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态米色选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11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粮食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生态米色选的自动化管理设备,针对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端设有振动器,且振动器的顶端设有喂料组件;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包括CCD和背板,且CCD设于背板的内侧,所述识别组件设于振动器的底侧的机箱外壁上,所述机箱的背侧设有分选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摆杆组件替代气选,摆杆较气选其分选准确率更高,利用振动器和导流板实现进料预分流,便于摆杆分选,分选采用双侧摆动,第一摆动杆用于引导一侧的不合格米和合格米进入另一侧,第二摆动杆用于在单侧引导时部分未筛选的大米实现二次分选,提高分选效果,在出料时实现间隔收集。料时实现间隔收集。料时实现间隔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态米色选的自动化管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粮食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态米色选的自动化管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以农业发展为主的中国,是出名的粮食生产大国,稻谷产量占世界第一。我国稻谷年消耗量在1.9亿吨左右,大米是仅次于玉米和小麦的第三大粮食作物,有7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大米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大米在稻谷类作物中营养价值最高的。人从大米及大米产品中摄取60%

70%的热量和20%的蛋白质。
[0003]大米没有皮壳保护,营养物质直接暴露于外,因此,对外界的温、湿氧的影响比较敏感,吸湿性强,害虫、霉菌易于直接危害,易导致营养物质加速代谢;大米中含有较多的米糠和碎米,堵塞了米堆的孔隙,内部积热不易散发;糠粉中含有较多的脂肪,易氧化分解,使大米的酸度增加,所以大米容易受潮、发热、生霉、生虫,不耐储藏。
[0004]现有的大米色选通过喷气对大米进行处理,通过CCD检测出霉变异色的大米,则利用喷气分离不合格和合格大米,喷气分选可能造成很多大米被连同喷出,造成部分大米的浪费,同时很多未完全剥壳的稻谷也被分选浪费,不利于资源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生态米色选的自动化管理设备,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生态米色选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端设有振动器,且振动器的顶端设有喂料组件;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包括CCD和背板,且CCD设于背板的内侧,所述识别组件设于振动器的底侧的机箱外壁上,所述机箱的背侧设有分选组件;所述分选组件包括滑道板、第一摆杆件、第二摆杆件、摆动电机和信号器,所述滑道板设于CCD的正上方,且滑道板的外壁设有溜槽,所述溜槽的端部对接于振动器的底侧输出端,所述第一摆杆件和第二摆杆件分布于相邻的溜槽之间,且第一摆杆件和第二摆杆件平行设置,所述摆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第一摆杆件和第二摆杆件的端部,且信号器电性连接CCD和摆动电机。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方案,所述识别组件和分选组件正对设置,且CCD对应相邻的两个溜槽。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方案,所述机箱的底端四角处均设有支撑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方案,所述喂料组件包括进料斗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两边滑动连接至进料斗的内壁,且导流板的外壁分布有摊铺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方案,所述机箱靠近识别组件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方案,所述机箱靠近分选组件的一侧设有控制箱。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方案,所述出料斗设于机箱的底端外壁上,且出料斗的顶端连接至溜槽的底侧,所述出料斗的外壁设有抽尘风机。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方案,所述抽尘风机的端部外壁设有风管,且风管用于引导米糠和谷物壳体的分离输出。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色选设备通过摆杆组件替代气选,摆杆较气选其分选准确率更高,同时利用振动器和导流板实现进料预分流,便于摆杆分选,同时分选采用双侧摆动,第一摆动杆用于引导一侧的不合格米和合格米进入另一侧,第二摆动杆用于在单侧引导时部分未筛选的大米实现二次分选,提高分选效果,在出料时实现间隔收集;
[0017]2.本色选设备中在出料端设有抽流风机,将其中夹杂的米糠和谷物壳体吸出,提高分选后的大米洁净度,提高分选后的大米储藏耐受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生态米色选的自动化管理设备的实施例1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生态米色选的自动化管理设备的实施例1中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生态米色选的自动化管理设备的实施例1中的分选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的底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生态米色选的自动化管理设备的实施例2中的分选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机箱;2、支撑座;3、识别组件;4、振动器;5、进料斗;6、导流板;7、控制面板;8、出料斗;9、抽尘风机;10、分选组件;101、CCD;102、背板;103、滑道板;1031、第一滑道板;1032、第二滑道板;104、溜槽;105、第一摆杆件;106、第二摆杆件;107、摆动电机;108、信号器;109、;11、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图1

4:一种用于生态米色选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包括机箱1,机箱1的底端四角处均设有支撑座2,机箱1的顶端设有振动器4,且振动器4的顶端设有喂料组件,通过喂料组件一端输入物料,其中喂料组件包括进料斗5和导流板6,导流板6的两边滑动连接至进料斗5的内壁,且导流板6的外壁分布有摊铺槽,物料进入后摊铺槽预导流大米,使大米摊铺进
入振动器4中处理;
[0028]其中大米进入机箱1内部后,通过识别组件3识别大米的合格是否,CCD101和背板102组成识别组件3,CCD101的信号端还连接有高分辨率专用镜头,采用高速经过筛选工作方式,进而实现了高速色选,其中的专用镜头采用现有的2048像素高速CCD传感器配合高亮度LED光源,图像分辨能力强,识别率高,细微色差和针点瑕疵均可被识别,可适用于大米的色选作业,其CCD101均匀排布于背板102的内侧中,识别组件3设于振动器4的底侧的机箱1外壁上,机箱1的背侧设有分选组件10,识别组件3和分选组件10正对设置,分选组件10用于配合识别组件3;
[0029]进一步的,分选组件10包括滑道板103、第一摆杆件105、第二摆杆件106、摆动电机107和信号器108,滑道板103设于CCD101的正上方,且滑道板103的外壁设有溜槽104,溜槽104的端部对接于振动器4的底侧输出端,第一摆杆件105和第二摆杆件106分布于相邻的溜槽104之间,参照图3,其中CCD101对应相邻的两个溜槽104,使其摆动杆左右摆动分选大米,且第一摆杆件105和第二摆杆件106平行设置,第一摆杆件105和第二摆杆件106初始为异向,在使用时,通过向单侧摆动,引导大米进入相应的槽道,摆动电机107的输出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态米色选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顶端设有振动器(4),且振动器(4)的顶端设有喂料组件;识别组件(3),所述识别组件(3)包括CCD(101)和背板(102),且CCD(101)设于背板(102)的内侧,所述识别组件(3)设于振动器(4)的底侧的机箱(1)外壁上,所述机箱(1)的背侧设有分选组件(10);所述分选组件(10)包括滑道板(103)、第一摆杆件(105)、第二摆杆件(106)、摆动电机(107)和信号器(108),所述滑道板(103)设于CCD(101)的正上方,且滑道板(103)的外壁设有溜槽(104),所述溜槽(104)的端部对接于振动器(4)的底侧输出端,所述第一摆杆件(105)和第二摆杆件(106)分布于相邻的溜槽(104)之间,且第一摆杆件(105)和第二摆杆件(106)平行设置,所述摆动电机(107)的输出轴连接至第一摆杆件(105)和第二摆杆件(106)的端部,且信号器(108)电性连接CCD(101)和摆动电机(1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米色选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3)和分选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水李成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顺昌县域丰宝山大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