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43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盒领域,公开了一种包装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盒体、上盖和上盖座,上盖设置在上盖座上方并与其铰接连接,上盖座与盒体顶部卡扣连接,通过在上盖和上盖座分别设置拉环和锁扣块,当上盖关闭时,可以拉环套接在锁扣块上,对上盖实现锁合,锁扣块与拉环之间形成配合间隙,并且锁扣块与拉环在配合间隙处通过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卡扣配合,锁扣块与拉环实现稳定连接;开启包装盒时,拉动拉环,拉环与锁扣块分开,继续拉动拉环,使得上盖绕铰接处旋转,即可开启包装盒,整个开启的过程简单并且开启体验较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便于酒类包装盒的打开,提高开盒体验。提高开盒体验。提高开盒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盒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一些中高端产品的产品包装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对于高端酒类产品来说,对酒瓶通过包装盒进行单独存储包装,体现其价值,给用户带来更享受的消费体验。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包装盒采用纸盒进行包装,包装比较简单,人们对纸盒上的盒盖打开并不方便,一般是通过人手扣开盒盖,由于盒盖与盒体扣合比较紧,通过人手直接打开具有难度,有时还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才能进行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开启的包装盒。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装盒,包括盒体、上盖和上盖座,所述上盖设置在上盖座上方并与其铰接连接,所述上盖座与盒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盖靠近上盖座处设置有拉环,所述上盖座上固设有与拉环相配合的锁扣块,当上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拉环套接在锁扣块上,所述锁扣块与拉环之间形成配合间隙;所述锁扣块与拉环在配合间隙处通过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卡扣配合。
[0005]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顶部设有连接卡钩,所述上盖底面竖直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外侧面设置有与连接卡钩相适配的卡环,连接卡钩与卡环卡接配合。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上盖外侧壁设置有供拉环安装的安装座,拉环与安装座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锁扣块靠近安装座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安装座设有与第一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一凸起。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盒体顶部竖直设置有第二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上设有第二卡齿,所述上盖座底部设有与第二卡齿相配合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盒体与上盖座卡扣连接。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上盖后侧的底部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第三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上盖座后侧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三转轴、第二转轴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盒体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用于对产品限位的内座。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盒体底部竖直设有第一连接片,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卡齿;所述底座设有供连接片插入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与第一卡齿相适应的卡孔,所述第一卡齿与卡孔卡接配合。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槽顶部设置有限位沉台,所述第一连接片顶部设置有与限位沉台相适配的嵌合结构。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上盖座下部外侧侧壁竖直设有安装槽,盒体内侧壁上设有与安装槽相配合的竖凸条。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盒体、上盖和上盖座,通过在上盖和上盖座分别设置拉环和锁扣块,当上盖关闭时,可以拉环套接在锁扣块上,对上盖实现锁合,锁扣块与拉环之间形成配合间隙,并且锁扣块与拉环在配合间隙处通过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卡扣配合,锁扣块与拉环实现稳定连接;开启包装盒时,拉动拉环,拉环与锁扣块分开,继续拉动拉环,使得上盖绕铰接处旋转,即可开启包装盒,整个开启的过程简单并且开启体验较佳,并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便于酒类包装盒的打开,提高开盒体验。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上盖与上盖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上盖与上盖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上盖座与盒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盒体与底座的配合结构示意一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盒体与底座的配合结构示意二图;
