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体育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33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体育器械,包括:上瓶筒、下瓶筒和瓶盖;下瓶筒设置在下瓶斗上,所述下瓶筒的外环面前后两侧中部均开设有三组螺孔;上瓶筒套置在下瓶筒外,所述上瓶筒的外环面前后两侧中部均开设有三组螺孔,且上瓶筒上的螺孔与下瓶筒上的螺孔内外重合对齐设置,并且螺孔内螺接有塑料螺栓,塑料螺栓的后端扭合有塑料紧固螺母;瓶盖扭合在下瓶斗的下端;所述上瓶筒的上端套置有橡胶边框,并且橡胶边框为拆卸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采用生活中随处可见、便于孩子收集的材料矿泉水瓶,实现废物利用,材料低结构化,可以实现一物多玩,同时让幼儿自由组合,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地位。地位。

A sports instrument for training children's hand eye coordination 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体育器械


[0001]本技术涉及幼儿体育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体育器械。

技术介绍

[0002]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矿泉水瓶在喝完随后,基本上空瓶就处于废弃状态,大部分都是之间收回重新再生产,这使得废弃的控矿泉水瓶使用范围很受局限,并不能够对其进行资源多途径利用,难以多元化变废为宝。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体育器械,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空矿泉水瓶使用范围受限,并不能够对其进行资源多途径利用,同时并不能够将其应用到幼儿体育锻炼上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体育器械,包括:上瓶筒、下瓶筒和瓶盖;
[0005]下瓶筒,设置在下瓶斗上,所述下瓶筒的外环面前后两侧中部均开设有三组螺孔;
[0006]上瓶筒,套置在下瓶筒外,所述上瓶筒的外环面前后两侧中部均开设有三组螺孔,且上瓶筒上的螺孔与下瓶筒上的螺孔内外重合对齐设置,并且螺孔内螺接有塑料螺栓,塑料螺栓的后端扭合有塑料紧固螺母;
[0007]瓶盖,扭合在下瓶斗的下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瓶筒的上端套置有橡胶边框,且橡胶边框选用人工复合橡胶材质,并且橡胶边框为拆卸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瓶筒的壳体内开设有嵌槽,且上瓶筒内设置有内腔,并且上瓶筒为中空的筒体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瓶筒的上端设置有嵌块,且嵌块嵌合在嵌槽内,并且上瓶筒在下瓶筒上升降活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瓶斗的内侧底部热塑有固定内套,且固定内套的内侧设置有压板,并且压板下压制有橡胶密封层。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下瓶斗的下端设置有下瓶口,且瓶盖扭合在下瓶口外,并且瓶盖的内侧设置有内密封圈,同时瓶盖与下瓶斗之间拆分连接,且下瓶斗的内底部填充有填充物。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中上瓶筒的原材料是采用废弃的塑料瓶,切取整个瓶身的上半部,将切口边缘打磨光滑后,将橡胶边框套置在上瓶筒的上端,可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0015]2.本技术中在下瓶筒上端的嵌块嵌合在上瓶筒下壳体内的嵌槽内,方便根据游戏使用需要下,进行伸长和缩短本设备的上部长度,主要是上瓶筒和下瓶筒前后两侧中部均开设螺孔,在上瓶筒笔直上下移动时,可将上瓶筒上低位的螺孔与下瓶筒上的高位螺
孔对齐,在通过塑料螺栓和塑料紧固螺母进行螺接固定,从而将上瓶筒和下瓶筒进行稳定固定在一起。
[0016]3.本技术中瓶盖与下瓶斗下的下瓶口之间方便扭合组装与拆分,以便往下瓶斗的内底部填充填充物,也可调整所填充的填充物的重量,填充物可以选用沙土等,进行有效增加下瓶斗底部的重力,稳定下瓶斗的中心,使其更适合在游戏中使用。
