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岩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点圆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56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点圆规,其包括座架、转轴、固定座、连杆、转动螺母和铅芯插脚;固定座呈L型,连杆呈L型,其一端设有外螺纹;转轴一端穿过座架的横杆一和横杆二上的通孔一和通孔二与固定座的顶面固定,转轴在横杆一和横杆二之间套接有弹簧,转轴上还设有限位片,限位片位于横杆一与弹簧之间;固定座的侧面设有杆套,固定座的侧面对应杆套设有通孔三;转动螺母一端转动地套接在杆套上,转动螺母另一端内壁设有与连杆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连杆一端穿过通孔三和杆套与转动螺母螺纹连接,转动螺母与杆套的套接处设有调节固定机构;铅芯插脚连接在连杆另一端底部并垂直底座,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避免纸张、纸张下图板或桌子等扎孔。纸张下图板或桌子等扎孔。纸张下图板或桌子等扎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圆规


[0001]本技术涉及教学用教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点圆规。

技术介绍

[0002]圆规在数学和制图里,是用来绘制圆或弦的工具,常用于尺规作图。点圆规可用于画半径1mm的小圆,利用弹簧片与调节螺杆进行调节,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通常由笔头、转轴针、外壳、调节螺钉、弹簧片构成,转轴针在外壳内可自由移动,弹簧片与笔头固连,转动调节螺钉带动弹簧片运动,从而调节画圆半径。由于采用转轴针定圆心,会在存在纸张扎孔痕迹,而且在纸张下图板或桌子等也有扎孔痕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不扎孔的点圆规。
[0004]本技术的一种点圆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座架、转轴、固定座、连杆、转动螺母和铅芯插脚;所述座架包括底座、竖杆和横杆,所述竖杆一端固定在底座一端,所述横杆包括横杆一和横杆二,横杆一和横杆二上下平行分别固定在竖杆另一端,横杆一和横杆二背离竖杆一侧分别设有对应的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固定座呈L型,其包括顶面和设在顶面底部一端的侧面;所述连杆呈L型,其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转轴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一和通孔二与固定座的顶面固定,所述转轴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设在横杆一和横杆二之间,转轴上还设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位于横杆一与弹簧之间;固定座的侧面设有杆套,固定座的侧面对应杆套设有通孔三;所述转动螺母一端转动地套接在杆套背离固定座侧面的一端,转动螺母另一端内壁设有与连杆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连杆一端穿过通孔三和杆套与转动螺母螺纹连接,固定座顶面以及连杆一端的总长小于横杆长度;所述转动螺母与杆套的套接处设有调节固定机构;所述铅芯插脚连接在连杆另一端底部并垂直底座。
[0005]进一步,所述调节固定机构包括插片,所述转动螺母与杆套的套接处设有插槽,所述插槽截面呈鼓形,所述插片对应插槽的鼓形侧部设有插脚。
[0006]进一步,所述连杆一端对应固定座侧面设有限位杆,所述固定座侧面对应连杆设有限位孔,当所述连杆一端穿过通孔三和杆套与转动螺母螺纹连接时,限位杆也穿过限位孔。
[0007]进一步,所述杆套背离固定座侧面的一端外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转动螺母一端套接在杆套背离固定座侧面的一端,转动螺母一端端面沿所述环形凹槽向中心轴处延伸形成限位环。
[0008]进一步,所述连杆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铅芯插脚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连杆另一端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连杆另一端与铅芯插脚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连杆一端设有刻度,当铅芯插脚与转轴同轴时,连杆一端对应固定座侧面为起始刻度,连杆一端与连杆另一端连接处为终止刻度,所述刻度的最小单位为0.5mm。
[0010]进一步,所述转轴另一端设有手柄。
[0011]进一步,所述底座呈弧形。
[0012]进一步,所述底座底部设有防滑垫。
[0013]进一步,所述连杆一端的外螺纹的螺距为0.5mm,所述转动螺母的外周长设有5个等分格,每格0.1m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采用底座支撑整个点圆规,铅芯插脚与转轴始终与纸面垂直,以转轴定位圆心,通过转动螺母调节圆的半径,避免纸张、纸张下图板或桌子等扎孔;
[0016]2、采用插片固定转动螺母,克服以前圆规多次画圆有变大趋势;
[0017]3、采用弹簧设在横杆一和横杆二之间,使圆规工作时下压在纸面上画圆,不工作时弹簧恢复保证画笔最下端与纸张有间隙;
