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勇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电池使用中发生热失控现象的安全装置与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506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电池使用中发生热失控现象的安全装置与结构,包括接触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接触组件包括第一接触板,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连接导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接触板的下表面中部旋转咬合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导体为两片热膨胀系数不同的导体材料压合而成的导体;本装置装配完成后,无论是从哪个方向传导而来的热量,当传导至本装置内的温度达到某一设定的安全温度限值时,连接导体因为热膨胀系数开始变性,当突破设定的某一极限温度时,连接导体的两端发生位置变动,与第二接触板瞬间分离,本装置成为绝缘体,达到在温度过高时自动断开通路的目的,避免电池发生爆炸导致引起火灾,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电池使用中发生热失控现象的安全装置与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装置与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电池使用中发生热失控现象的安全装置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热失控事故的触发原因有很多种,根据触发的特征,可以分为机械滥用触发、电滥用触发和热滥用触发三种方式,这三种触发方式之间相互关联,机械滥用一般会引起电池隔膜的变形或破裂,导致电池内部正负极直接接触短路,而电滥用下,焦耳热等产热增加,引起电池温度上升,发展为热滥用,进一步触发电池内部的链式产热副反应,最终导致电池热失控发生,电池热失控都是由于电池的生热速率远高于散热速率,且热量大量累积而未及时散发出去所引起的,从本质上而言,“热失控”是一个能量正反馈循环过程,升高的温度会导致系统变热,系统变热后温度升高,又反过来让系统变得更热,产生高温和大量气体,电池发生燃烧爆炸,目前的防止电池使用中发生热失控现象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0003]目前的电池(及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高热情况下,电池不能实现自动断开通路,导致电池易发生爆炸并易引起火灾;
[0004]为此,提出一种防止电池使用中发生热失控现象的安全装置与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防止电池使用中发生热失控现象的安全装置与结构,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电池使用中发生热失控现象的安全装置与结构,包括接触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接触组件包括第一接触板,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连接导体和连接件;
[0007]所述第一接触板的下表面中部旋转咬合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导体为两片热膨胀系数不同的导体材料压合而成的导体,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贯穿连接导体的外侧壁且与连接块的底部旋转咬合连接,连接块为导体材料,连接件为导体材料或绝缘材料,本装置装配完成后,无论是从哪个方向传导而来的热量,当传导至本装置内的温度达到某一设定的安全温度限值时,连接导体因为热膨胀系数开始变性,当突破设定的某一极限温度时,连接导体的两端发生位置变动,与第二接触板瞬间分离,本装置成为绝缘体,可以自动断开通路,避免电池发生爆炸导致引起火灾,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接触组件还包括第二接触板、A接触面、B接触面、环状壳体和腔体,所述环状壳体为具有一定支撑力的绝缘材料,所述环状壳体的内侧壁顶部旋转咬合连接有第一接触板,第一接触板为导体材料,可传导电流。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环状壳体的内侧壁底部旋转咬合连接有第二接触板,第二接触板为导体材料,可传导电流。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板的上表面设有A接触面,便于借
助A接触面与上端的电池或者导体接触。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接触板的下表面设有B接触面,便于借助B接触面与下端的电池或者导体接触。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环状壳体的内部设有腔体,腔体可空置,又可注入高度化学稳定性气体,或甘油等非导电液体。
[0013]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装配完成后,连接导体的两端与第二接触板贴合并紧接触,处于电接触状态,本装置整体处于电导通状态,无论是从哪个方向传导而来的热量,当传导至本装置内的温度达到某一设定的安全温度限值时,连接导体因为热膨胀系数开始变性,当突破设定的某一极限温度时,连接导体的两端发生位置变动,与第二接触板瞬间分离,本装置成为绝缘体,当温度逐渐低于设定的安全温度限值时,连接导体的两端发生位置变动,与第二接触板接触,连接导体与第二接触板恢复接触状态,此时本装置整体再次恢复至电导通状态,达到在温度过高时自动断开通路的目的,避免电池发生爆炸导致引起火灾,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0014]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连接导体受热弹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环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接触板和A接触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0、接触组件;11、第一接触板;12、第二接触板;13、A接触面;14、B接触面;15、环状壳体;16、腔体;20、连接组件;21、连接块;22、连接导体;2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电池使用中发生热失控现象的安全装置与结构,包括接触组件10和连接组件20,接触组件10包括第一接触板11,连接组件20包括连接块21、连接导体22和连接件23;
[0024]第一接触板11的下表面中部旋转咬合连接有连接块21,连接导体22为两片热膨胀系数不同的导体材料压合而成的导体,连接件23的一端贯穿连接导体22的外侧壁且与连接
块21的底部旋转咬合连接,连接块21为导体材料,连接件23为导体材料或绝缘材料,本装置装配完成后,连接导体22的两端与第二接触板12贴合并紧接触,处于电接触状态,本装置整体处于电导通状态,无论是从哪个方向传导而来的热量,当传导至本装置内的温度达到某一设定的安全温度限值时,连接导体22因为热膨胀系数开始变性,当突破设定的某一极限温度时,连接导体22的两端发生位置变动,与第二接触板12瞬间分离,本装置成为绝缘体,当温度逐渐低于设定的安全温度限值时,连接导体22的两端发生位置变动,与第二接触板12接触,连接导体22与第二接触板12恢复接触状态,此时本装置整体再次恢复至电导通状态,达到在温度过高时自动断开通路的目的,避免电池发生爆炸导致引起火灾,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接触组件10还包括第二接触板12、A接触面13、B接触面14、环状壳体15和腔体16,环状壳体15为具有一定支撑力的绝缘材料,环状壳体15的内侧壁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电池使用中发生热失控现象的安全装置与结构,包括接触组件(10)和连接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组件(10)包括第一接触板(11),所述连接组件(20)包括连接块(21)、连接导体(22)和连接件(23);所述第一接触板(11)的下表面中部旋转咬合连接有连接块(21),所述连接导体(22)为两片热膨胀系数不同的导体,所述连接件(23)的一端贯穿连接导体(22)的外侧壁且与连接块(21)的底部旋转咬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池使用中发生热失控现象的安全装置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组件(10)还包括第二接触板(12)、A接触面(13)、B接触面(14)、环状壳体(15)和腔体(16),所述环状壳体(15)为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勇
申请(专利权)人:谢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