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网的防异物堆积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176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网防护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电网的防异物堆积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记忆合金片在常温状态下贴合在弧形罩表面,发热装置工作后记忆合金片翘起,发热装置贴合设置在弧形罩内层,转轴穿过弧形罩半圆球形的中心,转轴上部设置扇叶,下部设置感应装置,感应装置的转子磁极固定在转轴,弧形罩内设置转换控制板、蓄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简易的供电装置提供电力,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所。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所。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网的防异物堆积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防护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电网的防异物堆积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户外的电网设备或重要的线路连接处的平台上由于常年累月的户外,由于常年无法清洗容易堆积较多异物,如鸟粪等,这些异物黏贴在设备上,腐蚀设备,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某些电网设备设置在小区内,附近高楼飘落的物体也容易黏贴设备上,导致设备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网的防异物堆积的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记忆合金片在发热和冷却状态的两种形态,自动清理堆积在设备上的异物,通过简易的供电装置提供电力,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所。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网的防异物堆积的装置,包括扇叶、转轴、感应装置、记忆合金片、弧形罩、发热装置、转换控制板、蓄电池,弧形罩为半圆球形,记忆合金片在常温状态下贴合在弧形罩表面,发热装置工作后记忆合金片翘起,发热装置贴合设置在弧形罩内层,转轴穿过弧形罩半圆球形的中心,转轴上部设置扇叶,下部设置感应装置,感应装置的转子磁极固定在转轴,弧形罩内设置转换控制板、蓄电池,转换控制板将感应装置的电能转换为直流电为蓄电池充电,记忆合金片为片装设置在弧形罩上,发热装置包括橡胶层、发热层、导电丝和聚酯层,发热层的两侧设置导电丝,聚酯层贴合在弧形罩内侧,通过橡胶层将电发热丝压迫在聚酯层上,感应装置包括定子磁轭、主磁极、次磁极、转子磁极、励磁绕组、感应绕组,定子磁轭内部均匀分布设置6个主磁极,每个主磁极上增加设置次磁极,相邻两个次磁极间的距离为次磁极宽度的两倍,转子磁极与次磁极的宽度相同,次磁极依次错开一个次磁极宽度的距离,励磁绕组置于相隔180度的两个最大间距的主磁极间隙之中,感应绕组分别包围主磁极,转换控制板电路包括三路由4个二极管组成整流桥电路和稳压电路。
[0005]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网的防异物堆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装置,密封装置设置在转轴与弧形罩连接处。
[0006]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网的防异物堆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罩为高硼硅玻璃、金属等。
[0007]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网的防异物堆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热层为电发热丝。
[0008]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网的防异物堆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热层为石墨烯复合涂层,发热装置还包括反射膜,橡胶层为柔性橡胶,反射膜为锡箔。
[0009]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网的防异物堆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电容C、第五二极管D13,其中第一电阻R1与电容C并联后在与二极管D13串联,
稳压电路与蓄电池充电接口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自动清理粘附物,通过优化感应装置,简化了电路。
附图说明
[0011]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记忆合金片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记忆合金片俯视图。
