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手机壳功能单一,只有装饰的作用,蓝牙耳机取用不便。技术方案是:一种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包括有手机壳本体和安装底座等;手机壳本体内右部安装有安装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将耳机的收纳功能装载在手机壳上,便于使用者收纳携带,提升使用体验,同时通过弹出式设计,使得耳机在取用时,更加高效快捷,而且耳机的折叠式设计使耳机在收纳时能减小所占的整体纵向空间,使手机壳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并且方便人们的取用,不会出现耳机掉落的情况,同时在OTG转接头插接处增设固定系统,增强OTG转接头连接的稳定性,极大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使手机壳的功能多样化。使手机壳的功能多样化。使手机壳的功能多样化。
A pop-up earphone integrated mobile phone 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机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手机壳功能单一,只有装饰的作用,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使用到蓝牙耳机,在携带蓝牙耳机时,又需要携带一个蓝牙耳机的收纳盒,极为不便,并且现有的收纳盒通常是磁吸固定,而耳机表面较为光滑,人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施力点才能将耳机从收纳盒中取出,在此过程中,耳机极易在取出的瞬间掉落,给使用者的体验感不佳,并且目前经常会使用到OTG转接头,在插上手机后,OTG转接头容易松动掉落。
[0003]综上,亟需一种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手机壳功能单一,只有装饰的作用,蓝牙耳机取用不便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
[0005]技术方案是:一种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包括有手机壳本体、安装底座、第一通风网、第二通风网、折叠耳机和弹出系统;手机壳本体内右部安装有安装底座;手机壳本体前部右侧和后部右侧各开有一个通孔;安装底座前部和后部各开有一个收纳槽,并且两个收纳槽各与一个通孔连通;安装底座上部前侧和上部后侧各安装有一个第一通风网,并且两个第一通风网分别位于一个收纳槽上方;安装底座左部前侧和左部后侧各安装有一个第二通风网,并且两个第二通风网分别位于一个收纳槽左方;两个收纳槽内各收纳有一个折叠耳机;安装底座内前部和内后部各连接有一个用于卡住和弹出折叠耳机的弹出系统;两个弹出系统分别位于一个收纳槽右方。
[0006]进一步的是,前方的折叠耳机包括有耳机本体和电池仓;耳机本体尾部可折叠式连接有电池仓。
[0007]进一步的是,前方的弹出系统包括有固定板、定位框板、转换杆、限位钢丝、U型滑槽板、转换滑板、牵引弹簧、连接板、顶块、卡位板和滑杆;安装底座内前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框板;定位框板右侧后部转动连接有转换杆;定位框板右侧后部固定连接有限位钢丝;转换杆与限位钢丝相接触;定位框板右侧固定连接有U型滑槽板;U型滑槽板内侧滑动连接有转换滑板;转换滑板前部开有第一牵引槽;转换滑板后部开有第二牵引槽;转换杆前部设有弯折部,并且弯折部滑动设置在第一牵引槽和第二牵引槽内;转换滑板与定位框板前部之间连接有牵引弹簧;转换滑板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后侧固定连接有顶块;连接板前侧固定连接有卡位板;卡位板上侧和下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滑杆;定位框板上部前侧和下部前侧各开有一个限位滑槽,并且两个滑杆各滑动设置在一个限位滑槽内。
[0008]进一步的是,两个限位滑槽均由两个一字滑槽和一个斜槽组成。
[0009]进一步的是,限位钢丝下部为半圆形弯折设置,并且为向靠近转换杆一侧弯折。
[0010]进一步的是,连接板为硅胶软板。
[0011]进一步的是,第一牵引槽的上部相对于第二牵引槽向右凸出。
[0012]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OTG接头和固定系统;安装底座内中部插接有OTG接头;安装底座下侧中部开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内连接有固定系统;固定系统包括有限位块、拨动板、联动板、复位弹簧和复位柱;安装槽内下壁前部和内下壁后部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块;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拨动板;拨动板上侧固定连接有联动板;两个限位块上各开有一个一字槽,并且联动板前端和后端各在一个一字槽内滑动;两个限位块左部各设有一个第二扣合部;OTG接头下侧前部和下侧后部各设有一个第一扣合部;两个第一扣合部各与一个第二扣合部相配合;安装槽内左壁连接有复位弹簧,并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复位柱;复位柱与拨动板相接触。
