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98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后地板前板结构采用分体式结构,解决了中通道过高导致后地板前板存在冲压成型的问题;此外分体式结构通过焊接形式形成一个整体,不仅能够加强中通道与后地板总成搭接,还能够降低料厚,实现零件总成轻量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通过应用上述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不仅能保证车身密封性,还实现了车身总成轻量化的目的。了车身总成轻量化的目的。了车身总成轻量化的目的。

A front plate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rear floor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车身结构件直接目的是承载整车中的功能件和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但车身结构的设计好坏,不仅要考虑其功能,还要从工艺制造及制造成本去衡量,以及零件生产状态是否能与设计状态保持一致,顾需要从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方面去考核零件的成熟度。当然,随着全球对节能环保的大力提倡及消费者对油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大车企对整车重量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而车身结构件在整车重量中占比也较大,顾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成为车身结构设计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在保证性能的情况下零件设计得轻也是考核零件设计好坏的重要因素。
[0003]后地板前板总成的作用主要是连接前后车体的作用,但受总布置影响(包含但不限于油箱、后电机、二排人机、排气系统等),而前地板总成和后车体总成往往存在高差,中通道的高度也加大,当这两个高差过大时,会造成后地板前板总成设计难度加大。主要问题有零件的成型问题、CAE性能问题及轻量化问题。按传统的设计(如图1所示)存在01、02处冲压成型问题,且此零件材料厚度需大于1.0mm。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解决了中通道过高导致后地板前板存在冲压成型的问题,并降低了后地板前板及后地板前板横梁料厚,实现了零件总成轻量化的目的。
[0005]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通过应用上述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不仅能保证车身密封性,还实现了车身总成轻量化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包括:
[0008]后地板前板,其为Z形结构;所述后地板前板上开设有第一开口;
[0009]前板加强板,与所述后地板前板焊接;所述前板加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匹配的第二开口;
[0010]前板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后地板前板及所述前板加强板焊接,所述前板连接板为C形结构,所述前板连接板套设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外侧;
[0011]后地板前横梁,一端焊接于所述后地板前板的前部,另一端焊接于所述后地板前板的中部。
[0012]作为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后地板前板的一端设有向后的左一翻边和向上的左二翻边,所述后地板前板的另一端设有向后的右一翻边和向上右二翻边,所述左一翻边与所述左二翻边搭接焊接,所述右一翻边与所述右二翻边搭接焊接。
[0013]作为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左一翻边与所述左二翻边及所述右一
翻边与所述右二翻边搭接焊接后均形成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的尺寸小于3*3mm;和/或
[0014]所述后地板前板、所述前板加强板、所述前板连接板与所述后地板前横梁焊接后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或所述第二开口边缘处形成密封结构。
[0015]作为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前板加强板的下边缘设有向后的左三翻边和右三翻边,所述左三翻边与所述右三翻边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所述左三翻边与所述右三翻边均与所述后地板前板的后部搭接焊接。
[0016]作为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设有开口翻边,所述开口翻边与所述前板连接板搭接焊接。
[0017]作为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前板连接板的两端均设有向外的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均与所述后地板前板的后部搭接焊接。
[0018]作为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后地板前横梁的前端设有向前的前翻边,所述前翻边与所述后地板前板的前部搭接焊接;
[0019]所述后地板前横梁的后端设有向下的下翻边,所述下翻边与所述后地板前板的中部搭接焊接。
[0020]作为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后地板前板、所述前板加强板与所述前板连接板上均设有加强筋。
[0021]作为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后地板前板的厚度为0.7mm;和/或
[0022]所述前板加强板的厚度为1.2mm;和/或
[0023]所述前板连接板的厚度为1.2mm;和/或
[0024]所述后地板前横梁的厚度为1mm。
[0025]作为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后地板前横梁为L形结构。
[0026]作为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前板加强板上设有C形的凸起段。
[0027]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9]本技术的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包括后地板前板、前板加强板、前板连接板和后地板前横梁,后地板前板为Z形结构;后地板前板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前板加强板与后地板前板焊接;前板加强板上设有与第一开口相匹配的第二开口;前板连接板分别与后地板前板及前板加强板焊接,前板连接板为C形结构,前板连接板套设于第二开口的外侧;后地板前横梁的一端焊接于后地板前板的前部,另一端焊接于后地板前板的中部。后地板前板结构采用分体式结构,解决了中通道过高导致后地板前板存在冲压成型的问题;此外分体式结构通过焊接形式形成一个整体,不仅能够加强中通道与后地板总成搭接,还能够降低料厚,实现零件总成轻量化的目的。
[0030]本技术的汽车,通过应用上述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不仅能保证车身密封性,还实现了车身总成轻量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后地板前板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后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爆炸图;
[003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的断面图;
[0036]图6为图3的B部放大图;
[0037]图7为图2的A部放大图。
[0038]附图标记:
[0039]1、后地板前板;11、第一开口;12、左一翻边;13、左二翻边;14、右一翻边;15、右二翻边;16、缺口;
[0040]2、前板加强板;21、第二开口;211、开口翻边;22、左三翻边;23、右三翻边;
[0041]3、前板连接板;31、连接翻边;
[0042]4、后地板前横梁;41、前翻边;42、下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4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地板前板(1),其为Z形结构;所述后地板前板(1)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1);前板加强板(2),与所述后地板前板(1)焊接;所述前板加强板(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11)相匹配的第二开口(21);前板连接板(3),分别与所述后地板前板(1)及所述前板加强板(2)焊接,所述前板连接板(3)为C形结构,所述前板连接板(3)套设于所述第二开口(21)的外侧;后地板前横梁(4),一端焊接于所述后地板前板(1)的前部,另一端焊接于所述后地板前板(1)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前板(1)的一端设有向后的左一翻边(12)和向上的左二翻边(13),所述后地板前板(1)的另一端设有向后的右一翻边(14)和向上右二翻边(15),所述左一翻边(12)与所述左二翻边(13)搭接焊接,所述右一翻边(14)与所述右二翻边(15)搭接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一翻边(12)与所述左二翻边(13)及所述右一翻边(14)与所述右二翻边(15)搭接焊接后均形成一个缺口(16),所述缺口(16)的尺寸小于3*3mm;和/或所述后地板前板(1)、所述前板加强板(2)、所述前板连接板(3)与所述后地板前横梁(4)焊接后在所述第一开口(11)和/或所述第二开口(21)边缘处形成密封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地板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加强板(2)的下边缘设有向后的左三翻边(22)和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力丹孙凤翔袁文帅
申请(专利权)人: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