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041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2),其能够不增加滚动阻力而使转向时的湿地性能提高。该轮胎(2)的胎面(4)具备构成轮胎(2)表面的一部分的胎冠层(38)、在径向上位于胎冠层(38)内侧的中间层(40)和在径向上位于中间层(40)的内侧的基部层(42)。中间层(40)的30℃的损耗角正切比胎冠层(38)的30℃的损耗角正切低,基部层(42)的30℃的损耗角正切比中间层(40)的30℃的损耗角正切低。在轴向上,胎冠层(38)的外端PC位于基部层(42)的外端PB的外侧。在径向上,胎冠层(38)的外端PC的位置与基部层(42)的外端PB的位置一致,或者胎冠层(38)的外端PC位于基部层(42)的外端PB的内侧。(42)的外端PB的内侧。(42)的外端PB的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

技术介绍

[0002]当将低发热性的橡胶用于胎面时,可得到具有低滚动阻力的轮胎。低发热性橡胶的抓地力比能够发挥高抓地力的发热性橡胶差。因此,当将低发热性的橡胶用于胎面时,例如在润湿的路面上的制动性能(以下也称为湿地性能)降低。难以良好地调节滚动阻力与湿地性能的平衡。为了降低滚动阻力和提高湿地性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20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伴随着车辆的高速化,对轮胎不仅要求提高直线行驶时的湿地性能,还要求提高转向时的湿地性能。为了提高湿地性能,研究了在胎面上应用能够发挥高抓地力的橡胶。能够发挥高抓地力的橡胶容易发热,因此会导致轮胎的滚动阻力增加。需要确立一种能够不增加滚动阻力而使转向时的湿地性能提高的技术。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其能够不增加滚动阻力而使转向时的湿地性能提高。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轮胎具有与路面接触的胎面。所述轮胎的表面具备胎面表面和与胎面表面的边缘相连的一对侧面。在所述轮胎的子午线剖面中,所述胎面表面的轮廓包括由具有不同半径的圆弧形成的多个曲线轮廓线。所述轮胎的表面的轮廓包括:曲线部,其在所述胎面表面的边缘部分,在所述胎面表面的轮廓所包含的多个曲线轮廓线中由曲线轮廓线构成,所述曲线轮廓线由具有最小半径的圆弧形成,连接至所述侧面;内侧邻接轮廓线,其位于所述曲线部的轴向内侧,与所述曲线部相接;以及外侧邻接轮廓线,其位于所述曲线部的轴向外侧,与所述曲线部相接。通过两条切线的交点且沿径向延伸的直线与所述轮胎的表面的交点为胎面基准端,所述的两条切线分别是:所述内侧邻接轮廓线与所述曲线部的连接点上的所述曲线部的切线,和所述外侧邻接轮廓线与所述曲线部的连接点上的所述曲线部的切线。从赤道面到所述胎面基准端的轴向距离为胎面半宽。所述胎面具备构成所述轮胎表面的一部分的胎冠层、在径向上位于所述胎冠层内侧的中间层和在径向上位于所述中间层的内侧的基部层。所述中间层的30℃的损耗角正切比所述胎冠层的30℃的损耗角正切低,所述基部层的30℃的损耗角正切比所述中间层的30℃的损耗角正切低。在轴向上,所述胎冠层的外端位于所述基部层外端的外侧。在径向上,所述胎冠层的外端的位置
与所述基部层的外侧的位置一致,或者所述胎冠层的外端位于所述基部层的外端的内侧。
[0011]优选在该轮胎中,在轴向上,所述中间层的外端位于基部层的外端的外侧。在轴向上,所述中间层的外端的位置与所述基部层的外端的位置一致,或者所述中间层的外端位于所述基部层的外端的内侧。
[0012]优选在该轮胎中,在轴向上,所述基部层的外端的位置与所述胎面基准端的位置一致,或者所述基部层的外端位于所述胎面基准端的内侧。
[0013]优选地,在该轮胎中,通过将所述轮胎组装至正规轮辋,然后将所述轮胎的内压调整至正规内压,再将正规负荷的70%负荷作为纵负荷并加载于所述轮胎,使所述轮胎接触由平面形成的路面而得到的接地面为基准接地面,所述基准接地面的接地宽度的一半为接地半宽。在所述轮胎的表面中,由所述胎冠层构成的部分为胎冠面。在轴向上,所述胎冠面的外端位于所述胎面基准端的外侧。在所述轮胎的子午线剖面中,沿所述轮胎的表面测量的从所述胎面基准端到所述胎冠面的外端的长度与所述胎面半宽的和相对于所述接地半宽的比为1.15以上1.20以下。
[0014]优选地,在该轮胎中,在所述胎面基准端中,所述胎冠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胎面的厚度的比率为15%以上35%以下。
[0015]优选地,在该轮胎中,在所述胎冠面的外端中,所述胎冠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胎面的厚度的比率为15%以上35%以下。
[0016]优选地,该轮胎的所述胎冠层的LAT磨耗指数与所述中间层的LAT磨耗指数的差为

