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4157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包括至少一层控释层和至少一层载药层;所述控释层包括缓释降解凝胶,所述缓释降解凝胶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乳酸、壳聚糖、透明质酸、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药层包括甲状旁腺激素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皮下注射PTH疗效不足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可放置体内,属于局部缓释剂型,实现PTH脉冲性持续释放的效果,使PTH局部作用于骨折区域,靶向定位的进行药物释放过程,从而促进成骨。从而促进成骨。从而促进成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TH是一种84个氨基酸的肽类激素,在钙调节和骨重塑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PTH(1

34)是一种由PTH的N端衍生的34个氨基酸的肽,保留了PTH的大部分功能。2002 年美国FDA将rhPTH 1一34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增加骨质强度,降低绝经期妇女骨折发生几率。目前PTH是唯一一种被FDA批准可促进成骨的药物。
[0003]甲状旁腺激(PTH)是具有骨合成效应的激素类药物,实验研究显示间隙性皮下注射PTH 可以增加骨量,提升骨强度。同时实验显示间隙性小剂量皮下注射PTH可促进骨折愈合,但临床应用皮下注射PTH可能因患者依从性差和靶器官生物利用度不足而降低疗效,同时多次皮下注射剂量较高的PTH对患者而言也是一笔较高的经济负担。目前尚缺乏PTH局部缓释剂型,实现PTH的精准目标作用于骨折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皮下注射PTH疗效不足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将提供一种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可放置体内,属于局部缓释剂型,实现PTH脉冲性持续释放的效果,使PTH局部作用于骨折区域,靶向定位的进行药物释放过程,从而促进成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所述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包括至少一层控释层和至少一层载药层;
[0007]所述控释层包括缓释降解凝胶,所述缓释降解凝胶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乳酸、壳聚糖、透明质酸、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0008]所述载药层包括甲状旁腺激素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09]本专利技术将PTH间歇性用药的特点转移到局部载药体系,达到脉冲释放的目的。
[0010]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缓释降解凝胶包括聚乙烯醇、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0011]所述载体为聚乙烯醇、聚乳酸、透明质酸、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0012]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缓释降解凝胶包括聚乙烯醇和羧甲基壳聚糖;所述载体为海藻酸钠。
[0013]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醇和羧甲基壳聚糖的体积比为1:(0.1~100)。
[0014]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醇和羧甲基壳聚糖的体积比为3:(5~10)。
[0015]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醇和羧甲基壳聚糖的体积比为3:7。
[0016]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包括交错堆叠的控释层和载药层。
[0017]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释层的直径>载药层的直径。控释层的直径大于载药层,使边缘封闭,避免药物的泄漏释放。
[001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一、将缓释降解凝胶制成控释层,将甲状旁腺激素和载体混合形成后制成载药层;
[0020]步骤二、将载药层和控释层逐层堆叠,相邻的控释层的边缘贴合,即得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
[0021]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
[0022]S1、将缓释降解凝胶平铺在模具,流延成膜形成控释层;
[0023]S2、将甲状旁腺激素和载体混合得到凝胶A,将凝胶A平铺至控释层上,流延成膜形成载药层;
[0024]S3、重复S1和S2步骤若干次后,将相邻的控释层的边缘贴合,即得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
[0025]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上述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采用控释层和载药层多层叠加,使药物脉冲性释放,达到多个波峰的目的。一层控释层降解溶胀,暴露其下封闭的载药层,载药层迅速药物释放后,载药层的下一控释层开始降解溶胀,依次将层层载药层的药物释放出来,最终达到脉冲性释药的结果。
[0027]2、该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采用的构建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实验已验证过材料的体内相容性及安全性能。
[0028]3、该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将传统的PTH持续皮下注射方式,改进为局部载药直接作用于靶点,减少了患者多次注射痛苦,节省了经济费用,同时PTH直接作用于靶点对PTH也能进一步提高生物利用度。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PTH局部缓释体系的构建方法。
[0030]图2为实施例1中控释层与载药层的实物图。
[0031]图3为实施例2中控释层与载药层的实物图。
[0032]图4为实施例3中控释层与载药层的实物图。
[0033]图5为实施例4中控释层与载药层的实物图。
[0034]图6为实施例1中控释层的扫描电镜图。
[0035]图7为实施例2中控释层的扫描电镜图。
[0036]图8为实施例3中控释层的扫描电镜图。
[0037]图9为实施例4中控释层的扫描电镜图。
[0038]图10为实施例4中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的剖面微观形态扫描电镜图。
[0039]图11为图10的方框处放大示意图。
[0040]图12为图11的方框处放大示意图,图中

为星形区,结构较为平整,即为海藻酸钠载药层;图中

为框形区,颗粒状结构,即为CMCS/PVA的混合膜控释层。
[0041]图13为实施例1

5中控释层的表面接触角。
[0042]图14为不同控释层单层膜材质在体外降解率曲线图。
[0043]图15为不同控释层材质的溶胀动力学率曲线图。
[0044]图16为实施例1

4中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体外降解20天的降解率曲线图。
[0045]图17为实施例1

4中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在体外PBS(pH=7.4)浸泡10天内pH值。
[0046]图18为实施例1的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植入大鼠体内后3、5、11、14、20、25天内不同时间点形态。
[0047]图19为实施例2的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植入大鼠体内后3、5、11、14、20、25天内不同时间点形态。
[0048]图20为实施例3的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植入大鼠体内后3、5、11、14、20、25天内不同时间点形态。
[0049]图21为实施例4的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植入大鼠体内后3、5、11、14、20、25天内不同时间点形态。
[0050]图22为实施例1中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植入大鼠体内后25天的HE染色图。
[0051]图23为实施例2中甲状旁腺激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包括至少一层控释层和至少一层载药层;所述控释层包括缓释降解凝胶,所述缓释降解凝胶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乳酸、壳聚糖、透明质酸、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药层包括甲状旁腺激素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降解凝胶包括聚乙烯醇、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体为聚乙烯醇、聚乳酸、透明质酸、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降解凝胶包括聚乙烯醇和羧甲基壳聚糖;所述载体为海藻酸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和羧甲基壳聚糖的体积比为1:(0.1~1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和羧甲基壳聚糖的体积比为3:(5~1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源源唐正龙杨燕王冬香段棉棉李永頔毛岭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