变了桥梁截面的尺寸,降低了施工质量,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施工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挂篮,顶模组件和底模组件在浇筑后的位置不变,桥梁截面尺寸及位置不变,保证了施工质量。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施工挂篮,包括:
[0008]横梁,悬设在待施工桥段的上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挂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悬设在待施工桥段的上方;底模组件(2),被配置为支撑所述待施工桥段的底面浇筑模板;顶模组件(3);被配置为支撑所述待施工桥段的顶面浇筑模板;悬吊组件(4),包括第一吊挂件(41)和第二吊挂件(42),所述第一吊挂件(41)和所述第二吊挂件(42)均至少设有两个,其中,所述第一吊挂件(41)包括第一垫块(411)、第一压抵件(412)和第一吊带(413),所述第一垫块(411)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横梁(1)上,所述第一压抵件(412)压抵在所述第一垫块(4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吊带(41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压抵件(412)相连,下端与所述底模组件(2)相连;所述第二吊挂件(42)包括第二垫块(421)、第二压抵件和第二吊带(423),所述第二垫块(421)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横梁(1)上,所述第二压抵件压抵在所述第二垫块(4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吊带(42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压抵件相连,下端与所述顶模组件(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抵件(412)包括第一螺栓(4121)和第一螺母(4122),所述第一螺栓(4121)穿过所述第一吊带(413)与所述第一螺母(4122)相连;和/或,所述第二压抵件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吊带(423)与所述第二螺母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抵件(412)还包括第一缓冲板(4123),所述第一螺栓(4121)和第一螺母(4122)均压抵在所述第一缓冲板(4123)的一侧,所述第一缓冲板(4123)的另一侧贴设在所述第一垫块(411)的上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压抵件还包括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均压抵在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缓冲板的另一侧贴设在所述第二垫块(421)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块(4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吊带(41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压抵件(412)相连;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丹丹,孙九春,吴文平,葛智平,曹虹,王悦,
申请(专利权)人: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