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锁定的医疗外科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7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可锁定的医疗外科器具,包括本体、夹制机构、限位圈、控锁元件、导块,本体具有一往外延伸的长管,本体的一侧有供手部握持的第一柄体及第二柄体,第二柄体的一支臂为止动臂,止动臂带有数卡齿;限位圈呈封闭环形,其内部被分隔成上死点、下死点两个区域;控锁元件具有一短臂,短臂末端设有一滚轴,滚轴于限位圈内转动滑移;导块的一端枢接于本体内而可自由转动,另一端则带有棘爪,棘爪可活动地与卡齿啮合,滚轴活动顶抵在导块上,推动导块转动,使棘爪与卡齿形成相互啮合卡制或相互脱离的状态,从而实现第二柄体被锁定停止或被解锁而自由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单一操作模式即达到使夹制机构在开、闭状态下保持锁定或解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具有夹制机构的医疗器械,尤指一种通 过简单操作可有效锁定的外科器具。
技术介绍
医疗外科上经常使用具有镊、夹、剪功能的外科专用器具,深入患部进行剪、钳的动作,比如5626608号美国专利技术专利即是一具有长管夹制机构的 外科专用器具。该专利技术具有一枪形本体,通过一可活动握柄的开、合,控制 一内杆形成水平进、退动作,内杆通过连杆机构与两夹臂连接,从而控制两 夹臂形成开、合动作,达到夹制目的。为保持两夹臂能够在特定夹制角度下保持不动,设计利用一压钮,压钮 旋转时,其下侧的齿面啮合在可活动握柄相应的齿面上,通过此啮合结构形 成卡止效果,再配合滑动钮,使其抵住压钮顶缘使握柄不会移动,从而保持 两夹臂锁定在设定的角度。上述锁定构造虽然简单,但是操作费事。因为一次按压压钮进行卡制握 柄的动作,并不足以使夹制机构维持在锁定状态,需另行启动该滑动钮以顶 持压钮,阻止压钮退位。也就是说两夹臂开或合状态的操作,必须通过双重 的动作才能完成,这样的双重锁定动作,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增加了操作时间, 占据了手部可以运用的空间;外科手术需要同步操作的器械相当多,医师每 一手部的动作都有其必须完成的步骤,在分秒必争的手术过程中,手部多-一 道执行器械的动作,更容易造成失误;若一时忘了将滑动钮关上容易导致压 钮锁定力量不足,使握柄滑动而牵动夹臂动作,造成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失误, 执行两次锁定动作也会影响手术应变速度以及手指操作的灵敏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锁定的医疗外科器具, 其结构简单,通过单一操作模式,即可完成开、合夹制状态的锁定与解锁, 锁定状态及解锁状态的操控动作都简便、明快、确实。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锁定的医疗外科器具,包括本体、夹制机构,本体具有一往外延 伸的长管,夹制机构具有两夹臂,本体的一侧有供手部握持的第一柄体及与 之对应的第二柄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柄体具有两支臂,其中一支臂为活动枢设于本体内的触动臂,该触动臂的顶部用以驱动所述夹制机构,另一支臂为一止动臂,该止动臂带有 多个卡齿;一限位圈,该限位圈为封闭环形,其内部具有一止部,该止部将限位圈 分隔成一上死点区域及一下死点区域;一控锁元件,具有一压把,压把上固接有一短臂,该短臂与所述本体呈 滑动配合,该短臂末端带有滚轴,滚轴设置于所述限位圈内,所述压把外露 于本体,以供手部操控;一导块,布置在本体内并靠近于所述控锁元件,该导块的一端枢接于本 体内而可自由转动,该导块的另一端设有棘爪,棘爪由一排起限位作用的齿 牙构成,该棘爪可活动与所述卡齿啮合,该导块的前侧面活动抵顶在所述滚 轴上,滚轴推抵导块使导块旋转;从而带动导块端部的棘爪与卡齿形成啮合 卡制状态或相互脱离状态,导致所述第二柄体被锁定停止或解锁自由活动。所述本体包含一枪形的基体及一用于覆盖该基体的壳体,基体的外边侧 有突起的柱销,所述短臂上有一用于容纳柱销的长孔,柱销穿置在该长孔中,短臂凭借 该长孔而能沿柱销滑移,从而与本体呈滑动配合。所述夹制机构包含一内杆、两短杆、两夹臂,内杆伸出长管的末端后与 两短杆的一端枢接,两短杆的另一端分别接与两夹臂枢接,两夹臂彼此交叉 叠合处通过转轴枢接在末管上,末管固定焊接于所述长管的末端。所述限位 圈中与上、下死点区域对应的内侧面是圆弧面,以供滚轴顺畅滑动。所述控 锁元件的压把为弧形体。所述导块呈弯曲的蛇形形状。所述本体内临近于导 块的位置,设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力压抵于所述导块,迫 使所述导块的卡齿与棘爪啮合。所述弹性元件为一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 一端抵靠于本体的突肋上,另一端靠抵于导块的后侧面。所述止部位于限位 圈内的中段。