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运启宏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肥车间返料融熔槽转轴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4609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肥车间返料融熔槽转轴修复方法,通过经轴承座安装孔位安装的上半托瓦、下半托瓦将待修复转轴固定在原来的位置,联接传动轴,对待修复转轴的磨损部位补焊后,使待修复转轴在原位转动,利用车床小刀架,进行车削修复;所述的上半托瓦、下半托瓦均采用滚动托瓦,包括呈半圆环状的框架、安装在框架上的滚动轴承,以及安装在滚动轴承与框架之间的轴承内圈间隔套,所述滚动轴承包括内圈、通过保持架套设在内圈外的外圈、以及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内圈、外圈上常制出凹槽,用于限制滚动体轴向移动,并降低滚动体与外圈和内圈之间的接触应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修复方法不仅节约了修复费用,同时在可以在一周内快速恢复生产。恢复生产。恢复生产。

A method for repairing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return melting tank in the compound fertilizer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肥车间返料融熔槽转轴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肥车间返料融熔槽转轴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复合肥车间返料融熔槽,位于高塔102米的位置,是复合肥造粒的重要设备之一,整体尺寸为9015*2290*2315,主要由槽体和两根传动轴组成,单根传动轴重约10吨。2017年3月27日由于传动轴的轴承损坏,造成轴颈部位磨损,磨损严重部位达到了30mm,至使该设备无法继续运行,拆检后发现,两根轴的轴承台阶有三处出现较严重的磨损,厄需研究一种有利于快速恢复生产的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肥车间返料融熔槽转轴修复方法,不仅能在短周期内修复,快速恢复生产,而且能节约大量的人力。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肥车间返料融熔槽转轴修复方法,通过经轴承座安装孔位安装的上半托瓦、下半托瓦将待修复转轴固定在原来的位置,联接传动轴,对待修复转轴的磨损部位补焊后,使待修复转轴在原位转动,利用车床小刀架,进行车削修复;所述的上半托瓦、下半托瓦均采用滚动托瓦,包括呈半圆环状的框架、安装在框架上的滚动轴承,以及安装在滚动轴承与框架之间的轴承内圈间隔套,所述滚动轴承包括内圈、通过保持架套设在内圈外的外圈、以及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内圈、外圈上常制出凹槽,用于限制滚动体轴向移动,并降低滚动体与外圈和内圈之间的接触应力。
[0005]进一步地,利用轴承座安装孔位固定上半托瓦和下半托瓦,利用上半托瓦、下半托瓦将待修复转轴没有磨损的部位进行固定,并在上半托瓦、下半托瓦上部的注油孔处加注润滑油。
[0006]进一步地,对待修复轴承的磨损部位进行补焊时,在传动轴内通冷却水,以防止产生焊接变形。
[0007]进一步地,车床小刀架通过支座固定在待修复轴承的磨损部位的侧面,将车刀刀尖调整至转轴的水平中心平面处,开启设备,对待修复外圆进行车削,修复至尺寸后,将该处轴承安装到位,进行下一个外圆的修复。
[0008]进一步地,滚动轴承的内径d=40mm,外径D=90mm,宽度B=23mm,动态负荷C0=40.5,静态负荷C0r=24,重量(Kg)=0.63。
[0009]本专利技术的修复方法不仅节约了修复费用,同时在可以在一周内快速恢复生产。
附图说明
[001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滚动托瓦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0012]图3为滚动托瓦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0013]图4为图3中I的放大图;图中:1

框架;2

滚动轴承;3

轴承内圈间隔套;4

待修复转轴。
[0014]图5为第一阶段的修复状态示意图。
[0015]图6为第二阶段的修复状态示意图。
[0016]图7为第三阶段的修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肥车间返料融熔槽转轴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轴承座安装孔位固定上半托瓦和下半托瓦,利用上半托瓦、下半托瓦将待修复转轴没有磨损的部位进行固定,并在上半托瓦、下半托瓦上部的注油孔处加注润滑油;(2)联接传动轴,对待修复转轴的磨损部位进行补焊处理,得到三个待修复外圆;值得注意的是,对待修复轴承的磨损部位进行补焊时,需在传动轴内通冷却水,以防止产生焊接变形;(3)将车床小刀架通过支座固定在待修复轴承的磨损部位的侧面,将车刀刀尖调整至待修复转轴的水平中心面位置,开启设备,使待修复转轴在原位转动,对待修复外圆进行车削,修复至尺寸后,将该处轴承安装到位,进行下一个外圆的修复。
[0019]如图1所述,所述的上半托瓦、下半托瓦均采用滚动托瓦B,包括呈半圆环状的框架1、安装在框架上的滚动轴承2,以及安装在滚动轴承与框架之间的轴承内圈间隔套3,所述滚动轴承包括内圈、通过保持架套设在内圈外的外圈、以及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内圈、外圈上常制出凹槽,用于限制滚动体轴向移动,并降低滚动体与外圈和内圈之间的接触应力。滚动轴承的内径d=40mm,外径D=90mm,宽度B=23mm,动态负荷C0=40.5,静态负荷C0r=24,重量(Kg)=0.63。
[0020]本具体实施应用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如图5所示,在待修复转轴6外圆未磨损的部位安装滚动托瓦,将车床小刀架5通过支座固定在待修复外圆的侧面,将车刀刀尖调整至转轴的水平中心平面处,开启设备,对第一个待修复外圆C进行车削,修复至尺寸后,在该处将新的运行轴承安装到位,满足运行要求,进行下一个外圆的修复;其中,图中的齿轮6和7、以及减速链轮8为设备原有,作为传输动力来源带动转轴旋转,满足车刀切削条件;第二阶段:如图6所示,同第一阶段,将第二个待修复外圆D进行修复,修复后将新的运行轴承安装到位,满足运行要求;第三阶段:如图7所示,同第一阶段,将最后一个待修复外圆E进行修复,并将新的
运行轴承安装到位,满足运行要求;至此,三个磨损严重的轴外圆全部修复,经过钳工的安装与调试,设备运行正常。
[0021]该设备的传动轴如果拆除后返厂修复需要费用50万元左右,而且设备安装空间有限,拆除传动轴困难大,施工周期长,不利于快速恢复生产。而本专利技术的修复方法不仅节约了修复费用,同时在可以在一周内快速恢复生产。
[0022]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肥车间返料融熔槽转轴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经轴承座安装孔位安装的上半托瓦、下半托瓦将待修复转轴固定在原来的位置,联接传动轴,对待修复转轴的磨损部位补焊后,使待修复转轴在原位转动,利用车床小刀架,进行车削修复;所述的上半托瓦、下半托瓦均采用滚动托瓦,包括呈半圆环状的框架、安装在框架上的滚动轴承,以及安装在滚动轴承与框架之间的轴承内圈间隔套,所述滚动轴承包括内圈、通过保持架套设在内圈外的外圈、以及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内圈、外圈上常制出凹槽,用于限制滚动体轴向移动,并降低滚动体与外圈和内圈之间的接触应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肥车间返料融熔槽转轴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轴承座安装孔位固定上半托瓦和下半托瓦,利用上半托瓦、下半托瓦将待修复转轴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运启宏高延安
申请(专利权)人:运启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