[0014]图4为发热层与导电丝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发热层供电示意图。
[0016]图6为电能转发装置结构图。
[0017]图7为感应装置剖视图。
[0018]图8为整流桥电路和稳压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扇叶1、转轴2、感应装置3、定子磁轭31、主磁极32、次磁极33、转子磁极34、励磁绕组35、感应绕组36、记忆合金片4、弧形罩5、发热装置6、反射膜61、橡胶层62、发热层63、导电丝64、聚酯层65、密封装置7、转换控制板8、蓄电池X。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网的防异物堆积的装置包括扇叶1、转轴2、感应装置3、记忆合金片4、弧形罩5、发热装置6、密封装置7、转换控制板8、蓄电池X,弧形罩5为半圆球形,记忆合金片4在常温状态下贴合在弧形罩5表面,如图1所示;发热装置6工作后,记忆合金片4翘起,如图2所示,图3为记忆合金片4俯视图。发热装置6贴合设置在弧形罩5内层。弧形罩5可以为高硼硅玻璃、金属等。优选高硼硅玻璃,其不容易氧化。弧形罩5也可以外层为高硼硅玻璃、内层为金属,采用双层结构,既可以避免氧化,也提高了设备整体抗冲击能力。转轴2穿过弧形罩5半圆球形的中心,转轴2上部设置扇叶1,下部设置感应装置3,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感应装置3的转子磁极34固定在转轴2,这样风力推动扇叶1使转轴2旋转,同步带动转子磁极34旋转。弧形罩5内设置转换控制板8、蓄电池X,转换控制板8将感应装置3的电能转换为直流电为蓄电池X充电,同时转换控制板8也可以控制蓄电池X的输出,如间歇数分钟给发热装置6供电。本专利技术可单独放置在户外长期工作,确保被保护设备上部不会滞留大量的垃圾或具有腐蚀性物品。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密封装置7,密封装置7设置在转轴2与弧形罩5连接处,以确保内部不进水。
[0022]如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发热装置6包括橡胶层62、发热层63、导电丝64和聚酯层65,发热层63的两侧设置导电丝64,导电丝64与电源接通后,使发热装置6发热。本专利技术的发热层63可以为电发热丝,即通过电发热丝,聚酯层65贴合在弧形罩5内侧,通过橡胶层62将电发热丝压迫在聚酯层65上,橡胶层62和聚酯层65确保在工作过程中设备整体与外部绝缘,使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利用在高电压配电设备上。本专利技术的发热装置6的温度范围根据记忆合金片4形变温度而定,如记忆合金片4形变温度为60℃,则发热装置温度应该高压60℃,如选择80℃度以上,以确保在外部风冷的情况下能够使记忆合金片4能够发生形变。如图4和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记忆合金片4为片装设置在弧形罩5上,在加热状态在记忆合金片4向
上张开,这样可以防止在电网装置上固定鸟巢。
[0023]如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发热层63为石墨烯复合涂层,发热装置6还包括反射膜61,橡胶层62为柔性橡胶,这样在发热装置6制作过程中,可以将反射膜、柔性橡胶、石墨烯复合涂层、导电丝和聚酯依次叠加辊压而成。本专利技术可以在辊压过程中根据弧形罩5的弧度设定发热装置6的弧度。如图3所示,在采用石墨烯复合涂层时,导电丝采用半圆形弧面供电,在石墨烯复合涂层两侧设置多根导电丝,导电丝与石墨烯复合涂层接触供电,两侧的橡胶层和聚酯层65在绝缘的同时起到固定导电丝的作用,使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整体柔韧,便于固定在弧形罩5内侧。反射膜61可以为锡箔,这样将热量发射向弧形罩5方向。
[0024]如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感应装置3包括定子磁轭31、主磁极32、次磁极33、转子磁极34、励磁绕组35、感应绕组36,定子磁轭31内部均匀分布设置6个主磁极32,主磁极32包括A1,A2相;B1,B2相;C1,C2相。每个主磁极32上增加设置次磁极33,相邻两个次磁极33间的距离为次磁极33宽度的两倍,转子磁极34与次磁极33的宽度相同,A、B、C三相的次磁极33依次错开一个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网的防异物堆积的装置,包括扇叶、转轴、感应装置、记忆合金片、弧形罩、发热装置、转换控制板、蓄电池,弧形罩为半圆球形,其特征在于:记忆合金片在常温状态下贴合在弧形罩表面,发热装置工作后记忆合金片翘起,发热装置贴合设置在弧形罩内层,转轴穿过弧形罩半圆球形的中心,转轴上部设置扇叶,下部设置感应装置,感应装置的转子磁极固定在转轴,弧形罩内设置转换控制板、蓄电池,转换控制板将感应装置的电能转换为直流电为蓄电池充电,记忆合金片为片装设置在弧形罩上,发热装置包括橡胶层、发热层、导电丝和聚酯层,发热层的两侧设置导电丝,聚酯层贴合在弧形罩内侧,通过橡胶层将电发热丝压迫在聚酯层上,感应装置包括定子磁轭、主磁极、次磁极、转子磁极、励磁绕组、感应绕组,定子磁轭内部均匀分布设置6个主磁极,每个主磁极上增加设置次磁极,相邻两个次磁极间的距离为次磁极宽度的两倍,转子磁极与次磁极的宽度相同,次磁极依次错开一个次磁极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玲蒋中军徐兴春翁蓓蓓张泽徐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