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微气泡制备烯烃共聚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烯烃共聚物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在聚合体系中引入烯烃单体和/或共聚单体和/或惰性气体的微气泡从而制备分子量分布和密度可调节的烯烃共聚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烯烃材料是目前用途最广泛、产量最大的一类高分子材料,通常是指由乙烯与丙烯和α
‑
烯烃及某些环烯烃均聚或共聚而得到的一类树脂材料。随着烯烃共聚物中α
‑
烯烃含量的提高,材料的性能从聚烯烃塑料向聚烯烃弹性体(POE)转变,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鞋材、电线、电缆、包装、密封件等领域。
[0003]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是影响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的重要因素,而制备宽峰或双峰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能够有效改善聚合物加工性能,这在聚烯烃树脂领域已广泛研究。宽峰或双峰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较分子量分布窄的聚合物而言,既保留高分子量部分优异的机械性能,又拥有小分子量部分独特的加工性能,使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之间得到良好的平衡。中国专利CN201610041319.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微气泡制备烯烃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烯烃单体、共聚单体、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或惰性气体在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其中,进行聚合反应的装置具有微气泡发生器,至少一种烯烃单体、共聚单体、惰性气体通过微气泡发生器以微气泡的形式参与反应;所述方法制备的烯烃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为2~80,密度范围为0.86~0.97g/cm3;根据目标烯烃共聚物所需的分子量分布和密度,在制备过程中,根据对应关系,通过改变微气泡的气体种类或调节微气泡的各气体比例得到所需的烯烃共聚物;所述对应关系为:仅选择烯烃单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参与聚合反应时,能够制备分子量分布为2~10,且密度为0.90~0.97g/cm3的烯烃共聚物;仅选择共聚单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参与聚合反应时,能够制备分子量分布为2~20,且密度为0.86~0.90g/cm3的烯烃共聚物;仅选择惰性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辅助聚合反应时,能够制备分子量分布为20~80的烯烃共聚物;选择烯烃单体和共聚单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共同参与聚合反应时,能够制备分子量分布为2~10,且密度为0.86~0.97g/cm3的烯烃共聚物;选择烯烃单体和惰性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共同参与聚合反应时,能够制备分子量分布为10~80的烯烃共聚物;选择共聚单体和惰性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共同参与聚合反应时,能够制备分子量分布为20~80,且密度为0.86~0.90g/cm3的烯烃共聚物;选择烯烃单体、共聚单体和惰性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共同参与聚合反应时,能够制备分子量分布为2~80,且密度为0.86~0.97g/cm3的烯烃共聚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过程中,根据对应关系,不改变聚合反应的装置和其他反应条件,仅通过改变微气泡的气体种类或调节微气泡的各气体比例得到所需的烯烃共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单体为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戊烯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历伟,严翔,叶姝瑶,王靖岱,帅云,黄正梁,阳永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