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盒堆叠装入大盒包装的智能精准入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盒堆叠装入大盒包装的智能精准入盒方法,属于智能生产的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种,很多产品包装会将包装好的小盒的产品,通过一排、多层、多列堆叠装入大盒的包装,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想要通过机械来实现也是需要经过缜密的设计的,目前行业内,小盒堆叠装入大盒包装的设计尚未成熟,仍无法做到精准将摆列好的小盒准确对准大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盒堆叠装入大盒包装的智能精准入盒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盒堆叠装入大盒包装的智能精准入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堆叠:通过堆叠机构,将小盒按大盒装盒状态,形成叠好的小盒组;步骤2:推盒:通过平推机构将叠好的小盒组推入到入盒机构上;步骤3:小盒下放:入盒机构首先开始下移,小盒垂直向下放入下方的空大盒;步骤4:大盒内撑:在小盒下放的过程中,入盒机构中托住小盒的托板四周与周边框连接,内部分割成四块,每块均以周边为旋转轴向下旋转侧翻至竖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盒堆叠装入大盒包装的智能精准入盒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堆叠:通过堆叠机构,将小盒按大盒装盒状态,形成叠好的小盒组;步骤2:推盒:通过平推机构将叠好的小盒组推入到入盒机构上;步骤3:小盒下放:入盒机构首先开始下移,小盒垂直向下放入下方的空大盒;步骤4:大盒内撑:在小盒下放的过程中,入盒机构中托住小盒的托板四周与周边框连接,内部分割成四块,每块均以周边为旋转轴向下旋转侧翻至竖直向下,托板竖直向下时,托板贴合到大盒的内壁,大盒在被托板撑开过程中,移动至小盒的垂直下方,进而让小盒在托板的引导下不接触大盒入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盒堆叠装入大盒包装的智能精准入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盒机构包括压盒机构和大盒对准机构,所述大盒对准机构位于压盒机构的垂直下方,所述压盒机构包括凸轮Ⅰ(3)、摆臂Ⅰ(5)和压板(16),所述摆臂Ⅰ(5)为连杆机构,通过轴Ⅰ(37)固定,摆臂Ⅰ(5)一端与凸轮Ⅰ(3)的凸轮槽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组件Ⅰ连接到压板(16),凸轮Ⅰ(3)旋转带动摆臂Ⅰ(5)在凸轮槽中滑动,产生位移,摆臂Ⅰ(5)另一端通过连杆组件Ⅰ带动压板(16)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盒堆叠装入大盒包装的智能精准入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Ⅰ包括延长臂(6)、升降杆Ⅰ(24)和换向支架(27),所述凸轮Ⅰ(3)为圆柱凸轮, 摆臂Ⅰ(5)围绕轴Ⅰ(37)旋转摆动,摆臂Ⅰ(5)的一端设置有滚子Ⅰ(4),滚子Ⅰ(4)置于凸轮Ⅰ(3)的凸轮槽中,摆臂Ⅰ(5)的一端连接有延长臂(6),所述延长臂(6)的末端通过活动转接头连接升降杆Ⅰ(24),升降杆Ⅰ(24)的顶部通过换向支架(27)连接压板(1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盒堆叠装入大盒包装的智能精准入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盒对准机构包括凸轮Ⅱ(38)、摆臂Ⅱ(7)、凸轮Ⅲ(8)、摆臂Ⅲ(9)、翻板组件和翻板框架,所述凸轮Ⅱ(38)带动摆臂Ⅱ(7)连接升降杆Ⅱ(39)的一端上下移动,升降杆Ⅱ(39)的的顶部通过连接架(33)连接翻板框架,所述凸轮Ⅲ(8)带动摆臂Ⅲ(9)连接升降杆Ⅲ(25)的一端上下移动,升降杆Ⅲ(25)的顶部通过齿轮(36)控制翻转板组件,控制翻板组件的各个翻转板向下翻转及复位到水平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盒堆叠装入大盒包装的智能精准入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Ⅱ(7)和摆臂Ⅲ(9)为连杆机构,摆臂Ⅱ(7)与摆臂Ⅲ(9)固定在轴Ⅱ(28)上,所述摆臂Ⅱ(7)的另一端与升降杆Ⅱ(39)连接,摆臂Ⅱ(7)中部设置有滚子组Ⅱ(26),所述凸轮Ⅱ(38)和凸轮Ⅲ(8)均为平面凸轮,位于同一个凸轮板的两面,且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广会,王凯,徐邓,徐宏爱,张德森,肖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