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换线自动捻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1912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线换线自动捻接装置,包括底座、台座、支架,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所述台座,所述台座旁侧固定设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台座上固定设有第一纱筒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换线装置和捻接装置,换线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备用纱线的电动的夹线装置,可以用于固定预备的纱线头部,并且在捻接时将纱线横置在捻接空腔内,换线装置可以通过圆盘将备用纱线转移到防滑夹紧装置内,方便后续出线;捻接装置通过气动传动和捻接机的配合将备用纱线头部与正在使用的纱线的尾部捻接,从而实现纱线在使用时不断线,不必要人工一直监视,浪费人力,同时避免由于人工的疏忽导致换线不及时,造成纱线断接的现象。造成纱线断接的现象。造成纱线断接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换线自动捻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纱线换线自动捻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地提高,人们对于穿衣打扮也是越来越关注,纺织机是衣服这个方面的里程碑,在纺织过程中,更换筒纱方面还是需要通过人工来进行更换,且纱线在使用时会出现断线情况,由于人工的疏忽导致换线不及时,容易造成纱线断接的现象,需要人工一直监视,这样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纱线换线自动捻接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纱线换线自动捻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台座、支架,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所述台座,所述台座旁侧固定设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台座上固定设有第一纱筒座,所述第一纱筒座上安装设有第一纱筒,所述第一纱筒上卷绕设有第一纱线,所述第一纱筒座旁侧设有第二纱筒座,所述第二纱筒座上安装设有第二纱筒。
[0005]所述底座上设有换线装置,所述换线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控制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两端分别固定设有圆盘,所述圆盘上设有第一纱线孔和第二纱线孔,所述第一纱线孔和所述第二纱线孔关于所述驱动轴对称。
[0006]所述支架上设有脱落检测装置,所述脱落检测装置内设有检测空腔,所述检测空腔内转动设有曲臂转轴,所述曲臂转轴上固定设有转动曲臂,所述转动曲臂与所述脱落检测装置之间设有下压弹簧,所述转动曲臂远离所述下压弹簧一侧设有接触柱,所述转动曲臂远离所述曲臂转轴一端转动设有线轮轴,所述线轮轴上固定设有线轮。
[0007]所述换线装置旁侧设有捻接装置,所述捻接装置包括多个夹线装置,所述夹线装置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一端固定设有羊毛毡板,所述电磁铁上固定设有轨道板,所述轨道板上滑动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电磁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支架上固定设有防滑夹紧装置,所述防滑夹紧装置内设有夹紧空腔,所述夹紧空腔内滑动设有夹紧片。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防滑夹紧装置和所述脱落检测装置设置在两个所述圆盘之间,两个所述第二纱线孔分别运动到所述夹紧空腔和所述线轮最接近位置时,两个所述第二纱线孔分别与其最近的所述夹紧空腔或者所述线轮高度相同。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捻接装置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气缸上固定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固定安装两个所述夹线装置,所述升降板下侧的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两个所述夹线装置,所述升降板上的两个所述夹线装置夹装有所述第一纱线,所述支架上的两个所述夹线装置夹装设有第二纱线。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支架后侧设有气动捻接机,所述气动捻接机通过电动滑
轨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气动捻接机内设有捻接空腔,所述气缸控制所述升降板下降到最低高度时,所述第一纱线与所述第二纱线位置紧贴,且都处于所述捻接空腔正前方。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在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一纱筒为备用,所述第一纱线贯穿两个所述第一纱线孔,且被安装在所述升降板上的两个所述夹线装置夹持。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包括换线装置和捻接装置,换线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备用纱线的电动的夹线装置,可以用于固定预备的纱线头部,并且在捻接时将纱线横置在捻接空腔内,换线装置可以通过圆盘将备用纱线转移到防滑夹紧装置内,方便后续出线;捻接装置通过气动传动和捻接机的配合将备用纱线头部与正在使用的纱线的尾部捻接,从而实现纱线在使用时不断线,不必要人工一直监视,浪费人力,同时避免由于人工的疏忽导致换线不及时,造成纱线断接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A

