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
技术介绍
[0002]当将低发热性的橡胶用于胎面时,可得到具有低滚动阻力的轮胎。低发热性橡胶的抓地力比能够发挥高抓地力的发热性橡胶差。因此,当将低发热性的橡胶用于胎面时,例如在润湿的路面上的制动性能(以下也称为湿地性能)降低。难以良好地调整滚动阻力与湿地性能的平衡。为了降低滚动阻力和提高湿地性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
20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从发挥高抓地力的观点出发,在胎面的表面部分构成有由发热性的橡胶形成的胎冠层。在胎面上刻有周向槽,构成多个陆地部。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也公开的那样,通常以胎冠层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的方式构成各陆地部。
[0008]可是,有时根据轮胎的接地形状的不同,陆地部作为整体并非均匀地磨耗而是其一部分磨耗。具体而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具有与地面接触的胎面,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轮胎组装至正规轮辋上,然后将所述轮胎的内压调整至230kPa,再将正规负荷的70%负荷作为纵负荷并加载于所述轮胎,使所述轮胎接触由平面形成的路面而得到的接地面为基准接地面,在所述基准接地面中,所述轮胎的由赤道接地长度相对于基准接地长度的比所表示的形状指数为1.20以上1.50以下,该赤道接地长度沿赤道测量,该基准接地长度是相当于最大接地宽度的80%的位置的基准接地长度,通过在所述胎面上刻至少3条周向槽,构成至少4条沿轴向并排的陆地部,所述至少3条周向槽中,在轴向上位于外侧的周向槽为胎肩周向槽,在轴向上,位于所述胎肩周向槽的外侧的陆地部为胎肩陆地部,位于所述胎肩周向槽的内侧的陆地部为中央陆地部,所述胎面具有:胎冠层、30℃的损耗角正切比所述胎冠层的30℃的损耗角正切低的中间层和30℃的损耗角正切比所述中间层的30℃的损耗角正切低的基部层,在径向上,所述中间层位于所述基部层的外侧,所述胎冠层位于所述中间层的外侧,在所述胎肩陆地部中,轴向宽度中心的所述胎冠层的厚度比所述胎肩周向槽侧的所述胎冠层的厚度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形状指数记为F、将所述胎肩陆地部轴向宽度中心的所述胎冠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胎肩周向槽的有效槽深度的比率记为Rm(单位:%)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野弘基,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