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缩聚反应釜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缩聚反应釜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可制备不同种类以及批量聚合物的预缩聚反应釜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内外室预缩聚釜进行缩聚反应时,停留时间主要通过液位控制,物料由内室溢流至外室,或是外室溢流至内室,因此,物料在内外室的停留时间不易控制,停留时间的调节范围也受反应釜结构、物料性质限制,从而影响预缩熔体的质量。所以,现有反应釜负荷调整范围受限,也无法在停留时间偏差较大的品种之间转换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预缩聚反应釜,第二目的是提供所述预缩聚反应釜的应用。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预缩聚反应釜釜腔底部设有隔板,隔板将釜腔分隔为内室和外室,在隔板上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的高度通过控制装置在线调节。
[0005]进一步地,所述内室侧壁设有内室加热管,外室侧壁设有外室加热管,加热管可设置于各反应室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所述内室加热管和外室加热管为各自独立的加热管路。内室和外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缩聚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缩聚反应釜釜腔底部设有隔板(1),隔板(1)将釜腔分隔为内室(2)和外室(3),在隔板(1)上设有通道(4),所述通道的高度通过控制装置(5)在线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缩聚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室(2)侧壁设有内室加热管(6),外室(3)侧壁设有外室加热管(7),所述内室加热管(6)和外室加热管(7)为各自独立的加热管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缩聚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4)设有一个或多个,通道(4)的最低位置与外室加热管(7)顶部平齐,每个通道面积为0.01~0.5m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缩聚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室加热管(6)设有位于预缩聚反应釜底部的热媒入口(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缩聚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缩聚反应釜侧壁的不同高度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志,黄娟,高甲,史路飞,董志坚,夏伟,李世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