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水管道加固施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水管道修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输水管道加固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以下简称PCCP)、预应力混凝土管(Prestressed Concrete Pipe,以下简称PCP)、玻璃夹砂管、钢筋混凝土管等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输水管道,形状一般为圆柱形。目前我国引调水工程中使用输水管道的工程越来越多。但由于设计、施工质量缺陷、运行管理不当等原因,目前已发生多个工程出现爆管现象,严重威胁着输水管道的安全运行。
[0003]大部分PCCP或PCP爆管是由于高强混凝土管芯上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出现断丝所致,为了防患于未然,对检测出有缺陷的输水管道需要进行加固。现有技术中输水管道的常用加固方法有置换法、粘钢法、内衬钢桶、外部粘贴柔性加固材料及内侧粘贴柔性加固材料等方法。以下以柔性加固材料为碳纤维进行说明。其中,粘钢法、内衬钢桶及内侧粘贴碳纤维方法属于内部加固方法。这些方法各具特色,互有优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水管道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打磨部件,该打磨部件能够可移动地与所述输水管道的内壁接触,以在移动时打磨所述内壁;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打磨部件沿着所述输水管道的内壁的环周方向移动,以打磨所述内壁;加固材料卷,该加固材料卷能够沿着所述内壁的环周方向以螺旋形轨迹行进,以将加固材料卷上的加固材料敷设在打磨后的所述内壁上,从而加固所述输水管道;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加固材料卷沿着所述内壁的环周方向以螺旋形轨迹行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水管道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部件包括:打磨头,该打磨头具有与所述输水管道的内壁相贴合的接触面;第一伸缩杆,该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打磨头,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打磨头沿着所述输水管道的内壁的环周方向移动,以打磨所述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水管道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道的内壁为圆柱面,所述打磨头的所述接触面为能够与所述输水管道的内壁相贴合的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水管道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圆环形外框、设置在该第一圆环形外框的圆心部位的第一驱动部件安装件、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安装件的两侧的支杆,所述支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安装件和所述第一圆环形外框;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安装件上,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圆环形外框滑动连接,以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相连接的一端为支点,沿着所述第一圆环形外框的环周方向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打磨头打磨所述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水管道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形外框的底部两侧设置有第一行走轮,以使所述圆环形外框能够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在所述输水管道内沿着平行于所述输水管道的轴向的方向平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水管道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材料卷可自转地套设在布线轴上,所述布线轴设置在第二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加固材料卷沿着所述内壁的环周方向以螺旋形轨迹行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水管道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第二圆环形外框以及用于驱动该第二圆环形外框自转的动力装置,所述第二伸缩杆沿着所述第二圆环形外框的径向固定在该第二圆环形外框上;所述第二圆环形外框的底部两侧还安装有第二行走轮,以使所述第二圆环形外框能够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在所述输水管道内沿着平行于所述输水管道的轴向的方向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烨华,杨进新,张奇,石维新,孙海龙,潘洪,丁艳辉,窦铁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韩建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