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塑料杯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187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塑料杯及其加工工艺,属于塑料杯加工技术领域,可以实现在塑料杯成型之前,预先在模具内预埋上金属底托架来充当骨架,随后通过注塑的手段实现塑料杯的成型,同时金属底托架可以明显提高塑料杯的强度,金属底托架外表面覆盖的隔热层可以提高局部的隔热效果,从而方便用户的握持,隔热层上开设有外涉孔并配备有外涉膜,在塑料杯内水温较高时,通过热量的传导,外涉孔内的空气受到加热而膨胀,从而使得外涉膜向外膨胀,一方面可以根据外涉膜的膨胀程度来定性的判断水温高低,另一方面膨胀后的外涉膜可以进一步对塑料杯进行隔离,不易出现烫伤或者滑落的现象,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外力缓冲效果。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外力缓冲效果。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外力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塑料杯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杯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强度塑料杯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塑料杯,指的是用来装饮料和茶的一次性容器。属于不可降解的产品,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一次性塑料杯使用量最大的一般是饮料店、热冷饮店、奶茶店、酒店、餐厅和咖啡店,提供各种塑料杯装的外带饮品和现场使用。
[0003]现有的塑料杯一方面强度较低,容易发生形变或者破损的情况,另一方面塑料隔热效果较差,在盛放热水时不易使用,主要体现在不易拿取以及用户对水温的未知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塑料杯及其加工工艺,可以实现在塑料杯成型之前,预先在模具内预埋上金属底托架来充当骨架,随后通过注塑的手段实现塑料杯的成型,同时金属底托架可以明显提高塑料杯的强度,金属底托架外表面覆盖的隔热层可以提高局部的隔热效果,从而方便用户的握持,隔热层上开设有外涉孔并配备有外涉膜,在塑料杯内水温较高时,通过热量的传导,外涉孔内的空气受到加热而膨胀,从而使得外涉膜向外膨胀,一方面可以根据外涉膜的膨胀程度来定性的判断水温高低,另一方面膨胀后的外涉膜可以进一步对塑料杯进行隔离,不易出现烫伤或者滑落的现象,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外力缓冲效果。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高强度塑料杯,包括塑料杯本体,所述塑料杯本体底端镶嵌连接有金属底托架,且金属底托架覆盖于塑料杯本体外表面,所述金属底托架包括一体连接的底托盘、多条侧肋条以及多个定位凸起,所述底托盘镶嵌连接于塑料杯本体下端,所述侧肋条环形阵列分布于塑料杯本体的外侧壁,所述定位凸起均匀分布于侧肋条上并延伸至塑料杯本体内侧壁,所述底托盘和侧肋条外表面均覆盖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开设有多个与定位凸起相对应的外涉孔,所述外涉孔孔口处固定连接有相匹配的外涉膜。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涉膜采用透明的弹性耐高温材料制成,所述外涉孔内填充有感温变色粉,外涉膜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使得外涉膜发生鼓包现象,根据鼓包程度的大小可以大致判断出水温,而感温变色粉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更明显的对用户进行提示。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涉膜替换为外涉细柱和热变形丝,所述外涉细柱滑动连接于外涉孔内,所述热变形丝固定连接于外涉细柱和侧肋条之间,利用热变形丝对温度的感知变形动作,使得外涉细柱可以延伸出外涉孔,从而获得更好的隔离以及提示效果。
[0011]进一步的,所述热变形丝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且初始状态下呈卷曲状或
者螺旋状,超过平衡温度后呈直线延伸状。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涉细柱包括变色柱、气胀膜以及溢气填料,所述变色柱外端开设有气胀孔,所述气胀膜固定连接于气胀孔开口处,所述溢气填料填充于气胀孔内侧,可以通过变色柱从外涉孔处的延伸长度更加准确的判断出水温,同时也更为直观和显眼,溢气填料在注塑过程中受热从而分解出气体,使得气胀膜可以永久性的膨胀,即使塑料杯盛放冷水时,也可以对塑料杯本体具有一定的外力缓冲作用以及防滑作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变色柱采用轻质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变色柱外表面涂覆有彩漆层,所述彩漆层为同种颜色的渐变色或者为不同的颜色。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气胀膜采用弹性耐高温材料制成,所述溢气填料为受热分解产生气体的物质。
