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071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3:41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包括沿第二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五导电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五导电层包括:多条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在第一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第六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五导电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六导电层包括:多条转接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转接线通过过孔连接所述数据线;多条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且至少部分所述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述第二显示区。述第二显示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FIAA又称为Fout in AA,是一种解决窄边框、超窄边框下BorderFanout走线困难的一种设计方案。相关技术中,存在膜层分布不均而影响光学显示的问题。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数据线,第二极连接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包括沿第二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五导电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五导电层包括:多条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在第一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第六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五导电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六导电层包括:多条转接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转接线通过过孔连接所述数据线;多条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且至少部分所述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
[0006]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一电源线,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五导电层还包括:所述第一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虚拟信号线通过过孔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
[0007]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虚拟信号线均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转接线包括第一组成部和第二组成部,所述虚拟信号线包括第三组成部和第四组成部,所述第一组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二组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组成部与所述第三组成部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组成部与所述第四组成部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所述转接线中位于所述第一组成部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相邻所述转接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1,所述虚拟信号线中位于所述第三组成部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相邻所述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2,L1=L2;所述转接线中位于所述第二组成部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相邻所述转接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3,所述虚拟信号线中位于所述第四组成部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相邻所述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
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 L4,L3=L4。
[0008]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条转接线中,所述第一组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互为镜像且所述第二组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互为镜像;任意所述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相邻所述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互为镜像。
[0009]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条虚拟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一虚拟信号线和多条第二虚拟信号线,所述第一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且相邻所述转接线之间分布有一条所述第一虚拟信号线。
[0010]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线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其中,位于相邻两条所述转接线之间的所述第一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相邻所述转接线的第一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互为镜像;任意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相邻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互为镜像。
[0011]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虚拟信号线包括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包括第三分段和第四分段,所述第一分段、所述第三分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分段、所述第四分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位于相邻像素行之间的第一虚拟信号线中的第一分段上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下一像素行的转接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5,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中的第三分段中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下一虚拟像素行的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6,L5=L6;位于相邻像素行之间的第一虚拟信号线中的第二分段上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下一像素行的转接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7,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中的第四分段中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下一虚拟像素行的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8,L7=L8。
[0012]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L5<L7。
[0013]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使能信号线,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栅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有源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五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有源层包括:第五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沟道区;第四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沟道区: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层和所述第五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使能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使能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五有源部,所述使能信号线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第三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五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一栅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栅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四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一栅线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五导电层还包括:所述第一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其中,同一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转接线中的第一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栅线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和所述使能信号线衬底基板的正
投影之间。
[0014]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多个所述像素驱动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阵列分布;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通过第八晶体管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栅极连接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一有源层还包括:第一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第一导电层还包括:所述复位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复位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所述复位信号线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其中,所述第一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数据线,第二极连接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包括沿第二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五导电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五导电层包括:多条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在第一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第六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五导电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六导电层包括:多条转接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转接线通过过孔连接所述数据线;多条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且至少部分所述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一电源线,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五导电层还包括:所述第一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虚拟信号线通过过孔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信号线均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转接线包括第一组成部和第二组成部,所述虚拟信号线包括第三组成部和第四组成部,所述第一组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二组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组成部与所述第三组成部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组成部与所述第四组成部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所述转接线中位于所述第一组成部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相邻所述转接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1,所述虚拟信号线中位于所述第三组成部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相邻所述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2,L1=L2;所述转接线中位于所述第二组成部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相邻所述转接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3,所述虚拟信号线中位于所述第四组成部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相邻所述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4,L3=L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条转接线中,所述第一组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互为镜像且所述第二组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互为镜像;任意所述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相邻所述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互为镜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虚拟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一虚拟信号线和多条第二虚拟信号线,所述第一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且相邻所述转接线之间分布有一条所述第一虚拟信号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线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其中,位于相邻两条所述转接线之间的所述第一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相邻所述转接线的第一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互为镜像;任意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相邻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互为镜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虚拟信号线包括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包括第三分段和第四分段,所述第一分段、所述第三分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分段、所述第四分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位于相邻像素行之间的第一虚拟信号线中的第一分段上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下一像素行的转接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5,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中的第三分段中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下一虚拟像素行的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6,L5=L6;位于相邻像素行之间的第一虚拟信号线中的第二分段上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下一像素行的转接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7,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中的第四分段中的任意一点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下一虚拟像素行的所述第二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8,L7=L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L5<L7。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使能信号线,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栅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有源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五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有源层包括:第五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沟道区;第四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沟道区;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层和所述第五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使能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使能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五有源部,所述使能信号线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第三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五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一栅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栅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四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一栅线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五导电层还包括:所述第一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其中,同一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转接线中的第一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栅线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和所述使能信号线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多个所述像素驱动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阵列分布;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通过第八晶体管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
极,栅极连接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一有源层还包括:第一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第一导电层还包括:所述复位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复位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所述复位信号线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其中,所述第一虚拟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复位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部分交叠。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存储电容、第六晶体管和第七晶体管,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栅极连接所述使能信号线;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二初始信号线,栅极连接所述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一初始信号线;所述第一有源层还包括:第三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第一导电层还包括:第一导电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三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一导电部用于形成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三导电层还包括:所述第一初始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四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五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政龙王铸卢辉尚延阳石领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