10以上10以下。
[0017]专利技术效果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得到一种轮胎,其能够不增加滚动阻力而使转向时的湿地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0020]图2是说明基准接地面的接地宽度的示意图。
[0021]图3是表示图1的轮胎的胎肩部分的轮廓的放大剖面图。
[0022]图4是表示图1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0023]图5是表示胎面的构成的变形例的放大剖面图。
[0024]图6是表示图4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0025]图7是表示比较例1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0026]标记说明
[0027]2···
轮胎
[0028]4···
胎面
[0029]6···
胎侧
[0030]12
···
帘布
[0031]14
···
带束层
[0032]16
···
冠带层
[0033]26、26s、26m
···
周向槽
[0034]28、28s、28m
···
陆地部
[0035]34、34a、34b
···
帘布层
[0036]36、36a、36b
···

[0037]38
···
胎冠层
[0038]40
···
中间层
[0039]42
···
基部层
[0040]44
···
胎冠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适当参考附图,并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42]在本公开中,将轮胎安装在正规轮辋、将轮胎内压调整至正规内压、不对该轮胎施加负荷的状态称为正规状态。
[0043]在本公开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轮胎各部分的尺寸和角度在正规状态下测量。在轮胎安装在正规轮辋的状态下不能测定的、轮胎的子午线剖面中的各部分的尺寸和角度,通过如下方式测量:在将轮胎沿着包括旋转轴的平面切断而得到的轮胎的剖面中,使左右胎圈之间的距离与安装在正规轮辋的状态下的轮胎中的胎圈距离一致,进行测量。
[0044]正规轮辋的意思是轮胎所按照的规格中规定的轮辋。JATMA规格中的“标准轮辋”、TRA规格中的“Design Rim”和ETRTO规格中的“Measuring Rim”为正规轮辋。
[0045]正规内压的意思是轮胎所按照的规格中规定的内压。JATMA规格中的“最高气压”、TRA规格中的“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具备与路面接触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的表面具备胎面表面和与所述胎面表面的边缘相连的一对侧面,在所述轮胎的子午线剖面中,所述胎面表面的轮廓包括由具有不同半径的圆弧形成的多个曲线轮廓线,所述轮胎的表面的轮廓包括:曲线部,其在所述胎面表面的边缘部分,在所述胎面表面的轮廓所包含的多个曲线轮廓线中由曲线轮廓线构成,所述曲线轮廓线由具有最小半径的圆弧形成,连接至所述侧面;内侧邻接轮廓线,其位于所述曲线部的轴向内侧,与所述曲线部相接;以及外侧邻接轮廓线,其位于所述曲线部的轴向外侧,与所述曲线部相接,通过两条切线的交点且沿径向延伸的直线与所述轮胎的表面的交点为胎面基准端,所述的两条切线分别是:所述内侧邻接轮廓线与所述曲线部的连接点上的所述曲线部的切线,和所述外侧邻接轮廓线与所述曲线部的连接点上的所述曲线部的切线,从赤道面到所述胎面基准端的轴向距离为胎面半宽,所述胎面具备构成所述轮胎表面的一部分的胎冠层、在径向上位于所述胎冠层内侧的中间层和在径向上位于所述中间层的内侧的基部层,所述中间层的30℃的损耗角正切比所述胎冠层的30℃的损耗角正切低,所述基部层的30℃的损耗角正切比所述中间层的30℃的损耗角正切低,在轴向上,所述胎冠层的外端位于所述基部层外端的外侧,在径向上,所述胎冠层的外端的位置与所述基部层的外端的位置一致,或者所述胎冠层的外端位于所述基部层的外端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轴向上,所述中间层的外端位于所述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池洋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