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液培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191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与微生物共生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液培装置与方法,包括用于容纳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液培用营养液的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设有中空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岩棉条,所述岩棉条的一端通过管体底部延伸至管体内部;该装置以移液管(离心管)和岩棉为支撑物,确保支撑植物竖直生长,岩棉上半部分脱离液面,以保证孢子能在有氧条件下顺利和植物根系共生;另外该装置中的岩棉营养输送装置,非常巧妙,通过岩棉可输送微量元素、底部营养液体及外界成分,以便于研究共生条件下,这些成分对植物的影响。分对植物的影响。分对植物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液培装置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与微生物共生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液培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丛枝菌根(AM)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与真菌之间的共生体系,其在绝大多数陆生植物根系皮层内定殖并形成特殊的丛枝状结构,该共生体系可追溯到4亿年前,AM真菌在植物体吸收养分的同时能够促进植物对水分、矿物质和营养物质的吸收(Maillet et al.,2011)。因此了解植物与AM真菌的互作机理,对认识AM共生体建成过程中的信号识别及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关于植物与AM真菌的互作、养分吸收等机制了解还不够透彻,在研究这些机制时,人们常选用百脉根(Lotus japonicus)、苜蓿(M.truncatula)等小型豆科模式植物作为实验材料,以自然界土壤或蛭石、珍珠岩等基质培养植物。AM真菌分离物常作为单一变量来研究植物与AM真菌共生机制。由于农田土壤环境的复杂性(可能包含大量的微生物)以及难以获得干净的根系,从而对研究产生影响。随着实验方法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液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液培用营养液的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设有中空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岩棉条,所述岩棉条的一端通过管体底部延伸至管体内部,所述岩棉条的另一端至少在培养状态时能够延伸至营养液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液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带盖的透明盒体。3.一种如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用于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液培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移液管盒作为容纳营养液的盒体,利用移液管盒配套的移液管架作为固定板,利用移液管或离心管作为管体,将移液管的尖端剪断,露出能够容纳岩棉条穿过并能够固定岩棉的开口,制成上下连通的管体,将岩棉条穿过移液管的开口并固定,将固定有岩棉条的移液管穿过移液管架上的通孔,即装配得到所述的液培装置。4.一种如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液培装置在用于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关系中的应用。5.一种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研究的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体系的植株的种子进行无菌消毒并萌发,获得植株幼苗;(2)将用于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液培用营养液加入如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液培装置内,灭菌后冷却备用;(3)在无菌条件下,将丛枝菌根真菌的无菌孢子接种在液培装置的管体内部的岩棉条上,将步骤(1)中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备久蒋嘉庆李晓玉陈金金慧群李应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