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胶式高承载湿式电缆接头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223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胶式高承载湿式电缆接头及方法,属于潜油螺杆泵电缆连接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捞器接头的外壁上开有向下倾斜的电缆孔与投捞器外壳体内腔连通,投捞器外壳体内腔设有下对接头,小扁电缆接头设置在投捞器接头的电缆孔内,一端与下对接头连接,另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投捞器中壳体设置在投捞器外壳体上部的腔体内,所述投捞器内腔体的外表面与投捞器中壳体内壁相匹配,投捞器内腔体设有与下对接头匹配连接的上对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够实现电缆单独下井,并能轻松实现对接,避免了因磕碰挤压造成的电缆损坏,通过内部注胶,小扁电缆接头处承压能力明显增高,电缆也减少了因密封原因造成的失效。缆也减少了因密封原因造成的失效。缆也减少了因密封原因造成的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胶式高承载湿式电缆接头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胶式高承载湿式电缆接头及方法,属于潜油螺杆泵电缆连接


技术介绍

[0002]潜油螺杆泵采油是近几十年来新发展的一种机械采油工艺系统,由于其适用于高粘度、高含砂量原有开采作业,适用于海上作业平台,能够实现斜井、水平井作业,无杆管磨损且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所以在采油领域广泛应用。
[0003]传统的潜油螺杆泵的电缆绑在油管外侧,通过大扁电缆、投捞器和小扁电缆与电机连接。电缆在下井的时候容易在套管和油管之间受到挤压,造成电缆损坏。遇到斜井时,套管变形更容易造成电缆损伤。已有技术普遍使用的电机与小扁电缆接头处,只是用密封圈进行密封,井下压力高,井下2000米时能达到25Mpa左右,且井液对密封圈也有一定的腐蚀性,容易造成密封圈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胶式高承载湿式电缆接头及方法,能够实现电缆单独下井,并能轻松实现对接,避免了因磕碰挤压造成的电缆损坏,通过内部注胶,小扁电缆接头处承压能力明显增高,电缆也减少了因密封原因造成的失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胶式高承载湿式电缆接头,包含投捞器接头、小扁电缆接头、投捞器外壳体、下对接头、上对接头、投捞器内腔体和投捞器中壳体,投捞器接头下部与螺杆泵连接,投捞器接头上部与投捞器外壳体连接,投捞器外壳体与油管连接;投捞器接头的外壁上开有向下倾斜的电缆孔与投捞器外壳体内腔连通,投捞器外壳体内腔设有下对接头,小扁电缆接头设置在投捞器接头的电缆孔内,一端与下对接头连接,另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投捞器中壳体设置在投捞器外壳体上部的腔体内,所述投捞器内腔体的外表面与投捞器中壳体内壁相匹配,投捞器内腔体设有与下对接头匹配连接的上对接头,上对接头与大扁电缆连接,大扁电缆连接电源;所述投捞器接头上设有注胶孔一,将小扁电缆接头与下对接头之间的空间注满胶,所述投捞器内腔体上设有注胶孔二,将投捞器内腔体内的上对接头周围空间注满胶。既对连接处进行固定,又提高了密封性能和绝缘性能。
[0006]所述小扁电缆接头由外壳体和内部接线端子构成,小扁电缆进入外壳体并与内部接线端子连接,内部接线端子的输出端连接下对接头;所述外壳体上设有高承载注胶孔,将内部接线端子周围的空间注满胶。既对连接处进行固定,又提高了密封性能和绝缘性能。
[0007]所述投捞器内腔体的外表面设有纵向的定位槽,投捞器中壳体内壁上设有与定位槽匹配的纵向导向块,通过定位槽与纵向导向块匹配,能够顺利的将下投捞器内腔体放入投捞器中壳体7内,并将下对接头与上对接头连接,将动力电源输送到电机。
[0008]一种注胶式高承载湿式电缆接头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注胶式高承载湿式电缆接头,步骤如下:投捞器接头下部与螺杆泵连接,投捞器接头上部与投捞器外壳体连接,投捞器外壳体与油管连接;小扁电缆接头外接小扁电缆且与螺杆泵的电机相连,通过高承载注胶孔,将内部接线端子周围的空间(注胶腔体一)注满胶,通过注胶孔一,将小扁电缆接头与下对接头之间的空间(注胶腔体二)注满胶,投捞器接头、小扁电缆接头、投捞器外壳体、下对接头和投捞器中壳体组装好和螺杆泵一起下井;通过投捞器内腔体上注胶孔二,将投捞器内腔体内的上对接头周围空间(注胶腔体三)注满胶;将上对接头和投捞器内腔体跟着大扁电缆在油管内一起下到井中,通过投捞器中壳体内壁上的纵向导向块与投捞器内腔体外表面的定位槽匹配,将下投捞器内腔体放入投捞器中壳体内,并将下对接头与上对接头连接,将动力电源通过大扁电缆、上对接头、下对接头、小扁电缆接头和小扁电缆输送到螺杆泵的电机。
[0009]螺杆泵工作,将抽出来的井液通过过油孔沿着投捞器外壳体3和投捞器中壳体的缝隙一直输送到油管中,并一直输送到地面。
[0010]所述下对接头与上对接头在井下对接是本领域公知公用的技术。
[001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注胶为本领域公知公用的电缆绝缘胶。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够实现电缆单独下井,并能轻松实现对接,避免了因磕碰挤压造成的电缆损坏,通过内部注胶,小扁电缆接头处承压能力明显增高,电缆也减少了因密封原因造成的失效。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投捞器接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小扁电缆接头结构示意图;图中:投捞器接头1、小扁电缆接头2、投捞器外壳体3、下对接头4、上对接头5、投捞器内腔体6、投捞器中壳体7、注胶孔一1

