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83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包括设置于屋顶瓦面幕墙下端外墙位置的第一铝板幕墙和设置于第一铝板幕墙下方相邻玻璃幕墙之间墙体上的第二铝板幕墙;第一铝板幕墙包括设置于第一外墙外侧由第一立柱、支撑横梁、支撑斜杆、第二立柱构成的支撑框架和分别包覆于支撑框架的顶部、外端面以及底部的若干第一铝单板,且相邻两第一铝单板之间通过密封胶条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强度加强的支撑框架,采用角码将铝板单元分别铺设固定在支撑框架的底部、前端面和底部,有效地增加了结构的牢固性,提高了铝板幕墙的固定效果和使用寿命;铝单板采用多个铝板单元拼接而成,拼接处采用密封框及密封胶条进行密封固定,可有效防止雨水渗入。止雨水渗入。止雨水渗入。

An exterior wall aluminum plate structur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外部装修是建筑构成的重要部分,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外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铝板幕墙以其绝佳的物理特性、快速的加工组装能力、优越的防火性能、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在建筑外墙装饰中被广泛的应用。铝板幕墙把铝板的多种功能也完美体现出来,其质感独特,色泽丰富、持久,而且外观形状可以多样化,并能与玻璃幕墙材料、石材幕墙材料完美地结合。其完美外观,优良品质,使其备受业主青睐,其自重轻,仅为大理石的五分之一,是玻璃幕墙的三分之一,大幅度减少了建筑结构和基础的负荷,而且维护成本低,性能的价格比高。
[0003]目前,现有的铝板幕墙建筑外墙上铝板的安装固定普遍采用胶粘方式进行固定,牢固度较低,大块铝板自身抗冲击力较差,使用不便;且现有建筑外墙上的铝板之间的拼接距离过大拼接美观性低,同时过大的拼接距离也易造成雨水渗入墙体与幕墙之间,造成墙体发霉,易滋生细菌,且同时雨水会腐蚀龙骨及其他幕墙支撑部件,严重降低了建筑幕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该外墙铝板结构设置于建筑外墙的屋顶瓦面幕墙和陶土板幕墙之间,包括设置于所述屋顶瓦面幕墙下端外墙位置的第一铝板幕墙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铝板幕墙下方相邻玻璃幕墙之间墙体上的第二铝板幕墙;其中,所述第一铝板幕墙包括设置于第一外墙外侧由第一立柱、支撑横梁、支撑斜杆、第二立柱构成的支撑框架和分别包覆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外端面以及底部的若干第一铝单板,且相邻两所述第一铝单板之间通过密封胶条密封。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上,所述第一立柱为若干个,呈左右间隔布置,且每一所述第一立柱均通过第一角码连接件竖向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墙。
[0008]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上,所述第一立柱顶端、中间以及底端分别通过上下间隔布置的所述支撑横梁连接外侧的所述第二立柱。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上,上下相邻的两所述支撑横梁之间通过倾斜布置的所述支撑斜杆呈对角连接。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上,所述第一铝单板为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顶部、外端面以及底部的第一铝板单元、第二铝板单元以及第三铝板单元,所述第一铝板单元和第三铝板单元的外侧端的横截面均为U型,且分别与所述第二铝板单元
的顶端和底端连接形成凹形结构。
[0011]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上,所述第一铝板单元和所述第三铝板单元的一端通过第二角码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墙的顶部和底部,另一端通过第二角码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和底部。
[0012]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上,所述第一铝板单元的另一端呈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立柱的外侧,且其倾斜坡度为0.5

2%。
[0013]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上,相邻的两所述第一铝单板之间通过密封框连接,且所述密封框通过螺钉和第三角码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
[0014]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上,所述密封框为U型结构,其两侧壁分别通过铆钉对应连接所述第一铝单板之,且其内嵌设有所述密封胶条。
[0015]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上,所述第二铝板幕墙的第二铝单板的横截面呈U型结构;其中,所述第二铝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玻璃幕墙,中部的凹槽通过角钢横梁固定于第二外墙。
[0016]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7](1)采用第一立柱、支撑横梁、支撑斜杆、第二立柱构成强度加强的支撑框架,且支撑框架采用角码将铝板单元分别铺设固定在支撑框架的底部、前端面和底部,有效地增加了结构的牢固性,提高了铝板幕墙的固定效果和使用寿命;
[0018](2)第一铝单板采用第一铝板单元、第二铝板单元以及第三铝板单元拼接而成,便于铝板单元的组装、拆卸及维修更换,并在连接处采用密封框及密封胶条进行密封固定,实现了铝板单元的无缝拼接,外观整体效果好;
[0019](3)在相邻的两玻璃幕墙之间墙体上的设置第二铝板幕墙,该第二铝板幕墙的第二铝单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玻璃幕墙相结合,提高了整体建筑外墙立面的立体感和美观度,且采用密封胶条进行密封可有效防止雨水渗入。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中第一铝板幕墙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中第一铝板幕墙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中玻璃幕墙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中玻璃幕墙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0026]100

屋顶瓦面幕墙;200

第一铝板幕墙,201

第一外墙,202

第一立柱,203

第一角码连接件,204

支撑横梁,205

支撑斜杆,206

第二立柱,207

第一铝单板,208

第二角码固定件,209

密封胶条,210

密封框,211

螺钉,212

第三角码固定件;300

第二铝板幕墙,301

第二外墙,302

角钢横梁,303

第二铝单板,304

第二密封胶条,305

连接板,306


钉,307

螺钉,400

玻璃幕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该外墙铝板结构设置于建筑外墙的屋顶瓦面幕墙100和陶土板幕墙500之间,该外墙铝板结构主要包括第一铝板幕墙200和第二铝板幕墙300两部分,第一铝板幕墙200设置在所述屋顶瓦面幕墙100下端外墙位置,第二铝板幕墙300设置在所述第一铝板幕墙200下方相邻玻璃幕墙400之间墙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该外墙铝板结构设置于建筑外墙的屋顶瓦面幕墙(100)和陶土板幕墙(50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屋顶瓦面幕墙(100)下端外墙位置的第一铝板幕墙(200)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铝板幕墙(200)下方相邻玻璃幕墙(400)之间墙体上的第二铝板幕墙(300);其中,所述第一铝板幕墙(200)包括设置于第一外墙(201)外侧由第一立柱(202)、支撑横梁(204)、支撑斜杆(205)、第二立柱(206)构成的支撑框架和分别包覆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外端面以及底部的若干第一铝单板(207),且相邻两所述第一铝单板(207)之间通过密封胶条(209)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202)为若干个,呈左右间隔布置,且每一所述第一立柱(202)均通过第一角码连接件(203)竖向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墙(2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202)顶端、中间以及底端分别通过上下间隔布置的所述支撑横梁(204)连接外侧的所述第二立柱(20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两所述支撑横梁(204)之间通过倾斜布置的所述支撑斜杆(205)呈对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外墙铝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单板(207)为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顶部、外端面以及底部的第一铝板单元、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朝辉李国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湘涟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