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及高速磁悬浮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988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及高速磁悬浮设备,其中,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包括多个缓冲减振单元,每一缓冲减振单元包括安装座、保护壳和弹性阻尼块,安装座的一侧面上设有呈环状的容纳槽,安装座的顶面设有用于连接高速磁悬浮设备的机械接口;保护壳呈一侧敞开的中空结构,保护壳的敞开侧能移动的插入容纳槽内并能通过限位件与安装座相接,且保护壳能与安装座的侧面围合形成容置腔;弹性阻尼块设置于容置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高速磁悬浮设备在高速悬浮过程中出现过大姿态变化,同时保护超导磁体在高速碰摩时不产生损坏。超导磁体在高速碰摩时不产生损坏。超导磁体在高速碰摩时不产生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及高速磁悬浮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缓冲减振
,特别涉及一种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及高速磁悬浮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高速磁悬浮设备是一种利用磁力克服重力,使设备脱离轨道以悬浮态高速运动,以获得零机械摩擦及较小振动环境的设备。高速磁悬浮设备可应用于交通、物流、航天和军事等诸多领域。
[0003]侧向缓冲减振装置是高速磁悬浮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与超导磁体外杜瓦的外侧连接。高速磁悬浮设备在运动过程中承受复杂动载,又由于轨道及侧壁设备具有不平顺性等因素,设备会出现侧滚和偏航等非理想姿态,可能导致超导磁体与侧壁设备发生碰撞。碰撞时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发挥效能,避免悬浮设备上振动冲击敏感部件承受较大振动冲击。因此,悬浮设备必须进行一定的横向缓冲减振处理。
[0004]侧向缓冲减振装置一方面要具备足够的刚强度,避免高速碰摩时出现过大变形或产生结构破坏;另一方面,接触位置处材料的弹性模量要相对较小,避免碰摩时划伤损坏侧壁设备;再一方面,要具备空间内任意方向的缓冲减振功能,降低传递至磁悬浮设备上的振动冲击水平。
[0005]传统的非悬浮态轨上推进装置,轨道对滑靴具有强约束作用,除严重事故外,设备与轨道侧向碰撞概率几乎为零。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合适的侧向缓冲减振设计以实现对高速磁悬浮设备的侧向缓冲减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高速磁悬浮设备起到侧向缓冲减振作用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上述侧向缓冲减振装置的高速磁悬浮设备。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其包括多个缓冲减振单元,每一所述缓冲减振单元包括:
[0009]安装座,其一侧面上设有呈环状的容纳槽,所述安装座的顶面设有用于连接高速磁悬浮设备的机械接口;
[0010]保护壳,其呈一侧敞开的中空结构,所述保护壳的敞开侧能移动的插入所述容纳槽内并能通过限位件与所述安装座相接,且所述保护壳能与所述安装座的侧面围合形成容置腔;
[0011]弹性阻尼块,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0012]如上所述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其中,所述限位件为限位螺栓,所述安装座的顶面设有限位通孔,且所述限位通孔贯穿所述容纳槽,所述限位通孔与所述机械接口间隔设置,所述保护壳对应于所述限位通孔的位置设有上下贯通的移动孔,所述移动孔的孔径大于所
述限位螺栓的外径,所述限位螺栓能贯穿所述限位通孔和所述移动孔。
[0013]如上所述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移动孔为长圆孔。
[0014]如上所述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阻尼块为橡胶阻尼块、聚氨酯阻尼块或金属橡胶阻尼块。
[0015]如上所述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阻尼块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容置腔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
[0016]如上所述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阻尼块呈圆柱状。
[0017]如上所述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其中,所述保护壳为聚四氟乙烯保护壳。
[0018]如上所述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其中,所述容纳槽呈圆环状或者长方形环状。
[0019]如上所述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其中,所述保护壳能相对所述安装座移动 3mm~5mm。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速磁悬浮设备,其包括上述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
[0022]本专利技术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通过设置保护壳体,并在保护壳与安装座的侧壁围合的容置腔内设置弹性阻尼块,使得高速磁悬浮设备在悬浮状态下产生一定的侧滚或俯仰姿态时,保护壳最先与侧壁设备进行碰撞与摩擦,避免超导磁体外杜瓦直接与侧壁设备进行碰撞,避免高速磁悬浮设备在高速悬浮过程中出现过大姿态变化,同时保护超导磁体在高速碰摩时不产生损坏;
[0023]本专利技术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保护壳,利用聚四氟乙烯的摩擦系数极低的性质,既能够增加保护壳的使用寿命,又能够尽可能避免保护壳破坏造价高昂的地面设施;
[0024]本专利技术的高速磁悬浮设备包含上述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因此,该高速磁悬浮设备具有上述侧向缓冲减振装置的全部优点。
附图说明
[0025]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所示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1所示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号说明:
[0030]100、安装座;110、容纳槽;120、机械接口;130、限位通孔;
[0031]200、保护壳;210、移动孔;
[0032]300、弹性阻尼块;
[0033]400、限位螺栓;
[0034]500、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形容词性或副词性修饰语“顶”和“底”、“内”和“外”的使用仅是为了
便于多组术语之间的相对参考,且并非描述对经修饰术语的任何特定的方向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6]实施方式一
[003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其包括多个缓冲减振单元,每一缓冲减振单元包括安装座100、保护壳200和弹性阻尼块300,其中:
[0038]安装座100的一侧面上设有呈环状的容纳槽110,安装座100的顶面设有用于连接高速磁悬浮设备的机械接口120,该机械接口120可以与高速磁悬浮设备的超导磁体外杜瓦吊耳的机械接口连接;
[0039]保护壳200呈一侧敞开的中空结构,保护壳200的敞开侧能移动的插入容纳槽 110内并能通过限位件与安装座100相接,即保护壳200能通过限位件与安装座100 相接,且保护壳200能相对安装座100移动,并且保护壳200能与安装座100的侧面围合形成容置腔500,保护壳200的移动能调节容置腔500的大小,限位件能避免保护壳200由安装座100上脱落;
[0040]弹性阻尼块300设置于容置腔500内,在使用时,当高速磁悬浮设备处于正常悬浮状态时,保护壳200不与侧壁设备接触,当设备发生较大的侧滚或偏航姿态时,保护壳200首先与侧壁设备发生碰撞,进而挤压弹性阻尼块300并相对安装座100向内运动,弹性阻尼块300吸收一部分冲击振动载荷后,将剩余载荷通过安装座100传递至高速磁浮设备,避免了高速磁悬浮设备在高速悬浮过程中出现过大姿态变化,同时保护超导磁体在高速碰摩时不产生损坏。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通过设置保护壳200体,并在保护壳200 与安装座100的侧壁围合的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包括多个缓冲减振单元,每一所述缓冲减振单元包括:安装座,其一侧面上设有呈环状的容纳槽,所述安装座的顶面设有用于连接高速磁悬浮设备的机械接口;保护壳,其呈一侧敞开的中空结构,所述保护壳的敞开侧能移动的插入所述容纳槽内并能通过限位件与所述安装座相接,且所述保护壳能与所述安装座的侧面围合形成容置腔;弹性阻尼块,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限位螺栓,所述安装座的顶面设有限位通孔,且所述限位通孔贯穿所述容纳槽,所述限位通孔与所述机械接口间隔设置,所述保护壳对应于所述限位通孔的位置设有上下贯通的移动孔,所述移动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限位螺栓的外径,所述限位螺栓能贯穿所述限位通孔和所述移动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向缓冲减振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清谭浩翟茂春高文轶吕民东邹玲龚珺温谌然符晓亚周长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