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元决策图的复杂系统可靠性高效评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116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结构识别方法和二元决策图模型高效求解可靠性框图模型的方法。目的和解决的问题是:提升大规模复杂系统可靠性框图模型的建模能力和计算效率。该方法首先识别可靠性框图模型中的基本结构,如串联、并联、表决、和联,并将这些基本结构用一个复杂单元替代,递归调用该方法,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层次化结构的简单可靠性框图模型;其次,从上到下遍历层次化可靠性框图模型,直至到最底层的模块,将这些模块按照结构类型转换为对应的二元决策图模型,并向上回溯,层层转换,最终形成层次化的二元决策图模型;最后,根据构建的二元决策图模型评估复杂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决策图模型评估复杂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决策图模型评估复杂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二元决策图的复杂系统可靠性高效评估方法
所属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规模复杂系统可靠性框图的高效解算方法。它适用于复杂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本专利技术属于系统可靠性评估


技术介绍

[0002]可靠性框图是一种常用的系统可靠性建模方法,其在航空、航天、船舶及其他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可靠性框图模型的结构组成有串联、并联、表决、和联。此外,在GJB813

1900中对原有可靠性框图模型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表示多功能系统的任务可靠性的模型,可靠性框图模型表征了系统与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在得到部件的可靠性后,根据模型结构就可以计算系统的可靠度。
[0003]当前,常用的可靠性框图模型计算方法有基于全概率的方法、基于路集的方法、基于仿真的方法、基于故障树方法、基于二元决策图的方法、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方法。基于全概率的方法难以应用于大规模系统且难以编程实现;基于路集的方法无法解决和联结构和多功能模型;基于仿真的方法通常无法得到精确的结果且求解所需的时间长;基于故障树的方法是将可靠性框图转换为故障树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结构识别方法和二元决策图模型高效求解可靠性框图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含以下两个组成部分:(1)可靠性框图模型结构识别;(2)层次可靠性框图模型到二元决策图模型的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结构识别方法和二元决策图模型高效求解可靠性框图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组成部分(1)中,结构识别过程如下:步骤1:初始化一个当前位置节点P,其赋值为可靠性框图模型的终点,并初始化一个空列表list,若节点P未被回溯到则转步骤2;否则退出流程,返回结构识别和层次化后的模型;步骤2:访问节点P,并判断节点P是否有前驱节点,若无则转步骤3,若有则转步骤4;步骤3:判断列表list是否为空,为空,则回溯到转入步骤2之前的步骤;否则,转步骤5;步骤4:若节点P的前驱节点的个数等于1,则转步骤6;否则,转步骤7;步骤5:遍历列表list中的元素,其元素为栈结构,栈中存储的是遍历可靠性框图模型中压入的模型节点;对每一个栈,取出栈顶元素,若栈顶元素是当前节点P的后继节点且栈顶元素的前驱节点是P,则将整个栈从列表list中移除,并将栈中的节点识别为一个串联结构,然后回溯到转入步骤2之前的步骤;若找不到这样的栈,则回溯到转入步骤2之前的步骤;步骤6:若存在与P具有相同前驱的节点,则转步骤8,否则,转步骤9;步骤7:判断当前节点的所有前驱节点是否具有共同的前驱节点,若否,则遍历P的前驱节点,转步骤12;若是,转步骤13;步骤8:若列表list为空,则回溯;不为空,则遍历列表中的栈结构,并取出栈顶元素,判断栈顶元素与当前节点P是否为前驱后继关系,若是则将节点P压入栈中,并将该栈从list中移除,然后处理栈内元素,完成后,将P赋值为其前驱节点,转步骤2;步骤9:若list中存在栈顶元素S与节点P为前驱后继关系的栈,则转步骤10,否则,转步骤11;步骤10:将节点P压入栈中,并将P赋值为其前驱节点,然后转步骤2;步骤11:新建一个栈,将节点P压入栈中,并将新建的栈添加到list中,将P赋值为P的前驱节点,然后转步骤2;步骤12:是否遍历完P的前驱节点,若否,则将从P的未遍历的前驱节点中选择一个前驱节点赋值给P,然后转步骤2;若是,则直接转步骤2;步骤13:处理具有相同前驱后继节点的节点集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羿平雅诗李志峰杨德真孙博冯强王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