1、过油孔1

2、高承载注胶孔2

1、注胶孔二6

1、电缆孔8、注胶腔体一9、注胶腔体二10、注胶腔体三11、外壳体12、内部接线端子13、螺杆泵连接孔14、电缆接头固定孔15、电缆接头法兰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一种注胶式高承载湿式电缆接头,包含投捞器接头1、小扁电缆接头2、投捞器外壳体3、下对接头4、上对接头5、投捞器内腔体6和投捞器中壳体7,投捞器接头1下部与螺杆泵连接,投捞器接头1上部与投捞器外壳体3连接,投捞器外壳体3与油管连接;投捞器接头1的外壁上开有向下倾斜的电缆孔8与投捞器外壳体3内腔连通,投捞器外壳体3内腔设有下对接头4,小扁电缆接头2设置在投捞器接头1的电缆孔8内,一端与下对接头4连接,另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投捞器中壳体7设置在投捞器外壳体3上部的腔体内,所述投捞器内腔体6的外表面与投捞器中壳体7内壁相匹配,投捞器内腔体6设有与下对接头4匹配连接的上对接头5,上对接头5与大扁电缆连接,大扁电缆连接电源;所述投捞器接头1上设有注胶孔一1

1,将小扁电缆接头2与下对接头4之间的空间注满胶,所述投捞器内腔体6上设有注胶孔二6

1,将投捞器内腔体6内的上对接头5周围空间注满胶。既对连接处进行固定,又提高了密封性能和绝缘性能。
[0016]所述小扁电缆接头2由外壳体12和内部接线端子13构成,小扁电缆进入外壳体12并与内部接线端子13连接,内部接线端子13的输出端连接下对接头4;所述外壳体12上设有高承载注胶孔2

1,将内部接线端子13周围的空间注满胶。既对连接处进行固定,又提高了密封性能和绝缘性能。
[0017]所述小扁电缆接头2的内部接线端子13为圆周分布的三根导体,与下对接头4上同样圆周分布三根导体分别连接。
[0018]所述上对接头5圆周分布三根导体,与大扁电缆相连接。
[0019]所述投捞器内腔体6的外表面设有纵向的定位槽,投捞器中壳体7内壁上设有与定位槽匹配的纵向导向块,通过定位槽与纵向导向块匹配,能够顺利的将下投捞器内腔体6放入投捞器中壳体7内,并将下对接头4与上对接头5连接,将动力电源输送到电机。
[0020]所述投捞器接头1设有过油孔1

2,与油管相连通,螺杆泵将井液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胶式高承载湿式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包含投捞器接头(1)、小扁电缆接头(2)、投捞器外壳体(3)、下对接头(4)、上对接头(5)、投捞器内腔体(6)和投捞器中壳体(7),投捞器接头(1)下部与螺杆泵连接,投捞器接头(1)上部与投捞器外壳体(3)连接,投捞器外壳体(3)与油管连接;投捞器接头(1)的外壁上开有向下倾斜的电缆孔(8)与投捞器外壳体(3)内腔连通,投捞器外壳体(3)内腔设有下对接头(4),小扁电缆接头(2)设置在投捞器接头(1)的电缆孔(8)内,一端与下对接头(4)连接,另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投捞器中壳体(7)设置在投捞器外壳体(3)上部的腔体内,所述投捞器内腔体(6)的外表面与投捞器中壳体(7)内壁相匹配,投捞器内腔体(6)设有与下对接头(4)匹配连接的上对接头(5),上对接头(5)与大扁电缆连接,大扁电缆连接电源;所述投捞器接头(1)上设有注胶孔一(1

1),将小扁电缆接头(2)与下对接头(4)之间的空间注满胶,所述投捞器内腔体(6)上设有注胶孔二(6

1),将投捞器内腔体(6)内的上对接头(5)周围空间注满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胶式高承载湿式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扁电缆接头(2)由外壳体(12)和内部接线端子(13)构成,小扁电缆进入外壳体(12)并与内部接线端子(13)连接,内部接线端子(13)的输出端连接下对接头(4);所述外壳体(12)上设有高承载注胶孔(2

1),将内部接线端子(13)周围的空间注满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注胶式高承载湿式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扁电缆接头(2)的内部接线端子(13)为圆周分布的三根导体,与下对接头(4)上同样圆周分布三根导体分别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注胶式高承载湿式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对接头(5)圆周分布三根导体,与大扁电缆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注胶式高承载湿式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捞器内腔体(6)的外表面设有纵向的定位槽(6

2),投捞器中壳体(7)内壁上设有与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玉石张书军刘佳俊张宝龙王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旭唐山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