[0013]进一步的是,拨动板下侧开有五个等距分布的凹槽,用于增加摩擦力。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5]本技术实现将耳机的收纳功能装载在手机壳上,便于使用者收纳携带,提升使用体验,同时通过弹出式设计,使得耳机在取用时,更加高效快捷,而且耳机的折叠式设计使耳机在收纳时能减小所占的整体纵向空间,使手机壳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并且方便人们的取用,不会出现耳机掉落的情况,同时在OTG转接头插接处增设固定系统,增强OTG转接头连接的稳定性,极大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使手机壳的功能多样化。
附图说明
[0016]图1展示的是本技术的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展示的是本技术的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的第一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展示的是本技术的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的第二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展示的是本技术的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的第三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展示的是本技术的弹出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展示的是本技术的弹出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展示的是本技术的弹出系统的第一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展示的是本技术的弹出系统的第二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9展示的是本技术的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的第四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展示的是本技术的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的A区放大图;
[0026]图11展示的是本技术的OTG接头和固定系统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展示的是本技术的固定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
‑
手机壳本体,2
‑
安装底座,3
‑
第一通风网,4
‑
第二通风网,5
‑
折叠耳机,51
‑
耳机本体,52
‑
电池仓,6
‑
OTG接头,201
‑
固定板,202
‑
定位框板,203
‑
转换杆,204
‑
限位钢丝,205
‑
U型滑槽板,206
‑
转换滑板,207
‑
牵引弹簧,208
‑
连接板,209
‑
顶块,210
‑
卡位板,211
‑
滑杆,301
‑
限位块,302
‑
拨动板,303
‑
联动板,304
‑
复位弹簧,305
‑
复位柱,
1a
‑
通孔,2a
‑
收纳槽,2b
‑
安装槽,6a
‑
第一扣合部,202a
‑
限位滑槽,203a
‑
弯折部,206a
‑
第一牵引槽,206b
‑
第二牵引槽,301a
‑
一字槽,301b
‑
第二扣合部。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包括有手机壳本体、安装底座、第一通风网和第二通风网;手机壳本体内右部安装有安装底座;手机壳本体前部右侧和后部右侧各开有一个通孔;安装底座前部和后部各开有一个收纳槽,并且两个收纳槽各与一个通孔连通;安装底座上部前侧和上部后侧各安装有一个第一通风网,并且两个第一通风网分别位于一个收纳槽上方;安装底座左部前侧和左部后侧各安装有一个第二通风网,并且两个第二通风网分别位于一个收纳槽左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折叠耳机和弹出系统;两个收纳槽内各收纳有一个折叠耳机;安装底座内前部和内后部各连接有一个用于卡住和弹出折叠耳机的弹出系统;两个弹出系统分别位于一个收纳槽右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前方的折叠耳机包括有耳机本体和电池仓;耳机本体尾部可折叠式连接有电池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出式耳机一体化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前方的弹出系统包括有固定板、定位框板、转换杆、限位钢丝、U型滑槽板、转换滑板、牵引弹簧、连接板、顶块、卡位板和滑杆;安装底座内前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框板;定位框板右侧后部转动连接有转换杆;定位框板右侧后部固定连接有限位钢丝;转换杆与限位钢丝相接触;定位框板右侧固定连接有U型滑槽板;U型滑槽板内侧滑动连接有转换滑板;转换滑板前部开有第一牵引槽;转换滑板后部开有第二牵引槽;转换杆前部设有弯折部,并且弯折部滑动设置在第一牵引槽和第二牵引槽内;转换滑板与定位框板前部之间连接有牵引弹簧;转换滑板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龙,杨廷华,黄琳,王兆国,孙旺,乐斌,沙南,李畅,王子怡,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