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放射性碘探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放射性碘探测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放射性碘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放射性碘探测装置通常是通过NaI晶体配合光电倍增管采用正面进气正面测量的方式对放射性碘进行探测,虽然放射性碘的取样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是由于采用NaI晶体配合光电倍增管测量会存在整个探测装置体积和重量增大,导致整个探测装置携带困难,难于移动;同时,需要对晶体和光电倍增管进行铅屏蔽,NaI晶体由于能量分辨率较差,在实际测量时对于放射性碘的同位素如I
‑
131、I
‑
132、I
‑
133、I
‑
134和I
‑
135不能给出准确的测量结果,只能给出总的放射性碘的活度浓度值,对于具有核素识别等特殊功能和空间有限的地方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放射性碘探测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体积小,通过采用LaBr3探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放射性碘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式探测箱(1)、均设置在屏蔽式探测箱(1)内的活性炭碘盒(2)、LaBr3探测器(3)和硅光电倍增管SiPM(4),以及给硅光电倍增管SiPM(4)供电的电源模块(5);进气管(7)的一端位于活性炭碘盒(2)的上方且与活性炭碘盒(2)的输入端配合,出气管(6)的一端位于活性炭碘盒(2)的下方且与活性炭碘盒(2)的输出端配合,所述进气管(7)的另一端和出气管(6)的另一端均伸出屏蔽式探测箱(1);所述LaBr3探测器(3)的探测端与活性炭碘盒(2)呈正对布设,所述硅光电倍增管SiPM(4)设置在LaBr3探测器(3)远离活性炭碘盒(2)的端部,所述电源模块(5)通过依次连接的升压电路(8)和降压电路(9)与硅光电倍增管SiPM(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硅光电倍增管SiPM(4)的输出端连接有放大电路(10),所述电源模块(5)通过电源转换电路(11)与放大电路(10)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放射性碘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aBr3探测器(3)安装在安装支架(12)上,所述安装支架(12)设置在屏蔽式探测箱(1)内。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放射性碘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式探测箱(1)的底板上开设有供出气管(6)穿过的螺纹孔,所述出气管(6)的外侧面设置有螺纹部,所述出气管(6)与屏蔽式探测箱(1)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活性炭碘盒(2)安装在出气管(6)的一端,所述出气管(6)对活性炭碘盒(2)进行支撑。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放射性碘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aBr3探测器(3)的横截面与活性炭碘盒(2)的纵切面形状尺寸均相同。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放射性碘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5)为24V直流电源,所述升压电路(8)包括电源芯片MC33063A,所述电源芯片MC33063A的第6引脚分为三路,一路与24V直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另一路经电容C1接地,第三路经电阻R1与电源芯片MC33063A的第7引脚连接;所述电源芯片MC33063A的第5引脚分为两路,一路经电阻R3接地,另一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经并联的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电容C8接地;所述电源芯片MC33063A的第8引脚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一路与电源芯片MC33063A的第7引脚连接,另一路经电感L1与电源芯片MC33063A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电源芯片MC33063A的第1引脚分为两路,一路经串联的电容C3和电阻R5接地,另一路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芯片MC33063A的第3引脚经电容C2接地;所述电源芯片MC33063A的第2引脚和第4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俊涛,刘杰,花锋,杨妮莹,毕仙鹏,李亮,冯东山,刘进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