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隔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46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隔振器,包括底座、盖板与弹簧,所述底座设置在盖板的正下方,底座的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弹簧竖直设置在盖板与底座之间,且上下两端分别与盖板底部、底座内侧底部相固定,所述盖板底部相对的两边缘处对称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朝下设置且位于底座的内侧,所述限位板的板面呈上大下小状且与底座内侧面之间存在间距,所述限位板的两侧面上部到底座内侧面的距离小于两侧面下部到底座内侧面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中,利用呈上大下小的限位板,在限位板的两侧边为盖板的倾斜留下了一定的避让空间,当盖板受力不均匀倾斜时,限位板的两侧面比较不容易触碰到底座,能够有效降低振动短路的风险,保证隔振效果。保证隔振效果。保证隔振效果。

A spring vibration iso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隔振器


[0001]本技术涉及隔振器
,特别涉及一种弹簧隔振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制造场所当中,常常会存在较大的振动与噪声,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当中,会导致听力下降,引发头疼、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因此,需要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在工程当中,使用弹簧隔振器是常规的减振降噪措施。弹簧隔振器能够通过改变系统固频的方式,降低振动响应,部分隔离振动的传递,起到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0003]不过现有的弹簧隔振器在结构形式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当设备无法安装在弹簧隔振器的顶部中心处时,或者在设备不同位置的重量不同时,弹簧隔振器的上部结构容易因为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倾斜歪倒,上部的限位板容易与底座触碰干涉,使得振动能量经由与限位板相接触的底座直接传递,造成振动的短路,降低弹簧隔振器的隔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隔振器,隔振时振动短路的风险较低。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弹簧隔振器,包括底座、盖板与弹簧,所述底座设置在盖板的正下方,底座的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弹簧竖直设置在盖板与底座之间,且上下两端分别与盖板底部、底座内侧底部相固定,所述盖板底部相对的两边缘处对称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朝下设置且位于底座的内侧,所述限位板的板面呈上大下小状且与底座内侧面之间存在间距,所述限位板的两侧面上部到底座内侧面的距离小于两侧面下部到底座内侧面的距离。
[000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两侧面底部为斜面或者圆弧面。采用斜面或者圆弧面的形式,能够将限位板的两侧边自上而下逐渐内收,在限位板的两侧面与底座内侧面之间留下一定的避让空间,当振动发生或者盖板受力不均匀时,避免限位板的两侧边与底座相触碰,减少振动短路的风险。
[0008]进一步的,当所述限位板的两侧面底部为斜面时,该斜面与水平面之间所夹的锐角为40~70
°
。优选的角度为65
°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粘滞颗粒阻尼模块,所述粘滞颗粒阻尼模块包括阻尼颗粒、阻尼液以及中空的密闭壳体,所述密闭壳体固定在盖板的顶部,所述阻尼颗粒与阻尼液混合填充在所述密闭壳体的内部。阻尼颗粒与阻尼液混合填充,在振动发生时,阻尼颗粒碰撞活动激励阻尼液,促进阻尼液的流动,加速阻尼液的耗能,提高隔振器的隔振效果。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阻尼颗粒的粒径大小不一。粒径大小不一的阻尼颗粒混合使用,振动发生时碰撞较为充分。
[0011]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水平仪。方便实时查看隔振器的水平度状况并对设备进行调平,提高安装的水平精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外侧板面上标注有尺寸刻度线,所述尺寸刻度线的测量方向为竖直方向。在隔振器使用或者安装的过程当中,随着弹簧的压缩下降,标注在限位板上的尺寸刻度线也同步下降,以固定不动的底座作为参照,如将底座顶端面的位置与尺寸刻度线相比对,能够实现弹簧伸缩变形量的可视化。为方便读取数值,可在底座上固定指针,或者在底座上与尺寸刻度线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开口,方便读数观察。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若干块立板,所述立板垂直围设在底板的顶部边缘处,所述限位板平行于所述立板设置。该限位板也可倾斜设置,限位板底部朝向隔振器中央,在限位板的板面与立板内侧面之间留下一定的避让空间,减少触碰情况的发生。
[0014]进一步的,所述立板的顶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所述盖板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截面形状呈L形,且与限位板分别设置在盖板底部不同侧,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位置与第一连接板的位置上下相对应,且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上均竖直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竖直穿设有活动螺栓,所述活动螺栓的末端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通过活动螺栓与固定螺母相互连接,并可通过连接通孔沿着活动螺栓上下活动。
[0015]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底部以及底板的顶部均设置有弹簧安装板,所述弹簧安装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弹簧固定槽,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卡入所述弹簧固定槽中。弹簧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并且两两相对设置,起到良好的隔振效果。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盖板底部的限位板采用上大下小的设计,在限位板的两侧边为盖板倾斜留下了一定的避让空间,在盖板受力不均匀发生倾斜时,限位板比较不容易触碰到底座,由此降低隔振器振动短路的风险,保持隔振器的隔振效果。
[0018]2.设置粘滞颗粒阻尼模块,混合填充阻尼颗粒与阻尼液,利用阻尼液本身的隔振性能以及阻尼颗粒碰撞耗能的颗粒特性,增大隔振器的阻尼作用,减小设备振动的传递,从而提高隔振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当中A