[0021]图8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为:盒体1、第一连接片11、第一卡齿111、第二连接片12、第二卡齿121、上盖2、安装座21、第一凸起211、第三转轴22、第二转轴23、上盖座3、第一安装孔31、第二安装孔32、第三安装孔33、拉环4、第一转轴41、第二定位孔42、锁扣块5、第一定位孔51、第二凸起52、套筒6、底座7、连接槽7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包装盒,包括盒体1、上盖2和上盖座3,上盖2设置在上盖座3上方并与其铰接连接,上盖座3与盒体1顶部固定连接,上盖2靠近上盖座3处设置有拉环4,上盖座3固设有与拉环4相配合的锁扣块5,当上盖2处于关闭状态时,拉环4套接在锁扣块5上,锁扣块5与拉环4之间形成配合间隙;锁扣块5在配合间隙处设置有定位凸起,即第二凸起52,所述拉环4在配合间隙处设置有定位凹槽,即第二定位孔42,锁扣块5与拉环4通过第二凸起52和第二定位孔42卡扣配合。
[0025]在本实施例中,仅以待包装产品为酒瓶作为例子进行说明,由于目前市面上大多酒盒采用纸质材料,上盖2与盒体1之间的不便于实施铰接连接,上盖座3的设置在上盖2与盒体1之间,上盖座3的上部与上盖2内侧壁贴合,上盖座3的下部与盒体1内侧壁贴合。上盖座3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此外也增加了包装盒整体的观赏度。
[0026]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的上盖2可以将盒体1顶部开口封盖住。拉环4设置在相对于上盖2铰接处的对侧,当上盖2关闭时,拉环4套接在锁扣块5上,第二凸起52置于第二定位孔42内,开启包装盒时,只需拉动拉环4,将拉环4从锁扣块5上分开,继续拉动拉环4,使得上盖2绕铰接处旋转,即可开启包装盒,整体开启体验较佳。第二凸起52置于第二定位孔42内,实现拉环4与锁扣块5的定位,提高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拉环4不会由于轻微晃动从锁
扣块5上脱落;优选的,可以将第二凸起52设置为波珠,第二定位孔42为与波珠对应的形状,提高拉动拉环4时的操作体验性。本技术装置可重复多次使用,不会因为使用而轻易产生变形或对结构产生破坏。为提高防伪效果,还可以在锁扣块与拉环之间的配合间隙设置撕裂条,通过拉开撕裂条才可以对拉环4进行拉动。
[0027]具体,还包括套筒6,套筒6顶部设有连接卡钩,所述上盖2底面竖直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外侧面设置有与连接卡钩相适配的卡环,连接卡钩与卡环卡接配合。安装柱竖直安装,安装柱外侧壁设有与连接卡钩相配合的卡环,连接卡钩卡接在卡环上,使安装柱与套筒6连接。酒瓶在包装盒内竖直放置,套筒6与酒瓶顶部相配合,在包装盒的转运过程中,避免酒瓶在轴向方向上产生移动,酒瓶发生碰撞,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套筒6的形状与产品顶部的形状相适应,当包装盒关闭时,套筒6对产品进行扣合,实现限位。
[0028]具体,上盖2外侧壁设置有供拉环4安装的安装座21,拉环4与安装座21通过第一转轴41转动连接;锁扣块5靠近安装座21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51,安装座21设有与第一定位孔51相配合的第一凸起211。当上盖2关闭时,拉环4扣合在锁扣块5上,拉环4底部与锁扣块5贴合,第一凸起211置于第一定位孔5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上盖(2)和上盖座(3),所述上盖(2)设置在上盖座(3)上方并与其铰接连接,所述上盖座(3)设置在盒体(1)顶部并与盒体(1)固定连接,所述上盖(2)靠近上盖座(3)处设置有拉环(4),所述上盖座(3)上固设有与拉环(4)相配合的锁扣块(5),当上盖(2)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拉环(4)套接在锁扣块(5)上,所述锁扣块(5)与拉环(4)之间形成配合间隙;所述锁扣块(5)与拉环(4)在配合间隙处通过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卡扣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6),所述套筒(6)顶部设有连接卡钩,所述上盖(2)底面竖直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外侧面设置有与连接卡钩相适配的卡环,连接卡钩与卡环卡接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外侧壁设置有供拉环(4)安装的安装座(21),拉环(4)与安装座(21)通过第一转轴(41)转动连接;所述锁扣块(5)靠近安装座(21)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51),所述安装座(21)设有与第一定位孔(51)相配合的第一凸起(2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顶部竖直设置有第二连接片(12),第二连接片(12)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权曾从钦叶根军罗玉龙曾芸郭焘漆雯李威贤商贵凤王传龙葛嘉刁厚昌郭伟东柳洋张连庆刘春雷杨鸿伟刘光田舒红赵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