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DE-GWO算法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338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49
基于DE

Photovoltaic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ethod based on de-gwo algorith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DE

GWO算法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E

GWO算法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化石燃料资源减少和环境问题的关键,太阳能作为一种新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可持续性、分布广和低碳等特点。光伏电池的伏安特性方程由多式联立,电流

电压(I

V)和功率

电压(P

V)特性曲线呈非线性特征。在均匀辐照条件下,I

V和P

V特性曲线存在一个最大功率点(MPP),MPP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实际中,由于天气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云层、尘土或相邻建筑的遮影等,光伏组件接收的辐照度不再均匀。这种不均匀的辐照度,光伏阵列输出的I

U、P

U特性曲线会呈现多峰情况,包含一个全局最大功率点和多个局部最大功率点。文献表明,在光伏系统中连接一个最大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DE

GWO算法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搭建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步骤2:对于DE算法,缩放因子F采用自适应取值;对于GWO算法,改进参数向量A;步骤3:构建基于DE算法和GWO算法的混合算法;步骤4:通过步骤1搭建的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步骤3构建的混合算法在不同的遮影条件下的跟踪性能,分析混合算法的跟踪效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DE

GWO算法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包括:光伏阵列、DC

DC升压变换器、负载、MPPT算法模块;设置的负载为阻性负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DE

GWO算法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于标准的差分进化DE算法,缩放因子F由固定的取值变为自适应取值,缩放因子F计算式为:式中,t
max
是最大迭代次数;F
max
和F
min
是最大和最小的缩放因子,t是当前迭代次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DE

GWO算法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于标准的灰狼优化GWO算法,参数向量A是影响算法的搜索能力的重要参数,当|A|>1时,算法倾向全局搜索,|A|<1,算法倾向局部搜索;参数向量A的值取决于a;改进参数向量A,增强GWO算法的开发能力,采用自然指数衰减法,计算式为:b是衰减系数、t是当前迭代数、
ε
是衰减因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DE

GWO算法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DE算法和GWO算法通过更替反哺操作构建DE

GWO算法,将DE

GWO算法应用S

Function函数编写为MPPT模块,该模块的输入量为光伏阵列的输出电流和电压,输出量为控制DC

DC升压变换器的占空比,将占空比作为个体的位置,占空比在DC

DC升压变换器中的取值为0到1,初始群体的位置在[0,1]之间均匀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DE

GWO算法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DE

GWO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3.1、DE

GWO算法候选解的初始化:DE算法种群的初始化表达式为:式中,DE代表附属层个体;是附属层中群体的初始值;i是主层狼群的序号,i=(1,2,3,

,M);j是附属层每组附属群体内个体序号,j=(1,2,3,

,N);t是当前迭代数;例如:是附属层第一组中第一个个体的初始值;GWO算法种群的初始化表达式为:
式中,GWO代表主层灰狼;i是代表主层灰狼的序号,i=(1,2,3,

,M);是主层中狼群的初始值;t是当前迭代数;更新每头灰狼的位置;每头灰狼在迭代后都需要与以历史位置进行比较,使得每头灰狼能够一直保证个体最优;在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中利用测量模块,测量光伏阵列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得到当前占空比的光伏阵列在当前时刻的输出功率,在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中利用模块量输出电压V和输出电流I的信号,计算式为:P=IV;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作为适应值函数fit(
·
)的判断;S3.2、基于DE

GWO算法占空比的全局搜索:附属群体利用DE算法寻找全局最优位置,首先对附属群体进行变异操作,表达式为:式中,DE代表附属层个体;i是主层狼群的序号,i=(1,2,3,

,M);j是附属层每组附属群体内个体序号,j=(1,2,3,

,N);t是当前迭代次数;是附属层第i组附属群体中第j个变异个体,是附属层中的最优解;F是缩放因子,r1、r2、r3和r4是附属层群体矩阵中随机坐标值,t是当前迭代次数;在应用到MPPT模块中时,不考虑交叉操作,变异的粒子进行一对一的选择,计算式为:式中,DE代表附属层个体;t是当前迭代次数;i是主层狼群的序号,i=(1,2,3,

,M);j是附属层每组附属群体内个体序号,j=(1,2,3,

,N);是附属层第i组附属群体中第j个变异个体;是附属层第i组附属群体中第j个个体;是对应的光伏系统功率,作为算法的适应值;是对应的光伏系统功率,作为算法的适应值;缩放因子的取值策略为自适应收缩,能够根据DE

GWO算法的迭代次数,自适应地调整缩放因子的取值,由下式表示;式中,t
max
是最大迭代次数;t是当前迭代次数;F是缩放因子的取值;F
ma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书唯杨永康蒋晨李书璇周海涛熊昊然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