[0018]4、设置连杆一端的外螺纹的螺距为0.5mm,转动转动螺母一圈,带动丝杆将前进或后退0.5毫米,再将转动螺母的外周长设有5个等分格,使调整精度精确到0.1毫米。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种点圆规,包括座架1、转轴2、固定座5、连杆6、转动螺母9和铅芯插脚8;所述座架1包括底座11、竖杆12和横杆,所述底座11呈弧形,当然为了防滑,可在底座底部设置防滑垫;所述竖杆12一端固定在底座一端,所述横杆包括横杆一14和横杆二13,横杆一14和横杆二13上下平行分别固定在竖杆12另一端,横杆一14和横杆二13背离竖杆12一侧分别设有对应的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固定座5呈L型,其包括顶面和设在顶面底部一端的侧面;所述连杆6呈L型,其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转轴2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一和通孔二与固定座5的顶面固定,转轴2另一端设有手柄3;所述转轴2套接有弹簧4,所述弹簧4设在横杆一14和横杆二13之间,转轴2上还设有限位片21,所述限位片21位于横杆一14与弹簧4之间;固定座5的侧面设有杆套7,固定座5的侧面对应杆套7设有通孔三;所述杆套7背离固定座5侧面的一端外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转动螺母9一端套接在杆套7背离固定座5侧面的一端,转动螺母9一端端面沿所述环形凹槽向中心轴处延伸形成限位环,转动螺母9另一端内壁设有与连杆6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连杆6一端穿过通孔三和杆套7与转动螺母9螺纹连接,固定座5顶面以及连杆6一端的总长小于横杆长度;所述连杆6一端对应固定座5侧面设有限位杆,所述固定座5侧面对应连杆设有限位孔,当所述连杆6一端穿过通孔三和杆套与转动螺母螺纹9连接时,限位杆也穿过限位孔限制连杆6转动;所述转动螺母9与杆套7的套接处设有调节固定机构,所述调节固定机构包括插片,所述转动螺母9与杆套7的套接处设有插槽,所述插槽截面呈鼓形,所述插片对应插槽的鼓形侧部设有插脚,插片通过螺钉固定在插槽内;所述连杆6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铅芯插脚8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连杆6另一端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铅芯插脚8连接在连杆6另一端底部并垂直底座11。
[0022]进一步,所述连杆6一端设有刻度,当铅芯插脚6与转轴2同轴时,连杆6一端对应固定座5侧面为起始刻度,连杆6一端与连杆6另一端连接处为终止刻度,所述刻度的最小单位为0.5mm。所述连杆6一端的外螺纹的螺距为0.5mm,所述转动螺母9的外周长设有5个等分格,每格0.1mm。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4]转动转动螺母9带动丝杆6一端将前进或后退,转动螺母转动一圈0.5毫米,转动螺母9外周有5个分格每格0.1毫米,大于0.5毫米的部分直接读出,不足0.5毫米的部分由转动螺母9外周的刻线去测量。转轴2下压,带动限位片21挤压弹簧4,使弹簧4发生形变,铅芯插脚6与纸面接触,并转动手柄3使铅芯插脚6画圆,画好后,松开转轴2,弹簧4恢复形变,保证铅芯插脚6最下端与纸张有间隙。
[00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圆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架、转轴、固定座、连杆、转动螺母和铅芯插脚;所述座架包括底座、竖杆和横杆,所述竖杆一端固定在底座一端,所述横杆包括横杆一和横杆二,横杆一和横杆二上下平行分别固定在竖杆另一端,横杆一和横杆二背离竖杆一侧分别设有对应的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固定座呈L型,其包括顶面和设在顶面底部一端的侧面;所述连杆呈L型,其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转轴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一和通孔二与固定座的顶面固定,所述转轴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设在横杆一和横杆二之间,转轴上还设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位于横杆一与弹簧之间;固定座的侧面设有杆套,固定座的侧面对应杆套设有通孔三;所述转动螺母一端转动地套接在杆套背离固定座侧面的一端,转动螺母另一端内壁设有与连杆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连杆一端穿过通孔三和杆套与转动螺母螺纹连接,固定座顶面以及连杆一端的总长小于横杆长度;所述转动螺母与杆套的套接处设有调节固定机构;所述铅芯插脚连接在连杆另一端底部并垂直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固定机构包括插片,所述转动螺母与杆套的套接处设有插槽,所述插槽截面呈鼓形,所述插片对应插槽的鼓形侧部设有插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富洪茂林郭心妍肖嘉伟林月虹孙鑫庄榕榕陈名誉黄辉煌卓鑫顾全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