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263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包括第一旋转组件及第二旋转组件,第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一卷针组及第一卷针弹性机构;第二旋转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支架、第二卷针组及第二卷针弹性机构,且第二旋转组件与第一旋转组件活动连接以构成可拆卸旋转塔,且在旋转塔中,第一卷针与所述第二卷针等经交叉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纺锤交叉式卷针且结合卷针弹性机构,可有效将隔膜和极片的应力进行释放,解决卷芯变形、扭曲问题,且可提高卷绕效率,提高电池安全性。提高电池安全性。提高电池安全性。

A lithium battery w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锂电池加工
,涉及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手机、数码产品、笔记本电脑、无人机、航模、电动工具、新能源汽车、便携式储能、医疗设备等领域大量采用锂电池作为电源,锂电池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卷芯尺寸也越来越多样化。
[0003]卷绕是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也是尤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具体方式是把激光切好后的极片,固定在卷针上,并随着卷针旋转而将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卷成一个层层包裹的卷芯状,一般包裹方式为隔膜、正极片、隔膜、负极片。其中,卷针大多为棱形或椭圆形等。
[0004]现有宽度较大的方型锂卷芯的卷绕,大多使用椭圆形卷针,由于卷芯尺寸较大,卷芯卷绕完成后,则采用圆变扁工艺,以将卷绕的卷芯加工成方型,该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从而会导致卷绕工位等待时间较长,影响卷绕效率;且卷针越圆,卷芯贴合也越紧,卷绕速度越快,卷针运动惯性会导致极片与隔膜内应力无法释放,易造成卷芯内部变形和扭曲。
[0005]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以解决现有锂电池卷绕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卷绕效率低、卷芯内部易变形和扭曲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卷绕装置包括:
[0008]第一旋转组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一卷针组及第一卷针弹性机构,所述第一卷针组包括多根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卷针,所述第一卷针弹性机构与所述第一卷针组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卷针组结合所述第一卷针弹性机构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移动;
[0009]第二旋转组件,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支架、第二卷针组及第二卷针弹性机构,所述第二卷针组包括多根呈环形分布的第二卷针,所述第二卷针弹性机构与所述第二卷针组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卷针组结合所述第二卷针弹性机构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活动连接以构成可拆卸旋转塔,且在所述旋转塔中,所述第一卷针与所述第二卷针等经交叉分布。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及所述第二旋转组件中至少一个为沿水平方向进行位移的活动式旋转组件。
[0011]可选地,所述活动式旋转组件为L个,以对应构成L个所述旋转塔,其中,L的取值为L≥2。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卷针的数量为M个,M的取值为M≥2,且多个所述第一卷针等间距
分布。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卷针的数量为N个,N的取值为N≥2,且多个所述第二卷针等间距分布。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卷针的移动方式包括内聚及外扩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第二卷针的移动方式包括内聚及外扩中的一种或组合。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卷针弹性机构为自动调节式弹性机构;所述第二卷针弹性机构为自动调节式弹性机构。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为翅片式固定支架,翅片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卷针的数量一致,且所述翅片中具有容置所述第一卷针及所述第一卷针弹性机构的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为翅片式固定支架,翅片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卷针的数量一致,且所述翅片中具有容置所述第二卷针及所述第二卷针弹性机构的第二滑行槽。
[0017]可选地,在所述旋转塔中,所述第一卷针及所述第二卷针等间距环形分布。
[0018]可选地,在所述旋转塔中,由所述第一卷针及所述第二卷针所围成的图形的宽度范围为500mm

2000mm。
[0019]如上所述,本技术的锂电池卷绕装置,包括第一旋转组件及第二旋转组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一卷针组及第一卷针弹性机构,所述第一卷针组包括多根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卷针,所述第一卷针弹性机构与所述第一卷针组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卷针组结合所述第一卷针弹性机构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移动;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支架、第二卷针组及第二卷针弹性机构,所述第二卷针组包括多根呈环形分布的第二卷针,所述第二卷针弹性机构与所述第二卷针组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卷针组结合所述第二卷针弹性机构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活动连接以构成可拆卸旋转塔,且在所述旋转塔中,所述第一卷针与所述第二卷针等经交叉分布。
[0020]本技术的锂电池卷绕装置,采用纺锤交叉式卷针,且结合卷针弹性机构,可以有效将隔膜和极片的应力进行释放,解决卷芯变形、扭曲问题,且可以有效保证卷针卷动时隔膜和极片无松动及对齐度,提高卷绕效率,提高电池安全性;通过设置多个旋转塔,可进一步的提高卷绕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锂电池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显示为图1中第一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锂电池卷绕装置卷绕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卷针组内聚及第二卷针组外扩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锂电池卷绕装置下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元件标号说明
[0027]100
ꢀꢀꢀꢀꢀꢀꢀꢀꢀꢀꢀꢀꢀꢀꢀꢀꢀꢀꢀꢀꢀ
第一旋转组件
[0028]101
ꢀꢀꢀꢀꢀꢀꢀꢀꢀꢀꢀꢀꢀꢀꢀꢀꢀꢀꢀꢀꢀ
第一固定支架
[0029]102
ꢀꢀꢀꢀꢀꢀꢀꢀꢀꢀꢀꢀꢀꢀꢀꢀꢀꢀꢀꢀꢀ
第一卷针
[0030]103
ꢀꢀꢀꢀꢀꢀꢀꢀꢀꢀꢀꢀꢀꢀꢀꢀꢀꢀꢀꢀꢀ
第一滑行槽
[0031]200
ꢀꢀꢀꢀꢀꢀꢀꢀꢀꢀꢀꢀꢀꢀꢀꢀꢀꢀꢀꢀꢀ
第二旋转组件
[0032]201
ꢀꢀꢀꢀꢀꢀꢀꢀꢀꢀꢀꢀꢀꢀꢀꢀꢀꢀꢀꢀꢀ
第二固定支架
[0033]202
ꢀꢀꢀꢀꢀꢀꢀꢀꢀꢀꢀꢀꢀꢀꢀꢀꢀꢀꢀꢀꢀ
第二卷针
[0034]203
ꢀꢀꢀꢀꢀꢀꢀꢀꢀꢀꢀꢀꢀꢀꢀꢀꢀꢀꢀꢀꢀ
第二滑行槽
[0035]300
ꢀꢀꢀꢀꢀꢀꢀꢀꢀꢀꢀꢀꢀꢀꢀꢀꢀꢀꢀꢀꢀ
卷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卷绕装置包括:第一旋转组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一卷针组及第一卷针弹性机构,所述第一卷针组包括多根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卷针,所述第一卷针弹性机构与所述第一卷针组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卷针组结合所述第一卷针弹性机构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移动;第二旋转组件,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支架、第二卷针组及第二卷针弹性机构,所述第二卷针组包括多根呈环形分布的第二卷针,所述第二卷针弹性机构与所述第二卷针组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卷针组结合所述第二卷针弹性机构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活动连接以构成可拆卸旋转塔,且在所述旋转塔中,所述第一卷针与所述第二卷针等经交叉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及所述第二旋转组件中至少一个为沿水平方向进行位移的活动式旋转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式旋转组件为L个,以对应构成L个所述旋转塔,其中,L的取值为L≥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针的数量为M个,M的取值为M≥2,且多个所述第一卷针等间距分布。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心李利潮陈彪刘朝阳张卫龙李进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