[0015]进一步的,所述热变形丝替换为热气胀囊,所述热气胀囊包括储气囊、磁吸层以及多根控位丝,所述储气囊固定连接于外涉细柱和侧肋条之间并保持充盈状态,所述磁吸层固定连接于储气囊内靠近侧肋条的一端,所述控位丝均匀连接于储气囊内靠近外涉细柱的一端,通过储气囊内氢气在不同的高温下,会膨胀不同的程度,进而推动外涉细柱向外延伸,控位丝不仅可以对外涉细柱进行支撑避免向外涉孔移动过多,同时可以在磁吸层的磁吸作用下,主动牵引外涉细柱在延伸后复位。
[0016]进一步的,所述储气囊采用弹性耐高温材料制成,且储气囊内填充有氢气,所述控位丝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且储气囊、磁吸层、控位丝以及外涉细柱的长度之和与外涉孔深度保持一致。
[0017]一种高强度塑料杯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提前预制出金属底托架,并在其外表面上粘接覆盖上隔热层,清洁备用;
[0019]S2、将金属底托架作为骨架提前放置到模具的型腔内并保持契合,对模具进行预热;
[0020]S3、将塑料原料进行熔融,然后注塑至模具内,成型后拆模取出。
[0021]3.有益效果
[00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3](1)本方案可以实现在塑料杯成型之前,预先在模具内预埋上金属底托架来充当骨架,随后通过注塑的手段实现塑料杯的成型,同时金属底托架可以明显提高塑料杯的强度,金属底托架外表面覆盖的隔热层可以提高局部的隔热效果,从而方便用户的握持,隔热层上开设有外涉孔并配备有外涉膜,在塑料杯内水温较高时,通过热量的传导,外涉孔内的空气受到加热而膨胀,从而使得外涉膜向外膨胀,一方面可以根据外涉膜的膨胀程度来定性的判断水温高低,另一方面膨胀后的外涉膜可以进一步对塑料杯进行隔离,不易出现烫伤或者滑落的现象,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外力缓冲效果。
[0024](2)外涉膜采用透明的弹性耐高温材料制成,外涉孔内填充有感温变色粉,外涉膜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使得外涉膜发生鼓包现象,根据鼓包程度的大小可以大致判断出水温,而感温变色粉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更明显的对用户进行提示。
[0025](3)外涉膜替换为外涉细柱和热变形丝,外涉细柱滑动连接于外涉孔内,热变形丝固定连接于外涉细柱和侧肋条之间,利用热变形丝对温度的感知变形动作,使得外涉细柱可以延伸出外涉孔,从而获得更好的隔离以及提示效果。
[0026](4)外涉细柱包括变色柱、气胀膜以及溢气填料,变色柱外端开设有气胀孔,气胀膜固定连接于气胀孔开口处,溢气填料填充于气胀孔内侧,可以通过变色柱从外涉孔处的延伸长度更加准确的判断出水温,同时也更为直观和显眼,溢气填料在注塑过程中受热从而分解出气体,使得气胀膜可以永久性的膨胀,即使塑料杯盛放冷水时,也可以对塑料杯本体具有一定的外力缓冲作用以及防滑作用。
[0027](5)热变形丝替换为热气胀囊,热气胀囊包括储气囊、磁吸层以及多根控位丝,储气囊固定连接于外涉细柱和侧肋条之间并保持充盈状态,磁吸层固定连接于储气囊内靠近侧肋条的一端,控位丝均匀连接于储气囊内靠近外涉细柱的一端,通过储气囊内氢气在不同的高温下,会膨胀不同的程度,进而推动外涉细柱向外延伸,控位丝不仅可以对外涉细柱进行支撑避免向外涉孔移动过多,同时可以在磁吸层的磁吸作用下,主动牵引外涉细柱在延伸后复位。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塑料杯,包括塑料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杯本体(1)底端镶嵌连接有金属底托架(2),且金属底托架(2)覆盖于塑料杯本体(1)外表面,所述金属底托架(2)包括一体连接的底托盘(21)、多条侧肋条(22)以及多个定位凸起(23),所述底托盘(21)镶嵌连接于塑料杯本体(1)下端,所述侧肋条(22)环形阵列分布于塑料杯本体(1)的外侧壁,所述定位凸起(23)均匀分布于侧肋条(22)上并延伸至塑料杯本体(1)内侧壁,所述底托盘(21)和侧肋条(22)外表面均覆盖连接有隔热层(4),所述隔热层(4)上开设有多个与定位凸起(23)相对应的外涉孔,所述外涉孔孔口处固定连接有相匹配的外涉膜(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塑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涉膜(3)采用透明的弹性耐高温材料制成,所述外涉孔内填充有感温变色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塑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涉膜(3)替换为外涉细柱(5)和热变形丝(6),所述外涉细柱(5)滑动连接于外涉孔内,所述热变形丝(6)固定连接于外涉细柱(5)和侧肋条(2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塑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变形丝(6)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且初始状态下呈卷曲状或者螺旋状,超过平衡温度后呈直线延伸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塑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涉细柱(5)包括变色柱(51)、气胀膜(52)以及溢气填料(53),所述变色柱(51)外端开设有气胀孔,所述气胀膜(52)固定连接于气胀孔开口处,所述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会波
申请(专利权)人:森钠普环保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