[0017]4、本技术主要功能一是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及投掷的能力,练习手部力量,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和目测能力,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体验合作活动的乐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二是变废为宝,将空的矿泉水瓶进行重新设计,可应用于幼儿体育锻炼上,有助于增加空矿泉水瓶的用途。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展开示意图。
[0023]图中:1、上瓶筒;10、橡胶边框;11、内腔;12、嵌槽;2、下瓶筒;20、嵌块;3、下瓶斗;30、下瓶口;31、固定内套;32、压板;33、橡胶密封层;4、螺孔;5、塑料螺栓;50、塑料紧固螺母;6、瓶盖;60、内密封圈;7、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展开示意图。
[0026]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体育器械,包括:上瓶筒1、下瓶筒2和瓶盖6;下瓶筒2设置在下瓶斗3上,下瓶筒2的外环面前后两侧中部均开设有三组螺孔4;上瓶筒1套置在下瓶筒2外,上瓶筒1的外环面前后两侧中部均开设有三组螺孔4,且上瓶筒1上的螺孔4与下瓶筒2上的螺孔4内外重合对齐设置;瓶盖6扭合在下瓶斗3的下端。
[0027]在本实施例中,上瓶筒1的上端套置有橡胶边框10,且橡胶边框10选用人工复合橡胶材质,并且橡胶边框10为拆卸结构。
[0028]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中上瓶筒1的原材料是采用废弃的塑料瓶,切取整个瓶身的上半部,将切口边缘打磨光滑后,将橡胶边框10套置在上瓶筒1的上端,可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0029]在本实施例中,上瓶筒1的壳体内开设有嵌槽12,且上瓶筒1内设置有内腔11,并且
上瓶筒1为中空的筒体结构;下瓶筒2的上端设置有嵌块20,且嵌块20嵌合在嵌槽12内,并且上瓶筒1在下瓶筒2上升降活动。
[0030]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中在下瓶筒2上端的嵌块20嵌合在上瓶筒1下壳体内的嵌槽12内,方便根据游戏使用需要下,进行伸长和缩短本设备的上部长度,主要是上瓶筒1和下瓶筒2前后两侧中部均开设螺孔,在上瓶筒1笔直上下移动时,可将上瓶筒1上低位的螺孔与下瓶筒2上的高位螺孔对齐,在通过塑料螺栓5和塑料紧固螺母50进行螺接固定,从而将上瓶筒1和下瓶筒2进行稳定固定在一起。
[0031]在本实施例中,下瓶斗3的内侧底部热塑有固定内套31,且固定内套31的内侧设置有压板32,并且压板32下压制有橡胶密封层33;下瓶斗3的下端设置有下瓶口30,且瓶盖6扭合在下瓶口30外,并且瓶盖6的内侧设置有内密封圈60,同时瓶盖6与下瓶斗3之间拆分连接,且下瓶斗3的内底部填充有填充物7。
[0032]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中瓶盖6与下瓶斗3下的下瓶口30之间方便扭合组装与拆分,以便往下瓶斗3的内底部填充填充物7,也可调整所填充的填充物7的重量,填充物7可以选用沙土等,进行有效增加下瓶斗3底部的重力,稳定下瓶斗3的中心,使其更适合在游戏中使用。
[0033]实施例一:
[0034]幼儿游戏玩法一:你抛我接;
[0035]幼儿分成两组,两两面对面站立,一人负责抛球,将球投向对面本设备的开口瓶里,另一人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瓶筒(1)、下瓶筒(2)和瓶盖(6);下瓶筒(2),设置在下瓶斗(3)上,所述下瓶筒(2)的外环面前后两侧中部均开设有三组螺孔(4);上瓶筒(1),套置在下瓶筒(2)外,所述上瓶筒(1)的外环面前后两侧中部均开设有三组螺孔(4),且上瓶筒(1)上的螺孔(4)与下瓶筒(2)上的螺孔(4)内外重合对齐设置,并且螺孔(4)内螺接有塑料螺栓(5),塑料螺栓(5)的后端扭合有塑料紧固螺母(50);瓶盖(6),扭合在下瓶斗(3)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筒(1)的上端套置有橡胶边框(10),且橡胶边框(10)选用人工复合橡胶材质,并且橡胶边框(10)为拆卸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体育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筒(1)的壳体内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艳芳童颖余丽虹伍婷婷廖和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教育装备与基建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