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轮码头油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3513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轮码头油气回收装置,包括油气系统、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浅冷换热器和深冷换热器构成双气路通道,保证了油轮码头油气回收装置连续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利用了单压缩机控制双路冷场技术,既保证了油轮码头油气回收装置的冷场温度波动

An oil and gas recovery device for oil tanker Whar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轮码头油气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回收
,特别是一种油轮码头油气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码头油气回收设施的建设起步较晚,实际运行经验不足。随后在沿海稳步推广原油码头油气回收,港口码头中安装油气回收设施的越来越多,而且码头油气回收设施的连续运行基本能满足装船的连续性,但是使用效果参差不齐,能耗比较大。现有技术如“一种码头油气回收装置”(CN2013104309861)解决了装置连续性运行问题,但是对于化工品类VOCs废气,因深冷无备用冷场,其无法实现码头24h连续运行。且现有轮油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存在油气温度波动大且机组能耗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轮码头油气回收装置,该装置实现连续的油气回收的同时,油气温度波动小且能耗小。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油轮码头油气回收装置,包括油气系统、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油气系统包括与油气入口连通的风泵、与风泵连接的回热换热器、与回热换热器的热侧气路出口连接的预冷换热器、分别与预冷换热器的气路出口连接的第一浅冷换热器以及第二浅冷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浅冷换热器的气路出口连接的第一深冷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浅冷换热器的气路出口连接的第二深冷换热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深冷换热器以及第二深冷换热器的出口连接的气液分离罐、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气路出口连接的气氟换热器、与所述气氟换热器的气路出口连接的回热换热器;
[0005]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一级制冷系统、二级制冷系统和三级制冷系统;所述一级制冷系统包括一级制冷压缩机以及与所述一级制冷压缩机制冷剂出口连接的一级冷凝器,所述一级冷凝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预冷换热器、第一浅冷换热器以及第二浅冷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一级制冷压缩机的出口分别引出两路冲霜支路与第一浅冷换热器以及与第二浅冷换热器连接;所述二级制冷系统包括二级制冷压缩机、与所述二级制冷压缩机出口连接的二级冷凝器以及蒸发冷凝器;所述二级冷凝器的出口与气氟换热器的制冷剂进口连接,所述蒸发冷凝器的蒸发侧进口与所述气氟换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三级制冷系统包括三级制冷压缩机、与三级制冷压缩机连接的蒸发冷凝器以及设置在所述蒸发冷凝器进口的切换控制阀;所述蒸发冷凝器的冷凝侧出口分别与第一深冷换热器以及第二深冷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蒸发冷凝器的冷凝侧进口分别引出两路冲霜支路与第一深冷换热器以及与第二深冷换热器连接。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预冷换热器的进口设置有预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一浅冷换热器的进口设置有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二浅冷换热器的进口设置有第二节流元件。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蒸发冷凝器的冷凝侧出口与所述第一深冷
换热器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三节流元件,所述蒸发冷凝器的冷凝侧出口与所述第二深冷换热器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四节流元件;和/或所述气氟换热器的出口以及蒸发冷凝器的蒸发侧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五节流元件。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一级制冷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浅冷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一级制冷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浅冷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浅冷换热器以及第二浅冷换热器的出口分别设置有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蒸发冷凝器的冷凝侧进口与所述第一深冷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五控制阀,所述蒸发冷凝器的冷凝侧进口与所述第二深冷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六控制阀;所述第一深冷换热器以及第二深冷换热器的出口分别设置有第七控制阀和第八控制阀。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油气入口与风泵之间的压力变送器以及切断阀。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还包括了第一差压变送器、第二差压变送器,另外还包括控制回路的三通换向阀和控制元件,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元件为PLC控制模块,集成西门子控制软件或GE及其他控制软件。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控制阀为气动双作用的低温切断阀。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温切换阀,包括阀体、设置于阀体内的阀座、与阀座连接的阀芯元件、与所述阀芯元件上端固定的推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推杆顶端的气缸,所述阀芯元件外周为阀腔;所述阀芯元件包括由连接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外周的波纹管节、以及设置在所述波纹管节下端的阀芯以及设置在所述波纹管节上端的封板,所述封板与所述连接杆之间密封。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缸包括缸套、设置在所述缸套上下两端的上缸盖以及下缸盖、设置在所述上缸盖上的第一气源接口、设置在下缸盖上的第二气源接口以及设置于所述缸套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底端与推杆连接;和/或所述阀体与阀腔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固定。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波纹管节包括连接段、固定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阀芯以及固定板之间的波纹段。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阀座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阀芯元件固定。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阀芯元件与所述阀体之间设置有阀腔垫片。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阀腔垫片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阀腔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通过第一立柱与下缸盖固定。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阀腔的顶部与所述推杆之间设置有防尘圈、填料以及O型圈。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阀腔的顶部与所述推杆底端通过第一螺母固定。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活塞环。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缸盖与所述下缸盖之间通过第二螺栓固定。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浅冷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深冷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差压变送器。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浅冷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深冷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差压变送器。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自所述一级制冷压缩机的出口引出两路冲霜支路送出的制冷剂与一级冷凝器出口送出的制冷剂汇合;自所述蒸发冷凝器的冷凝侧进口引出的两路冲霜支路将换热后的制冷剂再次与送入蒸发冷凝器的制冷剂汇合。
[0026]作为优选,所述回热换热器为30℃冷场换热器,无冰堵隐患;所述预冷换热器为4℃(可调)冷场换热器,无冰堵隐患;所述第一浅冷换热器A以及第二浅冷换热器B为