所述限位圈是以凸条围成的呈心形的封闭环,所述止部由限位 圈中央的突起构成,相邻于止部两侧的下、上位置分别为下死点与上死点。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如下积极有益效果一、 本专利技术的特色在于采用心形的限位圈,限位圈为封闭环状、其内设 有一止部,止部将限位圈分隔成上死点区及下死点区,通过按压控锁元件这 个单一动作,便能使该控锁元件循限位圈运行,位移至上死点或下死点处定 位,通过改换控锁元件所在的死点区,完成顶推导块远离第二柄体或啮合于第二柄体,从而实现操控第二柄体呈活动的解锁状态或停止的锁定状态;因此本专利技术仅执行单一按压动作,无论夹制机构处于开或闭的状态,都可完到 锁定或是解除锁定,相当省事简便,操作更具人性化,手部有充分空间与时 间应变其它可能情况,在手术过程中更能发挥灵敏性,让外科手述进行格外放心、安心。二、 本专利技术无须复杂的元件设置,通过在限位圈内设置控锁元件的滚轴, 实现锁定与解锁的操控,限位圈通过止部的分隔形成上、下死点区,控锁元 件的滚轴无论位于上、下死点区,都能可靠保持夹制机构的状态,效果明确 可靠并且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元件分解图。图3是图1中拿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夹制机构放大平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锁定保持状态的平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另一锁定保持状态的平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解除锁定状态的平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本体 12柱销 22末管 31触动臂 41止部 51压把 60导块具体实施例方式10基体13壳体 23短杆 32止动臂 42下死点 52短臂 61棘爪11夹柄16长管 24夹臂321卡齿 43上死点 521长孔 62枢部14夹柄20夹制机构30第二柄体 40限位圈 50控锁元件 53滚轴 63弹性元件21内杆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可锁定的医疗外科器具,如图1所示,其本体100呈枪形, 本体100的一端具有外伸的长管16,本体100具有第一柄体及第二柄体30。请参照图2、图3,本体100包含一枪形的基体10及一用来覆盖基体l0 的壳体13,基体10与壳体13均在相对侧形成一供手指穿伸呈环状的夹柄11、 14,两夹柄ll、 14对应靠合后形成第一柄体,基体10上有一突起的柱销12, 柱销12临近于夹柄11的外边侧,长管16 —端固定于基体10,另一端则朝外 笔直延伸出。夹制机构20的结构如图1、图2、图4所示,夹制机构20包含一安装于 长管16内部的内杆21,两短杆23、两夹臂24,其中内杆21伸出长管16的 末端与两短杆23的一端枢接,两短杆23的另一端则分别与两夹臂24的端头 枢接。两夹臂24在彼此交叉叠合处通过转轴枢接在末管22上,末管22是固 定焊接于长管16末端,因内杆21连接两短杆23,内杆21的位移驱动两短杆 23,两短杆23带动两夹臂24动作,两夹臂24以其枢接于末管22的转轴处 为支点呈开或闭状态。请参照图2、图3,第二柄体30具有一环状体以供手指穿伸、握持,另 一侧形成两支臂,其中一支臂为触动臂31,另一支臂为止动臂32,触动臂31 可自由转动地设置于基体10上,触动臂31的顶侧与置于长管16的内杆21 一端活动连接,握压第一、二柄体时,便可拉动内杆21在长管16内位移,令夹制机构20的两夹臂24动作,止动臂32的内侧面具有棘齿状的卡齿321。 限位圈40连接于基体10的内面,并靠近于止动臂32,限位圈40是呈心 形的封闭环,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锁定的医疗外科器具,包括本体、夹制机构,本体具有一往外延伸的长管,夹制机构具有两夹臂,本体的一侧有供手部握持的第一柄体及与之对应的第二柄体;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柄体具有两支臂,其中一支臂为活动枢设于本体内的触动臂,该触动臂的顶部用以驱动所述夹制机构,另一支臂为一止动臂,该止动臂带有多个卡齿;    一限位圈,该限位圈为封闭环形,其内部具有一止部,该止部将限位圈分隔成一上死点区域及一下死点区域;    一控锁元件,具有一压把,压把上固接有一短臂,该短臂与所述本体呈滑动配合,该短臂末端带有滚轴,滚轴设置于所述限位圈内,所述压把外露于本体,以供手部操控;    一导块,布置在本体内并靠近于所述控锁元件,该导块的一端枢接于本体内而可自由转动,该导块的另一端设有棘爪,该棘爪可活动与所述卡齿啮合,该导块的前侧面活动抵顶在所述滚轴上,滚轴推抵导块使导块旋转;从而带动导块端部的棘爪与卡齿形成啮合卡制状态或相互脱离状态,导致所述第二柄体被锁定停止或解锁自由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兆埙
申请(专利权)人:镱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