A向结构剖视图。
[0023]图5为图3当中B

B向结构剖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与设备、地面连接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与设备、地面连接侧视图。
[0027]图9为本技术隔振效果图。
[0028]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底座;11、底板;111、U形孔;12、立板;13、第一连接板;14、连接通孔;15、弹簧安装板;151、弹簧固定槽;16、活动螺栓; 161、固定螺母;2、盖板;21、限位板;211、尺寸刻度线;22、第二连接板;3、弹簧;4、粘滞颗粒阻尼模块;41、阻尼颗粒;42、阻尼液;43、密闭壳体;431、螺纹连接孔;5、水平仪;6、设备;7、地面;8、橡胶垫板;9、螺纹紧固件;
α、限位板两侧面与水平面之间所夹锐角;L1、限位板板面与底座内侧面之间的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0]如图1

9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隔振器,包括底座1、盖板2与弹簧3,底座1设置在盖板2的正下方,底座1的顶部呈开口状,弹簧3竖直设置在盖板2与底座1之间,且上下两端分别与盖板2底部、底座1内侧底部相固定,盖板2底部相对的两边缘处对称设置有限位板21,限位板21朝下设置且位于底座1的内侧,限位板21的板面21a呈上大下小状且与底座1内侧面(立板 12a内侧面)之间存在间距L1,限位板21的两侧面21b上部到底座1内侧面(立板12b内侧面)的距离L2小于两侧面21b下部到底座1内侧面(立板12b内侧面)的距离L3,限位板21底端面所处的位置通常低于底座1顶端面所处的位置。
[0031]限位板21的两侧面21b底部为斜面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盖板与弹簧,所述底座设置在盖板的正下方,底座的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弹簧竖直设置在盖板与底座之间,且上下两端分别与盖板底部、底座内侧底部相固定,所述盖板底部相对的两边缘处对称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朝下设置且位于底座的内侧,所述限位板的板面呈上大下小状且与底座内侧面之间存在间距,所述限位板的两侧面上部到底座内侧面的距离小于两侧面下部到底座内侧面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两侧面底部为斜面或者圆弧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限位板的两侧面底部为斜面时,该斜面与水平面之间所夹的锐角为40~70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滞颗粒阻尼模块,所述粘滞颗粒阻尼模块包括阻尼颗粒、阻尼液以及中空的密闭壳体,所述密闭壳体固定在盖板的顶部,所述阻尼颗粒与阻尼液混合填充在所述密闭壳体的内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颗粒的粒径大小不一。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隔振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锋冯振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环寂高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