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447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出雾管、旋转头,所述壳体具有出雾腔,所述出雾管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出雾管具有出雾口,所述出雾口与所述出雾腔连通,所述旋转头具有通风腔、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雾口、所述进风口、所述通风腔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所述旋转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雾腔内以调整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的出雾方向可调节,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而提高加湿装置的多适应性。湿装置的多适应性。湿装置的多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可以给指定房间加湿,提高室内的舒适性。
[0003]相关技术中,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的出雾口朝向均为固定的,并且大多数的出雾口都是竖直向上或者沿水平方向,出雾方向单一,竖直出雾出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对只能针对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所在的局部区域进行加湿,不能很好地弥漫到整个房间内,水平出雾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则无法对上部空间进行加湿,两种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的加湿效果均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5]相关技术中,加湿器的出雾口为固定设计,导致加湿器的出雾方向无法调节,适应性较弱。
[0006]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7]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的出雾口具有可调节的功能,从而使加湿装置的出雾方向可以更好的适应相关场景好。
[0008]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出雾管、旋转头,所述壳体具有出雾腔,所述出雾管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出雾管具有出雾口,所述出雾口与所述出雾腔连通,所述旋转头具有通风腔、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雾口、所述进风口、所述通风腔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所述旋转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雾腔内以调整所述出风口的方向。
[0009]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旋转头可转动地设在出雾腔内,使出风口的朝向可调节,从而使出雾方向可调节,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而提高加湿装置的多适应性。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头的外周壁为球面,所述旋转头以所述球面的球心为旋转中心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雾腔内。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头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可拆卸地相连,所述进风口设在所述下盖内,所述出风口设在所述上盖内,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共同限定出所述通风腔。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盖的上端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周壁上设有卡槽,所述上盖的内周壁上设有卡扣,所述上盖的下端套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外侧,所述卡扣配合在所述卡槽内。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顶盖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具有
第一开口,所述顶盖设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顶盖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内壳体设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出雾口相连,所述内壳体的上端与所述顶盖的下表面相连,所述旋转头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开口内。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的下端套设在所述出雾管的上端,所述顶盖的下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内壳体的上端卡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头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二开口并凸出于所述顶盖的上表面。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还包括风力集中件,所述风力集中件与所述出雾管的相连并位于所述出雾口处,所述风力集中器包括外筒体和设在所述外筒体内的内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搭设在所述出雾管的上端面上,所述外筒体的下沿与所述内筒体的下沿相连,所述内筒体的横截面积在从下向上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筒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搭设在所述出雾管的上端面上,所述外筒体的下沿与所述内筒体的下沿相连。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的旋转头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的壳体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的风力集中件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壳体1、出雾腔101、外壳体102、第一开口1021、顶盖103、第二开口1031、环形凹槽1032、内壳体104、
[0024]出雾管2、出雾口201、
[0025]旋转头3、上盖301、出风口3011、卡扣3012、下盖302、进风口3021、第一环形凸起3022、卡槽3023、通风腔303、
[0026]风力集中件5、外筒体501、第二环形凸起5011、内筒体5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
[0029]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包括:壳体1、出雾管2和旋转头3。
[0030]壳体1具有出雾腔101,出雾管2位于壳体1内且出雾管2具有出雾口201,出雾口201与出雾腔101连通。旋转头3具有通风腔303、进风口3021和出风口3011,出雾口201、进风口3021、通风腔303和出风口3011依次连通,旋转头3可转动地设在出雾腔101内以调整出风口3011的方向。
[0031]可以理解的是,出雾管2与制雾组件相连(图中未示出),制雾组件设于壳体1内,制雾组件位于出雾管2的下方。制雾组件所制得的风雾经出雾管2向上移动至出雾口201,风雾经出雾口201排出至出雾腔101内。
[0032]可选地,如图1所示,壳体1呈柱状,壳体1沿上下方向设置。出雾管2沿上下方向设置,出雾管2位于壳体1内,出雾管2的中心轴线与壳体1的中心轴线共轴。出雾腔101位于出雾管2的正上方,出雾口201与出雾腔101相连通。旋转头3可转动地设在出雾腔101内,进风口3021位于出风口3011的下方。
[0033]由此,风雾的流动方向为:风雾经出雾管2上升至出雾口201,经出雾口201排出至出雾腔101内。出雾腔101内的风雾经进风口3021进入通风腔303内,通风腔303内的风雾经出风口3011排出至外界。
[0034]此外,旋转头3为可转动地设在出雾腔101内,使得出风口3011的朝向可以调节,从而使本技术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出雾方向可以调节。
[0035]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旋转头3可转动地设在出雾腔101内,使出风口3011的朝向可调节,从而使出雾方向可调节,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而提高加湿器的多适应性。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旋转头3的外周壁为球面,旋转头3沿球面的球心可转动地设在出雾腔101内。
[0037]可以理解的是,旋转头3沿球面的球心可转动地设在出雾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出雾管(2)和旋转头(3),所述壳体(1)具有出雾腔(101),所述出雾管(2)位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出雾管(2)具有出雾口(201),所述出雾口(201)与所述出雾腔(101)连通,所述旋转头(3)具有通风腔(303)、进风口(3021)和出风口(3011),所述出雾口(201)、所述进风口(3021)、所述通风腔(303)和所述出风口(3011)依次连通,所述旋转头(3)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雾腔(101)内以调整所述出风口(3011)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头(3)的外周壁为球面,所述旋转头(3)以所述球面的球心为旋转中心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雾腔(10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头(3)包括上盖(301)和下盖(302),所述上盖(301)和所述下盖(302)可拆卸地相连,所述进风口(3021)设在所述下盖(302)内,所述出风口(3011)设在所述上盖(301)内,所述上盖(301)和所述下盖(302)共同限定出所述通风腔(3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302)的上端设有第一环形凸起(3022),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022)的外周壁上设有卡槽(3023),所述上盖(301)的内周壁上设有卡扣(3012),所述上盖(301)的下端套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022)的外侧,所述卡扣(3012)配合在所述卡槽(3023)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演强杨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