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溶胀的湿性粘合人工硬脊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5091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高分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溶胀的湿性粘合人工硬脊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带有双键的细菌纤维素膜;S2.将丙烯酸、明胶、丙烯酸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ti swelling wet adhesive artificial spinal dura m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溶胀的湿性粘合人工硬脊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高分子
,具体涉及一种抗溶胀的湿性粘合人工硬脊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硬脊膜缺损是脊柱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由硬脊膜缺损导致脑脊液漏,引起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为10.8%。且硬脊膜缺损往往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感染风险增大、住院时间增加等,给患者本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及时、有效的硬脊膜修复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硬脊膜损伤的生理修复为纤维瘢痕愈合,但是对于缺损范围较大,参照国内学者制定的硬膜缺损分度,在四度以上的,通常需要补片结合缝线等手段处理。传统通过针线缝合,具有费用少的优势,但学习曲线长、缝合难度高、缝合率低、脑脊液漏再发率高的缺点。自体筋膜、胶原制品等,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但存在损伤其它部位、需要缝合、在湿性环境下成胶困难、降解速率快等不足之处。目前报道的大部分组织密封剂存在湿性条件下受到界面水的干扰导致粘附力下降、粘附持久性不足和吸水膨胀过大导致压迫神经根的缺点。因此,开发一种在湿性环境下实现强粘附和抗溶胀性能的材料用于硬脊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溶胀的湿性粘合人工硬脊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带有双键的细菌纤维素膜;S2.将丙烯酸、明胶、丙烯酸

N

琥珀酰亚胺酯、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以及光引发剂,混合均匀,将混合液浇筑在步骤S1得到的带有双键的细菌纤维素膜的上表面,在紫外光引发的条件下,反应10~20min,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溶胀的湿性粘合人工硬脊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带有双键的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过程包括:将细菌纤维素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置于乙醇溶液,加入乙酸和硅烷偶联剂,搅拌20~30min,再在60~80℃下,反应2~4h,即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溶胀的湿性粘合人工硬脊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硅烷偶联剂包括但不限于KH

570、A

151和A

17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溶胀的湿性粘合人工硬脊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慧勇吴丁财王鹏蔡兆鹏唐友臣谢中瑜梁志黄汉文黄春花卢焰李贺周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