25℃(可调)冷场换热器;所述第一深冷换热器以及第二深冷换热器为

70℃(可调)冷场换热器。
[0027]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油轮码头油气回收装置将存在冰堵隐患的浅冷换热器和深冷换热器为两个,油气系统分为两路,分别为A通道和B通道,一路正常工作,一路备用,可以保证整个装置连续运行,由于冷凝式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轮码头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气系统、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油气系统包括与油气入口连通的风泵、与风泵连接的回热换热器、与回热换热器的热侧气路出口连接的预冷换热器、分别与预冷换热器的气路出口连接的第一浅冷换热器以及第二浅冷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浅冷换热器的气路出口连接的第一深冷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浅冷换热器的气路出口连接的第二深冷换热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深冷换热器以及第二深冷换热器的出口连接的气液分离罐、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气路出口连接的气氟换热器、与所述气氟换热器的气路出口连接的回热换热器;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一级制冷系统、二级制冷系统和三级制冷系统;所述一级制冷系统包括一级制冷压缩机以及与所述一级制冷压缩机制冷剂出口连接的一级冷凝器,所述一级冷凝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预冷换热器、第一浅冷换热器以及第二浅冷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一级制冷压缩机的出口分别引出两路冲霜支路与第一浅冷换热器以及与第二浅冷换热器连接;所述二级制冷系统包括二级制冷压缩机、与所述二级制冷压缩机出口连接的二级冷凝器以及蒸发冷凝器;所述二级冷凝器的出口与气氟换热器的制冷剂进口连接,所述蒸发冷凝器的蒸发侧进口与所述气氟换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三级制冷系统包括三级制冷压缩机、与三级制冷压缩机连接的蒸发冷凝器以及设置在所述蒸发冷凝器进口的切换控制阀;所述蒸发冷凝器的冷凝侧出口分别与第一深冷换热器以及第二深冷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蒸发冷凝器的冷凝侧进口分别引出两路冲霜支路与第一深冷换热器以及与第二深冷换热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轮码头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换热器的进口设置有预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一浅冷换热器的进口设置有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二浅冷换热器的进口设置有第二节流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轮码头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张贵德缪志华刘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都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