A方向示意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B

B方向示意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C方向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底座11、台座12、电动滑轨13、气动捻接机14、捻接空腔17、气缸15、支架16、第一纱筒座21、第二纱筒座22、第一纱筒23、第二纱筒24、第一纱线25、升降板26、驱动装置30、驱动轴31、圆盘32、第一纱线孔33、第二纱线孔34、第二纱线35、转动曲臂37、曲臂转轴38、接触柱39、下压弹簧40、线轮41、线轮轴42、夹线装置50、电磁铁51、复位弹簧52、滑动板53、轨道板54、羊毛毡板55、脱落检测装置60、检测空腔61、防滑夹紧装置65、夹紧片66、夹紧空腔67、换线装置101、捻接装置10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纱线换线自动捻接装置,如图1

4所示,包括底座11、台座12、支架16,所述底座11上固定设有所述台座12,所述台座12旁侧固定设有所述支架16,所述支架16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台座12上固定设有第一纱筒座21,所述第一纱筒座21上安装设有第一纱筒23,所述第一纱筒23上卷绕设有第一纱线25,所述第一纱筒座21旁侧设有第二纱筒座22,所述第二纱筒座22上安装设有第二纱筒24。
[0021]所述底座11上设有换线装置101,所述换线装置101包括驱动装置30,所述驱动装置30上控制设有驱动轴31,所述驱动轴31两端分别固定设有圆盘32,所述圆盘32上设有第一纱线孔33和第二纱线孔34,所述第一纱线孔33和所述第二纱线孔34关于所述驱动轴31对称。
[0022]所述支架上设有脱落检测装置60,所述脱落检测装置60内设有检测空腔61,所述检测空腔61内转动设有曲臂转轴38,所述曲臂转轴38上固定设有转动曲臂37,所述转动曲臂37与所述脱落检测装置60之间设有下压弹簧40,所述转动曲臂37远离所述下压弹簧40一侧设有接触柱39,所述转动曲臂37远离所述曲臂转轴38一端转动设有线轮轴42,所述线轮轴42上固定设有线轮41。
[0023]所述换线装置101旁侧设有捻接装置102,所述捻接装置102包括多个夹线装置50,所述夹线装置50包括电磁铁51,所述电磁铁51一端固定设有羊毛毡板55,所述电磁铁51上固定设有轨道板54,所述轨道板54上滑动设有滑动板53,所述滑动板53与所述电磁铁5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2。
[0024]进一步地,所述支架16上固定设有防滑夹紧装置65,所述防滑夹紧装置65内设有夹紧空腔67,所述夹紧空腔67内滑动设有夹紧片66。
[0025]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夹紧装置65和所述脱落检测装置60设置在两个所述圆盘32之间,两个所述第二纱线孔34分别运动到所述夹紧空腔67和所述线轮41最接近位置时,两个所述第二纱线孔34分别与其最近的所述夹紧空腔67或者所述线轮41高度相同。
[0026]进一步地,所述捻接装置102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换线自动捻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台座、支架,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所述台座,所述台座旁侧固定设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台座上固定设有第一纱筒座,所述第一纱筒座上安装设有第一纱筒,所述第一纱筒上卷绕设有第一纱线,所述第一纱筒座旁侧设有第二纱筒座,所述第二纱筒座上安装设有第二纱筒;所述底座上设有换线装置,所述换线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控制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两端分别固定设有圆盘,所述圆盘上设有第一纱线孔和第二纱线孔,所述第一纱线孔和所述第二纱线孔关于所述驱动轴对称;所述支架上设有脱落检测装置,所述脱落检测装置内设有检测空腔,所述检测空腔内转动设有曲臂转轴,所述曲臂转轴上固定设有转动曲臂,所述转动曲臂与所述脱落检测装置之间设有下压弹簧,所述转动曲臂远离所述下压弹簧一侧设有接触柱,所述转动曲臂远离所述曲臂转轴一端转动设有线轮轴,所述线轮轴上固定设有线轮;所述换线装置旁侧设有捻接装置,所述捻接装置包括多个夹线装置,所述夹线装置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一端固定设有羊毛毡板,所述电磁铁上固定设有轨道板,所述轨道板上滑动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电磁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玉华邓义俊蔡子涵
申请(专利权)人:武昌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