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桨叶桨根金属衬套精加工固定工装及免翻转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4354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桨叶桨根金属衬套精加工固定工装,包括安装底板;桨根随形下压块,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底板左端的上表面,所述桨根随形下压块的顶端形成有与待检测桨叶的桨根一侧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桨根随形上压块,通过第一旋转螺栓组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桨根随形下压块的顶部,所述桨根随形上压块的底部形成有与待检测桨叶的桨根另一侧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有益效果:通过旋转水平调节螺栓,可以很方便找到桨根平面的水平位置,保证翼型面的角度,以此确保桨叶高速旋转时的气动效果。同时桨根部位悬空,衬套表面采用三面刃圆盘铣刀铣销加工,桨叶无需翻转,可以一次性完成上下平面的精加工,再直接换刀完成镗孔加工。加工。加工。

A precision machining fixed tooling and turnover free machining method for metal bushing of helicopter blade ro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升机桨叶桨根金属衬套精加工固定工装及免翻转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直升机桨叶
,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桨叶桨根金属衬套精加工固定工装及免翻转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桨叶是直升机旋翼系统的重要部件,目前大尺寸的桨叶基本都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桨根通过金属衬套与旋转系统装配连接,因此金属衬套的加工精度对直升机飞行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0003]金属衬套的加工包括上下平面的精加工和装配孔的精加工。加工精度关键点在于衬套上下两表面的平行度、与碳纤维叶根表面的平行度,装配孔与上下表面的垂直度、孔径公差控制。
[0004]最初桨叶金属衬套的精加工是专门配置一套镗床和镗孔工装,设备利用率很低。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可在龙门铣床上安装、拆卸的固定工装,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节约成本。
[0005]以上两种加工方法均需要二次定位,即桨叶固定后,只能加工衬套上表面和镗孔,加工完成后,桨叶需要翻面,重新固定后再加工下表面,精镗孔。二次固定需要进行二次桨根水平调节,二次镗孔,不仅极大影响精加工的效率,还会造成二次定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桨叶桨根金属衬套精加工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45);桨根随形下压块(43),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底板(45)左端的上表面,所述桨根随形下压块(43)的顶端形成有与待检测桨叶(14)的桨根一侧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桨根随形上压块(41),通过第一旋转螺栓组(42)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桨根随形下压块(43)的顶部,所述桨根随形上压块(41)的底部形成有与待检测桨叶(14)的桨根另一侧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桨根随形下压块(43)的凹槽与桨根随形上压块(41)的凹槽共同构成待检测桨叶(14)的桨根相适配的桨根夹持部;桨身随形下压块(49),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底板(45)右端的上表面,所述桨身随形下压块(49)的顶部形成有与待检测桨叶(14)的桨身一侧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桨身随形上压块(47),通过第二旋转螺栓组(48)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桨身随形下压块(49)的顶部,所述桨身随形上压块(47)的底部形成有与待检测桨叶(14)的桨身另一侧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桨身随形下压块(49)的凹槽与桨身随形上压块(47)的凹槽共同构成待检测桨叶(14)的桨身相适配的桨身夹持部;所述第一旋转螺栓组(42)调节桨根随形下压块(43)与桨根随形上压块(41)的夹紧度,所述第二旋转螺栓组(48)调节桨身随形下压块(49)与桨身随形上压块(47)的夹紧度;所述安装底板(45)通过其表面的吊环(46)吊装到加工设备的T型槽台面(32)上,并通过安装底板(45)上的水平调节螺栓组(44)将桨叶(14)根部的基准平面(24)调节到水平位置,并将安装底板(45)与T型槽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秀宾李懿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